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赫月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
“没有,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本意不是那样的……你听我解释呀,唉你……”
这个场景大概我们在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的吧。我们明明不是那个意思,可是别人就是误会了。这是我们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不着急,《沟通圣经》这本书里给我们全方位的讲述如何成为一名沟通达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我们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1.被接收 2.被理解 3.被接受 4.使对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或态度)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环没有达到,那沟通就不算成功。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每个人对每个词儿每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一样。
哪怕你的内心真的没有那个意思,可是人家不觉得,人家对这个词儿的诠释和你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进行沟通之前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沟通对象是谁。不仅要让对方听懂,还要让对方接受。
我们任何人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我口言我心,言的是真心,想让对方看到的、理解的真心。
有的人说,我虽然可能没有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但是我可以从TA的言行举止中看出来,明白TA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总不至于伪装到眼神和动作吧。不错,当我们无法判断对方说的话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这些言行举止、行为动作来进行沟通。这种非语言的沟通,叫“后设沟通”。
所以,我们要担心啦,如果我们在说胡的时候,对方已经惹着我们了,我们又不想让场面太尴尬,就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和神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就是某一个人,在你和别人的口中不一样。这就是书中所说的“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诠释”。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会用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下意识的做出判断,这个人是好人,或者不是个好人。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确认,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人就是很跋扈的。然后我们就忍不住的去验证,显然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好。
等到TA生气,发火甚至开口伤人的时候,你就会心安理得的说,看,TA就是个跋扈的人。
或许人家并不是这样(当然,有些TA就是这样的),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逼出来的。不要咄咄逼人就好,要真遇到跋扈的,不要怂,直接KO了TA。
沟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明白自己的沟通对象,把自己要沟通的内容分一个主次出来。
有时候,我们总会在开始切入正题之前,先来一段客套话。我们不妨简单点,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少点套路,多些真诚。
或许有时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贬义词。要不怎会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一说呢!
总之为了有效沟通,我们要分清对象,根据“客户”的需要,指定合适的方案。
我是慕容赫月,一个喜欢写字的工科女。留下你的故事,让我为你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