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之战,系战国开端;三家分晋,标志大国兼并成为主旋律。课程沿着《资治通鉴》脉络,以编年为骨,以史实为体,采各家之见,成古今之辨。纲目交错,系统与专业兼备,寓教于乐,趣味盎然,实为史学第一佳品。
1.古今之辨
以何立场对待历史,决定了史家文字的风格,和表达的态度。无论是考据还是归纳,都离不开史实,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料,如何曾减,如何取舍,考验的是表述者的智慧,反应的是史家执笔者的良心。文以载道,言以明志,白云苍狗,时间的积淀和逻辑的判断,能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2.人心之辨
人是利益驱动的动物,不仅有本能,还有克制。智瑶的得寸进尺和不仁,体现的是人性,段规看出来了,告诉韩康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使韩国避免了一次灾祸;赵襄子弗予,看到的是智瑶的贪得无厌,在选择晋阳城固守时,看到的还是人心,“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虽“沈灶产蛙,民无叛意”。人心是海底针,虚无缥缈,但人心又是孔中线,有迹可循。听其言,观其行,与其互动,验证其反应,日久可见其心。
3.治国之辨
道家讲“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的是无为而顺其自然,而在儒家人的眼中,这却是懒政的表现。司马光说:“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固有“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的慨叹也不得为异。作为CEO发展到周天子的境遇,确实是比较悲哀的。在后世的朝代中,虽然形成大一统的态势,但君不君,臣不臣,礼崩乐坏的情节还是屡见不鲜。
4.总结
《资治通鉴》是写给后世国君的治国教材,决策上的得失自然是论述的重点,当今社会虽然君臣尊卑的礼仪已经很难看见,但作为一个团体,决策者的格局和判断力,还是一定程度的影响着团队的未来。
历史经验的吸取,人心相背的体察和社会系统的治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仅发生在战场之上,更发生在庙堂之高。
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决策者,在享受治理赋予特权的同时,必然要承担其责任,承受其后果。在古代,天子承担的都是无限责任;在现代,虽然公司的责任连带,基本不会导致家破人亡,但妻离子散还是司空见惯。
《资治通鉴》对于现代人的意义,有史实的考据,有人心的判断,也有治理的借鉴。学习者各取所需,相信只要用心,其效果日久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