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集体固有的思维,去做一个“个体的人”。 最近发现,如果人的内心有寻求改变的想法和意愿,那么ta就会慢慢地付出行动。当我们发现被集体思维束缚时,可以尝试突破和过“个体人”生...

摆脱集体固有的思维,去做一个“个体的人”。 最近发现,如果人的内心有寻求改变的想法和意愿,那么ta就会慢慢地付出行动。当我们发现被集体思维束缚时,可以尝试突破和过“个体人”生...
读到ABC理论,想到对事情的诠释角度,可能导致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世界是什么样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它。” A: 引发你情绪的事件; B: 你的信念或你对事件的...
偶然读到一个简单的小故事: 在一个二维的桌面上,我们如果只是平铺纸张,那么很快,这张桌子就会被铺满,于是没有任何多余的空地了。但如果打破二维,增加一个文件收纳架,那么我们就可...
最近开始读《被拒绝的勇气》,感觉是一本启示人思考“平衡”的书。里面会举一些例子,然后讨论一些open-ended的问题。比如刚读到关于一个上班族男性,拥有还不错的工作和深爱的...
因为自己有想要集结思想去做一个表达,所以才会想写作。 Still, start with why. 写作指导的书籍,把它们看作是人们在分享经验就好。正所谓经验之谈,而非黄金法...
其实在Khalil的书里,他有说这样一句话:“祝你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怀抱梦想,持续努力,成长进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读阿德勒,里面也多次提到,相信潜能...
感觉内核稳定其实只是需要时常换一个思维角度,多看看自己所得、所思、所感。用一种理智的态度分析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对自己的一种善意。 比如,最近听说一些很不好的事情,包括很温暖善...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进行心理咨询,了解自己,其实是“自我再教育”的实践。 如今,智能化产品,比如GPT,或者其他的各种强大的语言模型,因为其具备了大量的训练数据集,已经可...
一直想要自己写下 a list of wishes, 或者说是“想要尝试的事物清单”。 首先的一个爱好或者说是习惯或者说是目标就是“学习”,常常觉得多了解一下自己可能不知道的...
这句话能够更好的帮助建立“积极心理”。 我发现经常有这样一种“围城效应”,一方面是“我想要一个稳定的XXX(工作、家庭、住所、收入等等等)”,另一方面是“这样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曾经也信奉“延迟满足”,如今只是觉得“我们永远都是活在瞬间”。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也只能活在“此时此刻”,很多人花了很多的cognitive energ...
今天继续读心理学…… 自我接纳是什么?第一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被给予了很多参数的存在”。里面有各种我们归纳出来的所谓:长相、身高、家庭、收入、教育、资源、审美、品味、社会联...
人与人之间可以尝试建立一种“虽不同但平等”的关系。 少一些“居高临下”的俯视,因为那不过是反映出内心的“自卑”。不管是什么职业、教育背景,我们不过是“不同”,但我们本质是“平...
很多人感觉被工作裹挟,其实是因为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 如果一味地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那么根本没有办法真的了解自己。 有时候会刷到很多人抱怨工作,...
其实已经多次看到或者听到这句话 — “如果你非要投资什么的话,请投资自己”。 我觉得投资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怎样投资自己”,我觉得首要的一个心态就...
我最近越来越相信,身体和心灵是深连接的关系,很多我们怎么“想”的方式,会反映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上。这也是最近受了一些talk的启发,开始思考为什么冥想会让人平静;当我们可以慢慢...
最近都有读阿德勒心理学,越来越觉得he is my soulmate. 追求优越,不是要踩别人一脚或者超出别人一大截,其内核应该是“自己不断朝前迈进”。 很多人都有一种“竞争...
Chapter 5 is about "Live your own life" 第五章节是关于“活出你自己”。我感觉这里面有情绪的力量,不仅仅是积极的情绪或者乐观的看问题的角...
今天有读到阿德勒心理学中揭示的一种心理暗示:如果这样,就一片光明。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 人是特别擅长“找借口”的动物,一旦不想或者不敢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不断给自己找...
之前我总是会有点“觉得失望” — 关于一些友人提到“我要做XXX改变”,但他们的行为却印证的是“不改变”。 如今,知道了这其实是他们一直以来走在不停地下着“不改变”的决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