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浪地球2》、《三体》的热播。大刘的作品逐渐被大众认识。
单论奇思妙想上的宏大浪漫,大刘早期在《科幻世界》上刊登的《诗云》给我带来的冲击更为直观。
“只要有纸和笔,加上足够的时间,猴子也能写出莎士比亚全集来。”
《诗云》里的外星人,因为喜欢诗歌这种文字载体,计划使用整个太阳系的物质作为存储介质,用穷举的方式,把所有文字按诗歌格式进行全排列组合。以达到作尽古今未来诗,亘古永流传的目的。
要知道,那是在20多年前,当时互联网都未普及,人工自能和深度学习还没有被大佬门挂在嘴边。
但,同样的原理,只要是基本元素固定,格式固定的创作,都是可以用AI深度学习进行创作,由人工进行品鉴筛选的。就像现在涌现出的AI作画,作曲,作文,编程。
全知全能,是人类对于神的初步定义,也是人类追求的发展方向。
人类之所以能实现科技的爆发式增长,在大刘的另一部作品《乡村教师》里也有描述。因为(文字)记录和(教师)传承。
而计算机+互联网作为蒸汽革命后,最大的文明创新,最主要的使命是文化的存储和传播。
如果说之前下一个科技爆炸点不够明确,那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
文明的发展,除了对过去的继承和学习,就是对未来的探索和创新。
有了人类这几十年的数据作为基础后,在AI深度学习人类的探索方式后,就可以用绝对碾压的效率对未来开展无穷尽的探索。ChatGPT之所以火热,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超前概念工具,它可以被视为人类实现“全知”的一种雏形。
但在现阶段,如果你将它视为无所不知的提问对象,希望它能够对未来进行答疑解惑,还是远远不成熟的。
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获取的数据资源仍然有限,一方面是它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还有一方面是对于“因果”这一变量它也是无法预测的。
此处的“因果”并不是佛家里的因果报应,而是各种物质碰撞产生的时间轴上的连续事件的总和。
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词就是“时间线”,通俗的说法叫做“命运”。
而AI发展到极致时,由于所知受限于人类、存储空间、学习时间,以及众多变量的不确定性。最理想的结果是对多种“命运”做出概率性的假设。
你可以把你的一生都跟“因果”进行关联,虽然外部“因果”并不可控,但如果控制自身“因果”的发生,你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命运”的预判。
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你不可能赚到你认真外的钱”,那么当AI成长到可以成为你认知上最好的辅助的时候,你做好准备去迎接它了吗。你能接受逐渐明晰的“因果”,落差逐渐增大的“命运”么。
不过即使抛开这一切,其实生活也不会有任何不同。
就像你看完《三体》第三部后,只会产生一种想法:就算到达最高维度,又能怎样呢,依然不过是命运长河里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