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也不是抄什么胜义。词句上的东西是最浅薄的。 第一,抱着这个书抄,抄形式。(接触) 第二,拿第一个长得很近似的文献来轮,抄形式差异。(校正底本) 第三,拿第二个它源出所...

IP属地:广西
读书笔记也不是抄什么胜义。词句上的东西是最浅薄的。 第一,抱着这个书抄,抄形式。(接触) 第二,拿第一个长得很近似的文献来轮,抄形式差异。(校正底本) 第三,拿第二个它源出所...
我们专业的写作门径,无非是两个:注书和疏注。 经书本身的字面形式很简单,不难读。学问不在这里,在注里。不同的人写不同的注,学问开始出现第一次分化,用现代文献学的讲法就是制造了...
今天读周礼到大司乐,有很多细节可以模糊地与以前读的仪礼印证,速度就慢下来了。因为要理解文意而慢慢读,和发现文中的彩蛋很多而有意放慢速度读,苦乐大不相同。前者只是认字,而不能忖...
对于独立工作者,写每日计划,比较有用的小技巧 1、分工作地点地点记录任务,不要分什么四象限, 2、任务超过一天还不能完成,无非是任务还太大还要拆分和自己能力不足。任务应该拆到...
今天读的顾迁的博论。讲清代礼学方法。 大致思路是,郑学的特色在于疏通三礼,构筑一个闳通的理论体系,首先是追求合理,并不把符合历史事实当作首要解经原则;清代礼学家遵循郑学,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