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瓜瓜老师发了一篇她的文章《歧视无处不在,我和你站在中央》给我,看了后特别有感触。 瓜瓜老师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尤其是对生理有缺陷、人际有障碍,或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
今天瓜瓜老师发了一篇她的文章《歧视无处不在,我和你站在中央》给我,看了后特别有感触。 瓜瓜老师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尤其是对生理有缺陷、人际有障碍,或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
今天在“少年大不同”公众号里看了陈瑜老师对一个爸爸的采访记录《绝对人间清醒的爸爸,不逼儿子读书,而教手艺傍身》,让我想到了《夏山学校》尼尔的最基本教育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自...
尼尔说:“活在自由和快乐中的孩子不太可能残忍。许多孩子的残忍行为源自成年人对他们的残忍行为。你如果挨过打,很难不想着要去打别人。就像老师打学生一样,你会专挑那些身体比你弱的人...
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往往需要被套上“美德”的紧身衣。尼尔在《夏山学校》中撕碎了这种教育幻象:当我们用“无私”的模具塑造孩子时,反而浇铸出了永恒的自私灵魂。这种教育暴力不是简单的...
尼尔用敏锐的观察揭示:孩子对身体的好奇本如晨露般纯净,是成人世界的道德规训将其异化为罪恶的种子。这种对生命本能的压制,恰似在幼苗上浇灌毒药,让自然生长扭曲为病态挣扎。 当母亲...
周末或是假期到公园走一走,总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在前面跑或者在草地上奔跑,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或者在旁边不断地大喊:“小心一点!”“别摔跤了!”“慢一点儿!”到饭店...
一次晨会上,一学校领导因学生以“嗨”字问好而暴怒,这个荒诞场景如同棱镜,折射出教育场域中根深蒂固的规训思维。很多时候,所谓的“尊师重道”只不过是对绝对服从的苛求,那位领导手持...
在夏山学校的草坪上,散落着无人认领的衣物与鞋子,就像春天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这个充满童趣的画面,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现状——当我们将孩子包裹在过度保护的外衣里,是否也阻断了...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本应成为人性自由的原始宣言。但在产科病房的金属栏杆之间,在育婴室精确到分钟的喂养记录表上,人类正在完成对生命最隐秘的规训。这种将新生儿当作待调试机械的喂养方...
在《夏山学校》一书中,尼尔说:“孩子有不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这句话在共读群引发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交流,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娃娃不爱运动。 大课间运动是最近几年上级教育部门比较重视...
在《孩子的破坏力》这一篇中,尼尔说:“成年人很难意识到年幼的孩子其实没有爱护财物的概念。他们不是故意破坏东西;他们只是在无意识间弄坏的东西。” 尼尔也一直在纠结,到底该不该打...
一友发信息求助:小孩子这两天在学校门口买东西吃,这是拿家里的零花钱,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比较好?等会儿孩子妈妈要教训(严厉惩罚)小孩子。 我正在忙,回个信息回去:等会再会你,如...
下午开完会,已经是六点半了,打电话给小贝,小贝说今天的听写过关了,其实老师也发群里没过关的同学,没有小贝的名字。我说要不今晚庆祝一下?小贝说,怎么庆祝?我说,下馆子呗,你想吃...
教育界始终存在两种力量的博弈:纪律的枷锁与自由的清风。尼尔在《夏山学校》中呈现的观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传统教育体系的痼疾,也揭示了自由教育需要面对的真相。当我们将自由视为教育...
昨天下午跟小贝约定,请了半天假一起去爬山。 这山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山,据说还有一段来历——古时候,石古大王为了堵塞上陵北流水口,驱赶两只黑羊。这两只黑羊在途中遇到割草的老妪...
在《没有自由的孩子无法活出自己的人生》这一章开篇,作者说 ——没有自由的孩子,也就是由他人来塑造、制约、管教和压制的孩子,名叫众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他就住在我们小镇...
在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里,教育不是修剪枝丫的园艺,而是让生命自然舒展的旷野。那些关于神经质患者与艺术偏好的论述,像三棱镜般折射出自由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该帮助个体挣脱外在标...
在晚上带小贝到广场、游乐场玩耍时,时常可以这样一幕:孩子在追逐嬉戏,大人突然厉声喝止:“该回家做作业了!”孩子眼中的光芒瞬间熄灭,像被强行掐灭的烛火。 尼尔在《夏山学校》一书...
在孩子的教育上,惩罚是在所难免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惩罚时,往往忘了惩罚的目的是什么。回想自己小时候所受过的惩罚,特别是伤害身体的惩罚,往往忘记了当初做了什么事受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