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格阅读周报4]不了解大脑的心理学就是耍流氓

导读:本周阅读的书都和大脑研究有关,还推荐了在2018年末读完的另外两本书,一并放在一起介绍(本文中对各本书的书评分开发表在豆瓣相关图书网页上)。

虽然标题有些夸张,但到了将近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末,你的心理学知识还只是停留在弗洛伊德、容格,或是马斯洛、费斯汀格等人的阶段,那么你真的是落伍了。落伍了将近半个世纪。

前面两周所推荐影响心理学40项研究中,其中的四项也都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之间所做的实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四大实验中,阿希的从众研究、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稍微晚点,是1972年),还有约翰·达利和比勃·拉特内的“旁观者效应”。

美国实用主义创始者、实验心理学的开创者威廉·詹姆斯在他那本知名的《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序言中就说过,大脑是控制所有心理活动的器官。1000多页的整本书,只是这句话的注脚而已。

如果说20世纪60-80年代所提出来的心理学理论或是80年代左右的认知理论,由于在1990年还没有发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而无法进行,之后的心理学或是其他社会学科(甚至连研究道德伦理的学者,都把人推进fMRI仪器里,扫描伦理困境时的脑活动了),还在偷懒或是圈地盘,不给予脑科学或认知神经学充分的重视的话,那就只能说是固步自封或是耍流氓了。

21世纪被定义为大脑的世纪,美国、欧洲、日本,还有中国等国家都制定了大脑研究计划,动辄投入资金就是数十亿美元。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你的大脑如何思考与产生情绪,才是真正地了解自己。

本周介绍四本值得阅读的大脑研究书籍,从大脑里情绪的风格,到大脑的认知模式与模块化,最后是大脑如何进化而来。通过这几本书你大致可以了解大脑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1、理查德·戴维森和莎朗·伯格利:《大脑的情绪生活》

戴维森以研究高僧和禅修者的大脑而知名,之前我也介绍过。通过冥想和内观,的确可以有效的改变你的脑神经回路。

戴维森对禅修者进行fMRI研究

读了戴维森这本兼具个人研究经历和理论的这本书后,真的收益颇丰。

之前阅读《安慰剂效应》的时候,还对情绪治疗将信将疑,不能确定是否可靠。但戴维森对于禅修的高僧,对于普通人进行冥想训练后,大脑所产生的变化,得出了确凿的神经学证据。

在讲到自己研究情绪的经历时,戴维森说到,当时哈佛大学还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阵营,斯金纳还尚健在,整个心理学领域里,研究情绪简直就是异端。但凭着自己对于情绪问题的好奇,戴维森在自己所开创的情绪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领域里,屡创新观点。

本书介绍了六种情绪风格,所谓情绪风格是指“人们对生活经验作出反应的某种持续不变的方式。情绪风格由特定的大脑回路控制,可以用客观的实验室方法来进行度量。情绪风格会影响特定的情绪状态、情绪特制和心境出现的可能性。”(引自《大脑的情绪生活·序》)

戴维森的情绪风格划分,不同于将大脑划分为左脑和右脑或是上脑和下脑(见下文),从而区分每个人的认知模式,他所认为的情绪风格划分更多是基于一种连续性的系统。

将自然界分类,将人分为男女,都非常有效地认识世界。然而万物都并非是这种离散分类方法,而是一种平滑的连续区间。男人和女人只是区间中的两个极端,中间还有很多过渡类型。

比如下文中介绍的《上脑和下脑》一书中,关于认知模式的四种划分,都是一种离散的分类方法,而忽略了很多其他中间过渡形态。这是戴维森所尽力避免的,他的六种情绪风格划分,个人只是在每个方面都处于一个连续区间的一个点,有好有坏。

比方说,在社交直觉纬度上处于极端的人,就不能通过别人的表情理解别人的情绪,出现社交障碍,但在中间区间里,很多人拥有或高或低的社交直觉,也就是说有的人善于观察别人,有的人只是比那些人稍微欠缺一些。

我的六种情绪风格分布区间

书中提供了试题,可供个人进行自测(最好征询身边亲密人的意见)。最关键的是,你所处于六种情绪风格中的某一个点,并不代表你终身如此。通过训练,我们都可以从0-10的范围内可控地调整。当然,戴维森并不是说,一定需要调整,只有当你对你目前的情绪风格感到不满意,需要进行一些调整的时候。

戴维森研究的基础在于大脑神经的可塑性,这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发现,从19世纪的颅相学到20世纪大脑功能定位的研究,多数人以为成人以后大脑就不再变化。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脑研究,一次次地证实了大脑神经是可塑的(另一本《重塑大脑、重塑人生》可以当作是神经可塑性的入门读物)。

2、斯蒂芬·科斯林和韦恩·米勒:《上脑和下脑》

上周说到了加扎尼加的“裂脑”研究历程,斯佩里和加扎尼加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了左右脑具有不同功能。

