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养生20250408

    让气血充盈的方式:一个是通,一个是补。 气血不充盈除了先天不足,基本都是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过度消耗导致。时间长了能伤到根本。 比如卵巢早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白发等等。伤到根基...

  • 养生20250407

    很多病因多跟水的代谢有关。 内热重的人,常常觉得口干舌燥、嘴唇干裂、皮肤干痒,就算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 这是因为身体里的津液不足了。津液就像身体里的“润滑油”,滋养着我们的脏...

  • 养生20250406

    潜意识能控制身体的各功能、感觉及状况。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暗示的作用,也证实了,“你就是你想的”这一事实。 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均源自于内心世界。如果内心世界不做出反应,身体是不会生...

  • 养生20250405

    身体是一个天然的「感受器」,对情绪有着灵敏的反应。 胃不舒服,是情绪问题的常见征兆,但不是唯一征兆。 除了胃肠道,还有很多身体症状可能跟情绪有关,比如:反复复发的湿疹。 焦虑...

  • 养生20250404

    “一阴一阳,谓之道”, 阳的力量代表着温暖、向上、发散、明亮、主动、积极等特性;阴的力量代表着寒凉、沉静、收敛、晦暗、向下、消极等特性,这两股力量相互依存,互相转换。 生活的...

  • 养生20250403

    能量越大,生命的活力越强,抵御灾害和困苦的能力越强,缺乏能量,生命就会萎缩,就会走向死亡。 作为人,要想活得好,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支撑;作为生命,要想完成升华,也必须要吸收充...

  • 养生20250402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九月霜。 每个人都是魔法师,可以用言语对别人下咒,也可以用咒语帮助别人。 语言就是发出声音,这声音一天至少要讲上几百句到几千句,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到自...

  • 养生20250401

    《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意思是,人的精神恬淡,无欲无求,真气就会存留体内。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又怎么能够袭来呢? 人要越活越年轻,就...

  • 养生20250330

    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在熬夜、久坐不动、三餐不定时的坏毛病。导致身体负担加大,新陈代谢减慢,即气血的流通循环变慢了,各种毒素、湿气根本排不出去,甚至会在体内形...

  • 养生20250329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 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

  • 养生20250328

    当人体受伤断骨时,骨头周围会出现瘀血,瘀血会围绕着断骨的周围。这时人体会分泌某种物质,就地把那些瘀血转化成骨细胞,使断骨的部位康复之后比原来还要粗。断骨过程中的血和骨的转换,...

  • 养生20250327

    “心”没了,疾病就没了 汉字中的“病”字,下面是个甲乙丙丁的“丙”字,因为在天干中,甲乙丙丁分别和五脏对应,其中“丙”是对应“心”。古人早就意识到,人之所以生病,身体状态不好...

  • 养生20250326

    中医认为, 人体由十二经络组成 ,起到运行气血、联接脏腑、沟通上下的作用。 有一些穴位,稍不注意就会堵塞。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像腰酸、手麻、腿肿、头痛、手脚冰冷 等症...

  • 养生20250325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 晚餐的作用,四分...

  • 养生20250324

    人的脊椎骨一定要正,因为大动脉后面是脊椎骨,如果脊椎骨一弯就会压到大动脉,振动就不顺了,身体就开始不健康。 压到不同的位置,就产生不同的病。 背上所有得俞穴都是掌控到内脏血循...

  • 养生20250323

    夏天炎热的天气,会让皮肤的通道打开,人在出汗的同时,气也会跟着大量外泄。虽然在夏天,阳气看起来是“蒸蒸日上”,其实对于元气的消耗也是最凶猛的。 这时候补气,一方面是把夏天亏空...

  • 养生20250322

    生命中的最后一滴油 当油灯将燃尽时,会猛然一亮后熄灭。为何在即将燃尽的那一刻,会有此现象?科学的解释是,最后那一滴油,因为失去了油的附着力或者拉力,于是会快速上升到灯捻之上,...

  • 养生20250321

    人体其实是一个能量体,同时,还是一个物质体,一个意识体,是身、心、意在一起的。 这个世界也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个东西组成的,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在交流。 在交流中任何部分的卡住,...

  • 养生20250320

    天地要阴阳和谐,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如果天地阴阳不调,不是洪涝,就是干旱,庄稼没有收成,人民没有活路,社会就不可能安宁。如果身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