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一开学就注定不会平静,校园里少了好多熟人。前几天又得知MU在USNews上的排名连续第三年又下降了,跌到了惨不忍睹的境地,各个中国学生的圈子里人心惶惶。
中国人热衷于各种排名。失败的中国非素质教育让我们养成了喜欢给任何事情搞排名的坏毛病,常常因为排名靠前而沾沾自喜,又回因为排名靠后而开始妄自菲薄。很多同学看到学校排名下降,就萌生了转学的想法,不过,在准备转学走人之前,是否觉得有必要先问问自己在这里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有没有做出点什么成就?
Love and Honor 这个传承了200年的校训,你是否理解了他的含义? 你可知在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有这么长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中,这里发生了什么,给与人们什么启迪,是什么让这个不大的坐落在偏僻乡下的大学长达两个世纪薪火相传?
一位转学到OSU的同学跟她的美国房东闲聊的时候提及自己是从迈大转学过来的,房东表示极其惊讶和不可理解。在Ohio,有种说法,Upper Class的美国白人家庭更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所95%都是白人,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教授尽职尽责的学校。有些东西,中国人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圈子,阶级优越感,种族隔阂,对学校的认可,这些都是USNews的排名所无法透露的。
说起USNews排名,这个被全体中介和留学生奉为经典的东西,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评价标准。USNews的排名机制是综合了很多因素而出具的综合排名,包括当年学校盖没盖新楼,拉到多少赞助,橄榄球队进没进决赛,教授发表了多少研究成果等等。对于本科生来说,很多因素跟咱们并无太大关联。最坑爹的就是橄榄球的成绩,这个中国学生几乎都不感冒的赛事居然能对学校排名起到胜负十几名的影响。
迈大排名下降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紧张的财政状况。2009年以前,学校的校外捐款有很大一个比重来自一家信托基金,然而这家机构很不幸地卷入了麦道夫的旁氏骗局中。东窗事发之后,学校损失了近30%的校外资助,财政一度陷入紧张状态。2010年迈大排名从66名直线下滑到79名。与此同时,现任校长作出一个你可能觉得很坑爹的决定:偿还之前一切来自这个基金的赞助款,拒收不义之财。学校董事会为此激烈争执了一个多月。最终,迈阿密,这所以Love and Honor为校训建校的古老大学作出了这个属于它品性的决定。校长在一篇通告中这样写道:这个决定,回将迈阿密带入一段艰难的岁月,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将永远沉浸在背弃学校精神的永恒痛苦之中。在这个整个国家都几近失去信心的时候,我们更要坚守我们的信念。
2011年,计划施行的第二年,迈阿密大学迫于财政压力,取消了MBA项目,排名落至今日的第90名。但同时,2011年申请入学的总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
迈大进入冬天。
我们在大学里的专业不光影响着我们的知识领域和就业范围,同时也决定了我们以后看世界的视角。
我是会计专业的,有幸是迈大最好的专业。
2010年,夏天,克利夫兰,在Ernst&Young的培训中心,我有幸能见到整个俄亥俄州的实习生们。总共近80人的实习生队伍,来自迈大的竟有35人,几乎与OSU半分天下。不进四大,不能了解迈大在会计界的牛逼。这个在国内不为人知的学校,四大竟然会有常驻Campus Recruiter。每周都有Office Hour,随时可以跟人力资源的员工咨询就业相关事宜。就在上周,Deloitte的Partner来到迈大主持校园面试,他毕业于UIUC,却将他所有的孩子都送进迈阿密。这学期,我报了一门叫ACC433的课,同学各自进行完自我介绍之后发现,这个40人的班级中,35人已经拿到了Full time offer,40人都做过至少一次实习。整个课程没有考试,全部被Presentation和Paper占据。据教授说40人的课,申请force-add的有50多人⋯⋯
一次433下课后,正碰巧预见几名刚考完acc221的中国同学,其中一个拍着另一个的肩膀笑着说道:靠,今天考试抄得太爽啦,你真够哥们,回头请你吃饭!