然而,当普及到大众文化之后,这就变成了一种神经迷思(neuromyth):有人是左脑型人才,有人是右脑型,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企业就开始开发如何提高右脑思维模式。

在《上脑与下脑》 一书中,斯蒂芬·科斯林和韦恩·米勒就对此进行了批判:

有些人很快就对斯佩里的研究进行推断,创建了一种全新的以这种信念为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左半脑是理性思维、逻辑和线性思考的源泉,而右半脑是情感、创新和想象的摇篮,对所有人而言,如果任何一个半脑占据支配地位,那么这个人不是左脑型的就是右脑型的。

左右脑划分的迷思-出自《上脑与下脑》

《上脑和下脑》一书,对这个左右脑分离思考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种替代理论,那就是上脑和下脑的划分。然后根据上下脑各个区域不同的功能,依据每个人运用上脑和下脑的不同方式,两位作者由此提出了四种认知模式:

四种认知模式-出自《上脑与下脑》

四种认知模式具体划分的细节不讲,讲出来也没什么意义。比如根据测试结果,我既觉得自己是感知者模式的,又与适应者模式的特征非常匹配。

这两位作者试图颠覆左右脑的“神经迷思”,却提出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划分模式,我倒是觉得,不仅没什么用处,而且也造成了大众对脑认识的混乱。

就好像是一个苹果,你横着一刀切开,就变成了左右两半,竖着切开就变成了前后两半,从中间横断面来一刀,就是上下两半。至于你比较从左右开,还是前后开,又或者是上下开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依照不同认知模式来划分人,就如同按照星座来锁定性格,根据血型来划分人格,中世纪四体液说把人划分不同的气质类型,都没什么两样。我也可以根据脑的不同区域,提出八种人格特质,比如左上前脑型、右下后脑型、左下后脑型、右下前脑型……

反而,我觉得理查德·戴维森关于大脑情绪风格的研究,更加具备实证基础,罗伯特·库尔茨班的模块理论也更加具备说服力。

因此,即便本书是我喜爱的斯蒂芬·平克的导师所写,平克对之如何褒奖,都不能让我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如果我成名了,我导师让我写篇书评,我也绝不会吝啬赞美和褒奖之词。

当然,科斯林的确也在“心理意向”(mental imagery)理论方面作出了出色的成绩,从这方面来说,本书关于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提及,算是挽救了该书其他理论不能令人满意的局限。

3、罗伯特·库尔茨班:《人人都是伪君子》

这本书是2018年终所读,在介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著作推荐(行为、演化方向)》时,知道了库尔茨班,于是赶紧找来《人人都是伪君子》这本书来读。

《人人都是伪君子》中文版封面

先需要吐槽的是,这本书真实翻译的太懒,网友说连机器翻译都比这个好。就是顶着如此拙劣的翻译,硬着头皮勉强读完了这本角度新颖,颠覆认知的著作。

之前也介绍过,库尔茨班师从演化心理学两位重量级人物:约翰·托比和勒达·科斯米德斯二夫妇(至于为何勒达没有改为夫名,我猜测可能是两人的研究领域非常不同,两人都非常杰出,如果引用的时候都使用“托比,2011”真容易混淆)。

库尔茨班属于第二代演化心理学家(如果科斯米德斯、平克、巴斯等人算是第一代的话),最初以研究的是“种族”的观念为何如此深入人心,后来重心转移到大脑认知的模块化思考上。

《人人都是伪君子》是他模块化思维的代表作,以副标题“演化与模块化思维”的主线贯穿其中。我对模块化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这种思路能够解决很多理论上的矛盾。

例如,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我们在遇到一个与我们的认知相矛盾的想法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为了调和这种失调,你就会为此寻找理由和借口,缓和认知失调所产生的紧张状态。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两个互相矛盾的想法并存在脑子里,并不会出现失调。你在低落的时候与心情好的时候,对于一个事情、一个人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并不会让你产生紧张。

模块化的理论从两个方面突破的认知失调的难题,其一就是这些相互冲突、相互重合的理念和认知,是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分别存储在大脑中的,只是当某种情景需要的时候,我们调动某一个模块来进行认知活动和行为。所以才不会冲突,没有激活的模块就安静地在后台,与前台允许的模块一点都掐不起来。

其二,认知失调理论的前提是,人只有一种认知模式,一种性格或是一个自我。但是现代的大脑研究显示,自我是一种认识的构建,是一种神经元放电活动中的副产品。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恒定的自我,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出现的一种应激模式。如此一来, 根本就没有认知失调产生的前提了。

模块化思考非常有用,这与我们看待汽车或是身体时的方式相同,你汽车刹车不好了,可能就是你刹车模块可能出现了问题,你不会想到拆开发动机去研究一下。也可以用来对于左右脑、上下脑或是前后脑进行划分的糅合。

