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如一块水彩版,我们则如一张白纸,大学的意义体现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颜色,在白纸上勾勒什么样的图案。而未来也将会诚实的告诉你,这究竟是一副构图精巧的佳作?抑或只是随意的信手涂鸦?
重新认识自己
大学期间,我在身边总会经意不经意的强调当年高考是因为失手才来到这个学校的。然后落差感使得他们抱怨连连。但是踏入校园后又去谈当年之勇,换来的除了叹息,还会有什么!所以大一一入校园,我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我大一的时候,由于刚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高考,走出来,所以斗志依然高昂。开学军训期间我常常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我也时常的问自己五个问题:1.(身边的世界)有什么?2要什么?3凭什么?4选哪个?5怎么干?通过对这五个问题的步步梳理,我理解了周围的世界,知道了这个人生阶段的需求。于是我整合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不断的选择与决策,一步一步的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记事本圆梦计划
“你知道你在大学期间做了啥?正在做啥?将要做啥吗?”你的答案也许与下面类似。一,没有想过,感觉自己在混日子。二,想过,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三,清楚知道,并为之努力。其实这三个答案也正是我大学成长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实现要从我的记事本-效率手册说起。
很多人都有用记事本来管理行程的习惯,但这只是记事本众多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一个记事本,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记事本的一大效用就是可以将自己的目标变成潜意识,寸步不离的跟着自己,而一想到自己的人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进行,就会激励自己活力十足,践行梦想。
没有梦想,就无法让梦想成真,因此要定制你的梦想金字塔。首先,请试着将自己的梦想,目标,想做的事情一一记录到效率手册上吧并把它放在身边天天看看。一想到去世,我们的愿望清单会比山还要高。是的,人永远无法超越想象中的自己。对于刚进大学的童鞋而言,一切都是如此新鲜。面对各种社团,兼职,证书,比赛……我们会陷入选择的烦恼。但有时to do everything is to do nothing。质大于量,less is more!为选择做减法反而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著名时间管理理论“四象限法”来帮自己梳理轻重缓急,效率做事。
第二步,就是将自己的梦想清单具体化。和同学的交流中,我发现不少人都有会在开学时放下“豪言壮语”来开启新的学期,但是凯旋归来的只是部分人。原因之一就是凯旋而归的人的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具体而分阶段,又易于执行。而在铩羽而归同学的梦想清单里我总会看到这样的字眼:1好好学英语;2努力学习…它们空泛而模糊,难以执行。再看另一个凯旋而归者的清单:1考过bec中级证书;2期末平均分90以上,每科不低于80。显然后者的可操作性更强。有位名人说,“不能数据化的目标不能成为目标,没有期限的目标也无法完成。”我想“我要在晚上7:00-9:00两个小时之间预习完《中级会计》15-30页的内容”才能算是真正的目标吧。
第三步就是学习蜗牛精神。《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里面提出一个观点说:一万小时*精深训练=世界级水准。我提这个理论的用意不是说要人人都为一件事情奉献10000个小时。而是说我们也许应该学习下蜗牛,每天都给自己一个专注时间,一小时到三小时不等,坚持下去就会有奇迹。大学四年匆匆而过,翻看着自己的效率手册,看着里面夹者的精确到每一分的张张计划,读书,观影,旅行…表单,才知道我获得的一切并非偶然。
激励自己
现在也许你已经有了目标,蠢蠢欲试,但是坚持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荆棘与坎坷,会有诱惑,疲惫…侵蚀着自己。因此最后我想对大家说要学会激励自己。
这种激励可以来自自己,也可以来自别人。例如,你的目标是做完40套6级模拟卷,考550分以上。你可以在做完10套时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或者买个喜欢的小物件给自己。激励为什么也可以来自别人呢?因为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会有很多社团群体一起互相激励前行,还会有很多公益项目。例如新东方的“酷艾英语早起团”,艾力老师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激励身边的人早起,读书,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