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出了问题,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抑郁症。抑郁就是从苦难开始的,一个成年人需要承担的太多,不得不在各个方面做取舍。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取舍完了,依然没什么结果,于是深夜里无数次崩溃。
忘记从哪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生活艰难,走不下去了,一定要去读一下余华的《活着》。”这是一部生活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一个小人物“福贵”的回忆录,在那个年代,这个“小人物”几乎经历了人间所有的悲据。即便在读之前我已经基本了解了个大概,读的时候还是废了n张纸巾,怎一个“惨”字了得。
特别是当福贵的儿子有庆死的时候,那种悲愤堵在胸口无法言说。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地方是,福贵背着家珍望着村口的小路,他们知道儿子不可能再跑回来了,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通篇没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气氛渲染,却用最朴实的话语写出了最残忍的篇章。
我开始愤恨那个世界,憎恶人的无知,甚至开始诟病作者为什么写这样一个悲惨的人生。可这不就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吗?
十年前,我的姑姑连续失去了两个孩子。年轻的时候,嫁去他乡,年老了,独自归来,像是不曾离开过。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看不到她脸上的半丝悲凉。后来,我为人母,越来越想不透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姑姑活下去。丧子之痛,如何承受?我不得不佩服,那个几乎没什么文化的姑姑,悲苦大众中的一员是有着多么强大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活着。
正如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福贵”,他这一生头二十年都在浪,后来转了性却像是在人间历劫,没有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也没有什么“好人好报”,更没有什么“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桥段,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悲痛,去愤恨世间不公,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必须用每一分每一秒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活着。
为了抢一块地瓜可能会出人命,家里有了点小米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孩子病了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棉花还没摘... ...那个年代,“活”太难了以至于“死”显得格外贱,人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活着就行。
相比之下,现在“活着”是件多么简单的事情,那些过不去的坎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却杞人忧天、自怨自艾,拥有的不去珍惜,眼里全是没有的,真是欲壑难填。
记得樊登在一本书里讲到,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闲人的,而是有心人的。生命生而美丽,活好当下,便是对这美好的世间最好的回应。
如果你已经对人生产生了怀疑,强烈推荐读一下这本书《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