前面提到,上下脑划分并没有比左右脑划分好到哪里去。模块化认知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突破传统大脑功能分区的理论。例如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空间,或是上脑负责计划,下脑负责执行。

大脑控制的每一个思维、情绪和行为活动,都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区域负责,而是有多个脑区共同完成,因此与其按照脑区的划分来定义认知类型,不如根据其所实现的功能,进行模块化研究。

比方说,以前认为情感的反应都来自于杏仁核,但后来发现前额皮质也负责情绪的调控,因此左右脑、上下脑划分模式都不适合于研究某一情绪的回路,只有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才能够更好的理解。

如此一本好书,被出版社如此不被重视地粗心翻译,实在是极为可惜。

4、戴维·林登:《进化的大脑》

林登从演化的角度来解释我们人类大脑是如何渐渐变成这么大一坨,并让人变成了自然界主宰的。

他使用的比喻非常有意思,把大脑的演化看成是一勺一勺叠放在冰淇淋蛋卷上的冰淇淋球,根据这个,我制作了一副图,可以形象地说明大脑的演化过程。

大脑的发育与冰淇淋球

最里面的脑干部分,是我们包括人类的哺乳动物在内,与爬行动物所共同拥有的部分,就是冰淇淋的蛋筒部分。然后是边缘系统是所有哺乳类动物所有的,是最里面的那个冰淇淋球。在往上、往后所演化而来的是只有灵长类动物所有的新皮层部分,是最上面的那个冰淇淋。

而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的新皮层最大,而大脑新皮质的处理能力决定了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这就是罗宾·邓巴所说的150人的“邓巴数”的来源。

如果以一个处女座或强迫症来看,大脑结构的粗制滥造和混乱的布局简直让人受不了,用电脑机房的比喻如下:

进化的大脑vs设计的大脑

进化的大脑就是一层一层往上叠放,如同冰淇淋球,不仅布局乱如麻,而且运行起来低效无比。林登引用分子生物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的话来说:“进化是个修补匠,而不是工程师”。

那是因为,演化只能以现有的材料为手段,进行修修补补,而不是推到了重来。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人眼睛的拙劣设计,比起乌贼的眼睛来说,简直让人“不能直视”。

再以我们大脑活动的基础:神经元(脑细胞)之间的放电为例,大脑普通神经元之间的放点频率是每秒400次,最普通台式计算机的处理器每秒也能够达到100亿次,速度差简直是天壤之别。

放点需要导体,神经元轴突既慢,而且还漏电!其传导速度只有每小时100米,比起各种金属来说简直差得太远,即便是一只蚂蚁的爬行速度也能够达到100米/小时。再说了,一个信号从某个神经元的头传到尾部,竟然有70%的概率无法有效传递。

好了,如此差劲的大脑,要是真有个工程师(神)在背后设计出来,打死我也不相信。

而大脑真正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么低效的设计,竟然在自然界运行的还不赖,尤其是到了人这个物种,长出了新皮层之后,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欲与天公试比高。其秘诀在于,大脑能够利用大量神经元同步传递加工,并最终整合起来。

举个例子,我们上脑新皮层部分能够看到物体的位置,却分不清形状,而下脑的部分处理的是形状,但却不知道空间关系。两部分信息结合起来才能够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形状、颜色等信息。

好比是国王派出了四个人,让他们去了解一个大象,有人告诉说腿比竹子粗,有的人说是一堵墙,有人说是一条蛇,有人说是簸箕,听完了所有人的回报之后,国王并非像是几个盲人一样只看到部分,而是进行了信息整合与加工,最终认清了大象。这就是大脑的工作模式。

大脑工作模式

当然这本书还涵盖了脑科学的其他研究,比如感觉与情感、睡眠与做梦、爱情和性,宗教等等相关领域的脑科学研究进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529评论 5 47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15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09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38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387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28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2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28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0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73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7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异类的天赋作者(英)凯文·达顿(Kevin Dutton)译者金九菊 / 程亚克豆瓣http://douban...
    xuwensheng阅读 6,028评论 0 9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162评论 8 54
  • 爱,简单的一个字!该如何诠释?对于教师而言,最需要教会孩子懂得的是什么?我想那就是爱的蔓延!只有将爱蔓延下去,我们...
    恋津子阅读 457评论 0 0
  • 蒲公英恋上树的落寞,树恋上浮云的自在,也许初相遇,已是场注定了的安排。 每一次倾心,最初总是不经意的邂逅。...
    玄米_1225阅读 212评论 1 4
  • 秋天落叶 紧紧拉着你的手 秋天的落叶 我们不得不分手 春天 我们一起拥有 吐出嫩绿 夏日 我们一起经受暴风骤雨 年...
    诗人萧入铭阅读 480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