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加入社群、参加活动、拜访导师,很多学习方式都能带领自己成长,而我最爱的还是阅读。
阅读给我走出黑暗的勇气,给我成长以力量
2004年我高二,理科实验班种子选手,就是大家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这原本开挂的人生很快就遭遇了重大磨难。原本蓄力满满,却瞬间跌至谷底。
11月因为心脏病再次发作,我从手术治疗到术后休养耽误了近两个月的课程,回来之后的考试成绩从全校前三名唰就掉了全班第46名。
那段时间,是我学生时代最低谷的时期。为了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老爸给我买了很多励志书,还发动班里的同学一起写成功日记,记录每天自己最有成有感的事情。每天的语文课前10分钟,我分享最近的读书感悟,渐渐地我那种荣誉感又回来了。那时,阅读是疗伤。
2006年读大学,我从一个小县城到了一个大都市,听着同学们海阔天空地交谈,我居然一句都插不上嘴。所以我只能去泡图书,可是图书馆的藏书实在太少了,逼得我不得不企业管理的书里找生活和处事经验,于是“用书”成为阅读的目的,不管它是什么类目的,都使劲往生活中扯,必须用上几点才算罢休。那是,阅读是拐杖。
2013年已经工作,微信公众号刚刚上线,公司领导决定让我从行政转做PR,负责企业官方新媒体宣传。从一百多号人里选中我,也是有此前负责公司内刊的铺垫。而内刊的负责,源自公司图书角的成立,源自我的内刊投稿……彼时,阅读已经是我的一个标签。
褪去青涩,阅读让我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加沉稳。
我的阅读主张:一切不以涨工资为目的地阅读方式都是瞎扯淡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疯狂读书,顾不上跟我老公沟通,所以他经常喷我:“读了那么多,也没见你涨工资啊。”我转念一想,确实有道理,学了那么多,工资一毛钱都没涨,还读个什么劲。
那怎么办,我这囤了这么多书,难道都扔了不成?
我反复对比了工作后和学生时代读书的方法,发现现在的阅读资源远比大学时代丰富,而我居然没有大学时进步快,难道我年纪大了还智商退化了不成?
后来才知道,是我“用书”的方式没那么“强迫症”了。我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举例试验,没有联想工作中如何应用,这导致我读了那么多书居然还在原地踏步,而且我读书的范围过于分散,没能集中工作需要逐个攻克。
看来我是躺在“会读书”的席梦思床上做着白日梦了。
于是我又回到学生时代的阅读方法,强迫自己把读的书跟工作挂上钩,如此折腾了一大圈,对比来看我目前的薪水比2013年10月翻了一番,好像浮动也不是多大,好在我及时觉悟,否则可能现在还是老样子。
褪去盲目,阅读让我获得真金白金。
2017我的阅读目标:消化所学,贯彻实际,形成系统
“消化所学”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只是记记笔记,画画思维导图,整理到印象笔记里,或者写出一篇文章,所以2016年我的简书写了近16万字,喜欢量居然只有两千多。这并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疲劳,而是我写的干巴巴的只是在复述知识而不是应用知识,这看完有个卵用?
2017年春节期间,我闭关很久,就为寻找一个2017年的阅读答案。
我为什么而读,我知道终极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更好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我的身份需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阅读能给我答案吗?
我讲过好几个主题的课程: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沟通、协同办公软件,阅读能够整合我已经略懂的点,并且打通我的任督二脉,形成我自己特有的体系吗?
讲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有很多导师都说可以,好在我是个行动力爆表的人,那我就先上路,边读边悟,边悟边前进。
或许,将来我放下书,看见的是自己一身仙气飘飘,手拿仙女棒,点亮我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不一定。
2017我拿书本上路,这路上的风景不简单,有名师、有同频伙伴,我绝不孤单。
我看见了那个大笑着前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