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初释: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持续地克制自己,遵循礼仪...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初释: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持续地克制自己,遵循礼仪...
远虑 初释: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为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和规划,那么近期内很可能会遇到麻烦或忧虑。 壶天山人诠释:所谓人无远虑,必有...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 初释:此句出自《中庸》。只有天下最圣贤的人才能聪明睿智。 壶天山人诠释:唯天下之至圣,方能够聪明睿智。其实他讲的也就是《中庸》中那个“极高明而道中庸”...
良知本无知。 初释:良知本来是无知的。 壶天山人诠释:良知本无知。这个知实际上它是一种后天的觉知,一种理解,一种逻辑思考,这些东西其实是对于发明自己内心的本真和这种大的智慧来...
诚、神、几曰圣人。 初释:语出周敦颐《通书》:“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壶天山人诠...
上下与天地同流。 初释:语出《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意为君子之心与天地同为一体。 壶天山人诠释:上下与天地同流。什么东西...
渣滓浑化 初释:意为消融心中私欲。语出《朱熹集注》:“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 壶天山人诠释:这里转渣滓的道理,其实是两层寓意。一个是佛门讲的叫转...
性原是无善无不善。 初释:王阳明认为人性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所谓善恶都是人心造成的区别。 壶天山人诠释:性原是无善无不善。这个道理本身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奇妙的说法。因为它有两层...
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尘尾提起。一日,其徒将其尘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 初释:过去有位禅师,别人请教佛法,他只把拂尘提起来。有一天,他的徒弟把...
夭寿不贰 初释: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夭寿不贰”的概念,...
至诚、前知 初释:语出《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壶天山人诠释: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这一点有点儿像是佛道的一个神通,也就是预测...
厚薄 初释:语出《大学》:“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这就是义;遵循这个条理,就是礼;明白这个条理,就是智;始终坚持这个条理,就是...
同归于寂 初释:同处于寂静状态。 壶天山人诠释:关于这个“寂”的话题有很多说法。当代有学者说这个“寂”是一种能量,这显然是比较荒谬的说法,既然有能量,那怎么能叫寂呢?这个寂其...
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初释:天地万物和人原本是一个整体,它最精妙的开窍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 壶天山人诠释:其实这个讲的就是天心和人心的合一。...
异端 初释:语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壶天山人诠释:异端。所谓的以奇用兵,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修身立学当走正道。孔子讲的君子不与怪力乱神。讲的就是正道...
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初释:良知的“虚”就是天的“太虚”。 壶天山人诠释:良知之虚,便是太虚之虚。这一个虚字说的特别精绝,它其实讲的是一个更高层面的天人合一。是什么天人合一...
夜气 初释:语出《传习录》:“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夜气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外在自然的清明之气,二是指人內心具有如夜气清明般的状态。 壶天山人诠释:夜...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初释:语出《周易.系辞上》。意为通晓阴阳变化的规律而充满智慧。 壶天山人诠释: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其实它的核心讲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间的道理莫过于一...
充实光辉 初释: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壶天山人诠释:这里的充实光辉,有一点像道家丹道上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状态。它是内在的本我,慢慢的养育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