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期待,三分紧张,三分向往和一分小慌乱,组成了我去支教前的全部心情。
在真正到达支教目的地之前,我想象中的支教地点都是非常艰难的地方。为此我准备的鞋子大部分都是运动鞋,生怕要走山路;还特意准备了一双可以蹚水的凉鞋,为了在下大暴雨的时候以备不时之需。但是真正到达了中心小学后,我发现幸福来得是那么的突然。住宿和吃饭的条件都比想象中要好很多。
就这样,我开始了四年级年级组的授课生活。
每个上课的早晨都从接孩子开始。抬起手腕一看手表,已经八点一刻了。在慌乱中穿好鞋子,抓起签到表就冲进空调保护范围之外的热浪中。转弯就是学校大门,每次我们按时到大门口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已经早早的在门外等候了。大门打开的一瞬间,数不清的孩子呜呜泱泱的跑进来,冲向自己的老师,后面跟着面带笑容一路小跑的家长。能抢到第一个签到是孩子每天进校门的乐趣。但是也总有孩子迷迷糊糊的分不清时间,最后总会晚来五六分钟。但是本着“风里雨里,老师在门口等你”的原则,我们会坚守到最后一个孩子跑进校门。
接完孩子以后事情就进行到上课环节了。每天上课要经历的一个很大的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天气。直逼四十度的天气,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的教室,将近二十个大嗓门的孩子……在教室就像是在做汗蒸,没有一分钟是没有在流汗的。衣服基本被汗湿透,纸巾用完了一包又一包,瓶盖开了一个又一个……
课上,对我来说简单的要命的单词简直变成了孩子们的命门。作为英语老师,一方面我希望这些并不喜欢英语的孩子们能不计前嫌的喜欢上我,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减轻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偏见。“击鼓传花”,“抢答”,“你说我画”等各种新奇的记忆方式被提上日程。
终于下课了,刚刚准备走回办公室清凉一下,就听到背后的孩子们亲切的呼唤我,“老师,踢球去吧?”“老师,我们想跳绳!”男孩子喜欢踢足球,女孩子想跳绳。一开始把四年级班按照体育班的方向培养的想法让我微微有些后悔,同时当地孩子们良好的身体素质令我佩服,这么炎热的天气下他们仍然活力十足、脚下生风。
三节课的时间很快就在孩子们扯着嗓子的读书声和老师扯着嗓子的讲课声中度过了,转眼又到了送孩子出校门的时间。体委带队,老师们护航,就这样,四年级的队伍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奔向校门。一路上孩子们怎么会放弃和老师聊天的机会?要是刚刚下过雨路上还有积水那就更热闹了。孩子们一个一个的迈大步子要跨过去,一个发挥失误“啪叽”一滩水就溅在了我身上。
直到下午五点半送走了孩子们,一天中最关键的任务才算圆满完成。晚餐后的时间属于我们自己。有趣的团建,意义深刻的会议和忙碌的整理穿插在每一天中,汇聚成了整个支教的故事。
与孩子们相处了这么多天,我亲眼目睹了他们从一开始的生疏羞涩慢慢变得开朗甚至调皮。记得刚开学时,班里的一个女孩总是不说话,我主动去跟她聊天她也只会用最简单的语气词甚至点头摇头这类的肢体动作回应我。到了后来,她一见到我就会冲过来扑进我怀里,面对我的镜头她也会大方的露出甜甜的笑容。从孩子们的表现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的接纳,对我的信任以及对我的喜爱。
到了最后一天下午,给孩子们开班会时,我真的感受到了语言的苍白无力。站在讲台上说出的一段又一段话还是无法说清我对他们的感情。我在讲台上开班会时,话说到一半下面的孩子们眼泪先掉下来了,我站在讲台上也几度哽咽。班会开完了,但是这个课间没有人在一起打闹,没有人大声聊天。平时在我心中最调皮的几个男孩子都趴在自己的桌子上偷偷抹着眼泪,女孩们一边掉着眼泪一边互相安慰。我的泪水也无法控制了。短短二十天,我知道我无法给他们带来很扎实的知识,我无法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变化,但是他们却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情给了我。 我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的陪伴能让他们改变对老师这个身份的看法;我的授课能让他们渐渐不那么排斥英语这门学科;与我的交流能让他们保持内心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
什么炎热的天气,什么睡不醒的早晨,什么抢不到的肉,什么说不出话的嗓子,这一切的问题与困难在孩子们一声一声“老师你们明年还来不来”面前都烟消云散。与其说是我来教这里的孩子,更不如说是孩子们净化我了我的内心。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在别处无法领略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