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笃行之 初释:语出《中庸》。意思为学之不已。 壶天山人诠释:这个“笃行之”很有意思。这个笃,我的理解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独立。所谓独立而不改,就...
博学之 初释:广泛的学习,事事学存次天理。 壶天山人诠释:博学之。讲到博学之之前,还是要在深度上有所把握。深度上有所认知,有所把握,你才能够把整...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初释:语出《尚书.说命中》。意为懂得道理不难,难的是去实践它。 壶天山人诠释: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里知只是说从表面的这个...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初释:语出《论语.学而》,意思是在学习、实践道德原则并有馀力的情况下,再来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 壶天山人诠释:行有馀力,则...
感召之机,申变无方。 初释:感召学生的时机恰到好处、教学方式灵活自如。 壶天山人诠释:中国文化的核心讲的是一个“活”字。而这种所谓的感召之机,它...
知善知恶是良知 初释:知道善恶的是良知。 壶天山人诠释: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实际上就是道家上讲的元神,是一种内在的觉察力。就像《西游记》...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初释:有善有恶是意的发动。 壶天山人诠释:所谓有善有恶,是为意之动。其实它的核心讲的还是《易经》上讲的“寂然不动,感而遂同天下...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初释: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 壶天山人诠释: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其实这句话揭示了儒释道三教最根本的大道理。因为他本有的这个良知也好...
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的行?須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初释:王阳明先生说:“你们端着一个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