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9-cceda3cf5072bcdd77e8ca4f21c40998.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本章出自:先进篇 【注释】 ①陈、蔡:春秋时的国名。孔子曾在陈、蔡之间遭受困厄。 ②不及门:有两种解释:一指不及仕进之门,即不当官;...
http://39.105.146.56:8001/remote-links/awakenAppEnt.html?MK_URL=%2Fnew%2Fapp%2Fent-mobi...
这是一个测试页面测试跳转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原文直解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
189 原文直解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直解】欧阳...
194 原文直解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直解】陈九川在赣州时生病了。先生说:“病这个事物也难格啊...
195 原文直解 九川问:“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思到极处,井井有味,便缱绻难屏。觉得早则易,觉迟则难。用力克治,愈觉扞格。惟稍迁念他事,则随两忘。如此廓清亦似...
196 原文直解 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直解】陈九川问:“先生...
208 原文直解 先生尝谓:“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直初时闻之,觉甚易,后体验得来,此个功夫着实是难。如一念虽知好善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才有...
206 原文直解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
218 原文直解 先生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
219 原文直解 问“志于道”一章。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
220 原文直解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
226 原文直解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
笔记厉害了
王阳明《传习录》下227——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27 原文直解 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
232 原文直解 问:“‘逝者如斯’,是说自家心性活泼泼地否?”先生曰:“然。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间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