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感谢老师的分享,反思的两个点都很不错。本单元引领学生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的过程。第八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服务生活。
    学生对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材料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对于热的传递,学生知道在物体外面包裹上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阻止热的散失。但对于“空气”“塑料泡沫”这样较为陌生的材料难以鉴别它们的导热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热的不良导体。为后面设计保温杯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做好铺垫。
    建议增加的比较生活中使用的保温杯与自己设计的保温杯不同这一环节。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商场售卖的保温杯无论在制作材料还是保温方法上都和自己设计的保温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此环节正视这个问题,通过生生讨论互动,让学生明白差异的原因很重要。
    学生对于“保温”的认识,往往建立在“保热”的基础上,对于保温杯既能“保热”也能“保冷”缺乏认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么保持冰块不融化”?打破学生对保温即是保热的认识局限。从而建立“保温即是保持物体本身的温度,可以保热也可以保冷。”让学生明白, 要保持物体本身的温度,就必须想办法减少这个物体和外界进行热的传递。

    《设计制作保温杯》教学反思

    设计一个保温杯是一个实践活动,学生已经了解了对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解释和运用,学生认识两者的区别,以及明白何种材料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和快速减温。在制作保温杯上,学生对于如何...

  • 谢谢柳老师的分享,《热》单元引领学生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的过程。第一课《热起来了》了解人类获得热的途径及影响热的产生因素;第二课《给冷水加热》关注热量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和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三课观察探究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和第七课《传热比赛》关注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热传递现象;第八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第一课和第二课的教学中,柳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会针对性的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注重学生的记录和对自己观点描述,重点培养学生听和思考的习惯,这些关注点都非常不错。在冷水加热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体沉浮的角度去分析冷水受热上浮的原因,并结合肉眼观察水袋的体积的变化,和称重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体积变化。

    第二单元1.2课教学反思

    本周科学课堂重点教学《热起来了》和《给冷水加热》。 季节交替,冷热交替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怎么让自己热起来学生有很多体验,包括加穿衣服,但是衣服到底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聚...

  • 谢谢王老师的分享,五年级《沉与浮》单元确实是小学科学课中数一数二比较难上的。在反思中不仅读到了王老师的困惑,也感受到了老师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努力创新的决心,这里必须点赞。无论是王老师,还是刘老师在“浮力”一课教学中遇到的这些困惑,我想只要是执教过这个单元的老师,一定感同身受。梳理了一下,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实验材料难找,实验操作困难,实验现象不明显;第二知识点过于抽象,怎样过手给五年级的学生是个问题。王老师提到排开水量是否需要具体数据,个人非常赞同彬彬老师的观点,不需要具体数据,学生只要能够观察到排水量的变化即可。限于材料,建议选择250或者500的烧杯做容器试一试,泡沫块可以考虑1.5—2.5厘米左右方块。泡沫块重量轻,图钉配重是好办法。钩码固定的问题,个人尝试过胶泥确实效果不好,容易松。我之前就想过如果其他方式固定效果都不好,要不就牺牲一批烧杯,用玻璃胶将钩码固定在杯子底部(因为要换教材了,此方法慎用)。排水量的问题,之前用250烧杯水位变化还比较明显,也考虑过用纸带自制小刻度条贴烧杯外壁,便于学生数格子观察水位变化。之前听过万科分校杜老师的一节课,她用的方法是将物体没入满杯水中,将排出的水倒入量杯测量。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试一试,然后总结一下优劣,看看哪种方法最便于操作。这个单元确实有很多值得研究讨论的地方,很愿意和老师们共切磋,同进步。

    《浮力》教后反思

    上这一课,真的感受到,好难! 感受: 1. 在最开始的分析力的环节,很抽象。学生在理解泡沫块浮在水面上,重力与浮力相等这里。学生有些会有误区。他们有的会认为浮力应该大于重力,...