出国留学,学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只是想拿文凭走人,尽可Go Ahead。 大学的四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光,人格在这时成熟定型,很多人在大学里找到了人生追求的目标。而你,在MU寻求到了什么呢? 更宅了?肥了?懒了?中文英文一起退步了?
在商学院,经常会见到一位50多岁的大婶,一直以为她是学校的员工,后来才发现她是会计专业大四在读。上周,她刚刚结束了和KPMG的面试。我们不会理解她以这样高龄来重读大学的目的。在一次交谈中得知,她青年时期家里贫困,根本上不起大学。打拼了这个多年也一直做着体力工作。进入这所大学一直是她的梦想。现在,53岁的她,想回来实现她的梦想。虽然这个年级已经让她不论在思维速度还是理解能力上都不及她的同学,但教授们却给予她最多的关照,并且介绍她跟跟公司的人员认识。我时常在想,这个在她来看是最高梦想的学府,在很多人眼中是否只是另一个打dota的地方呢,抑或是自己大学生涯的一个中转站而已呢。
上周末,大一时的室友Danny回来和老朋友们团聚。我们都喝醉了。聊着当年在Peabody走廊里打前空翻和脱光上衣去Uptown喝酒的荒唐故事。Danny创立了Edun-Live这个组织,并把他发展到全美5各州,20多所学校。毕业之后功成身退,辞去了这个非赢利性组织主席一职,加入到一家刚刚建立不久的市场营销公司。酒过三巡,我问他以他的资历申请投行也不在话下,为什么要屈就到一家刚建立18个月的小公司。Danny说自从他加入之后,公司的规模扩充了三倍,市场覆盖面拓展5倍。很多机制,部门的建立都是出自在他的点子。他享受这种成就感。感觉自己不再是一座大厦某一层的一块碎砖,而是大厦的奠基石。
多年前,风靡一时的《虚掩的门》中收录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员工因为迟迟得不到提升和重用想跳槽,他的朋友建议他把整个公司的运营机制核心竞争力等等一切了解透彻之后再跳槽。他觉得很有道理。几个月后他的老板开始重用他并提升为部门主管,因为老板发现公司里没有别人像他一样这么透彻地了解公司,没有不提升他的道理。
我们是个善于统计学的民族。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似乎都于概率有关。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就转学Accounting,只是因为会计的就业率高。很多人选择去上排名更高的学校,也是因为那里的成功几率更大。在选课的那几周里,被问及的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选这个课拿A的几率有多大。冥冥之中,我们都在心理计算着各种概率,想着用这个概率来为自己作出最佳的选择,而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能称为那1%几率中的1。 2011届,迈阿密毕业的中国人,拿到Full-time Offer的比例为1:3, 2012届为1:15,而2013届预期只有5%。 努力,努力在分数线之上的东西才有意义,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随波逐流等着水涨船高才是正道。
美国的大学是Open的,这不仅仅是开放的意思,而是为你的人生打开了无数个可能。经历过中国基础教育的我们,习惯了那种一条线的人生发展路径,中考,高考,四级六级,GRE,GMAT,考研,工作,五险一金,买车买房,娶妻生子,赚钱养家,接着又是为孩子开始奋斗,开始有一个轮回。我们如同被绑在一个轨道上,被人推着行进,临近终点之时却发现自己人生索然无味,后悔不已。人不会因为自己做过什么而后悔,而是为了那些没有做过的事情。人生的乐趣也不在于自己呼吸的次数,而是那些将我们呼吸带走的精彩瞬间。Do what you like to do. 美国教授们一遍遍地重复这句话。Life is too short to live someone else's life. 大学只有一次,他应该精彩地度过,何必随波逐流,何必处心积虑,何必老成世故。
大学,不是用托福雅思SAT买来的商品,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它的性格,环境,内涵都会书写下你最初的定义。你见到的人,遇到的事,都会成为你的财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学的资源是无限的,只要你有一颗无限进取的心。
Lover and Honor. 爱与荣耀。感谢上天的眷顾,让我在迈阿密牛津度过四年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