  • 感谢老师的分享,《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是力单元的第一课,正如老师所反思本课结构非常清晰由两个实验组成,第一个实验研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第二个实验研究力与速度的关系。两个实验从操作层面来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学生甚至可以自己看书完成实验,但是老师有没有带着学生去思考实验中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第一个实验非常赞同科学小王的建议,把材料给学生,让学生去尝试怎样让小车动起来。在学生的反复尝试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小车跑歪怎么办?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最好?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个实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1、多大的力可以让小车动起来;2不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准备怎么实验,然后再阅读书中的实验方法。除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带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要一个个加垫圈,能不能多个多个加?为什么动起来以后要多个多个加,一个个加可以么?为什么实验要反复做三次?为之后继续研究力打好基础。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小缆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

  • 从老师分享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这两课的反思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备课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备这一节课,而是联系前后内容,整体把握教材,这些点都做的非常不错。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可以提供大量图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风化现象,比如著名景点典型风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化的岩石处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之后思考风化的原因做好准备;“看起来十分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化呢”这个问题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学生能够做出有依据的假设则需要教师在前面出示图片的时候就要想好,出示哪些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否则学生可能就会天马行空,无法做出有依据的假设。
    《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另外一位老师的反思也提到土壤成分较为复杂,学生观察时困难较大。个人觉得这个成分问题不用太较真,孩子们只要能观察到肉眼、放大镜、倒入水中的区别即可,不要拘泥于沙砾、沙、粉沙、黏土一定要会区分,建立一个土壤成分较多,是一种混合物的意识即可。可以准备一节关于土壤的微课,做一个加强和拓展。还可以从土壤成分的角度引导学生想想,为什么土壤可以成为众多小动物的家园。从而更立体的认识土壤成分。

    第三单元3.4课反思

    本周科学课堂重点学习《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 对学生来说岩石的模样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让他们自主推测和探索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的思考方向大多是停留在表面...

  • 上《启示课》将问题聚焦到某个核心问题,然后再深入分析的想法很有新意,王老师在之后的教学中发现一系列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之后王老师又进行调整。好的,我们不妨一起来想一想,除了操作层面还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上《启示课》的目的是什么?王老师将本节课目标设定为:了解地球表面变化及其原因;掌握收集、分析、分享资料的能量;呼吁爱护地球。“了解地球表面变化及其原因”是我们整个单元都要围绕研究讨论的问题,放在第一节学生能否就几张资料就真正了解了;“呼吁爱护地球”这个目标放这里稍显空,让学生通过后面的学习自然而然的产生爱护地球的想法和动力是否更水到渠成。建议将启示课的目标聚焦到了解学生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前概念了解,在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新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其次,思维导图建议放到单元总结课中,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总结零散的知识点。第一节课就要学生从理论层面来归纳总结确实有点难度。最后关于学生收集资料,建议老师围绕教学目标提出具体的资料要求,如果只是一句“收集关于地球的资料”“收集关于地球变化的资料”那学生带来的资料很可能是多而杂乱,且无用的。包括资料的形式,是图片的、文字的、视频的,教师都应该给出具体建议。帮助学生在众多的资料中进行选择、组合,而不只是堆砌。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这节课是我设计的一节启示课。前后进行过几次改动。 设置这里课的原因是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将问题聚焦到某个核心问题,然后再深入分析。在这个单...

  • 本单元的7课和8课是对整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7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如果要把设计和制作放在一堂课完成,时间可能有点吃紧(不知道王老师有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将重点放在设计环节,制作环节作为实践作业回家完成。设计环节从获取光的途径,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让学生尽量多的讨论。互相学习分享设计方案必不可少,之后可以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读了王老师的反思,我在想如果时间充裕,7课和8课是不是可以合并到一起,以项目式学习开展一次steam教学。

    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并评价

    这节课是一节实践体验课,课程中我们首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明确了怎么获得更多的光和热;此后对太阳能热水器各部分结构进行了讨论;最后是制作。 由于上节课我们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