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勇识(P I.55):
指尚未获得佛果的因地菩萨,由于他们在多生累劫当中利益无量众生、度化无边有情,内心却不产生恐惧或畏怖,故将这样的勇猛大德叫做菩萨。*勇猛心识、勇敢的意识
2. 《入菩萨行论》标题解释(P I.55)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1) 菩提:正觉
2) 萨埵:菩萨
3) 渣呀:行,行为
4) 阿巴达绕:入,趋入
入就是加入、趋入的意思,通过学习本论,我们可以趋入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六波罗密多的愿行当中,所以叫做《入菩萨行论》。是从意义上来取名的。
3. 论名用梵语的目的(P I.59)
1) 在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
2) 来源清净:印度造论要求非常严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 忆念译师们的恩德
4. 国王赤热巴巾对顶礼句的规定(P I.64)
1) 律藏:顶礼一切智智佛陀
2) 经藏:顶礼诸佛菩萨
3) 论藏: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5. 论义,整部论内容的归纳(P I.66)
1) 阿阇黎善天: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
2) 那波瓦尊者: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
前三品:造论之因
第四、五品:不放逸、正知正念,戒律度
第六、七、八、九品: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
第十品:回向,布施度
*最后是感念恩德而作礼:“敬礼文殊尊,恩生吾善心,亦礼善知识,恩长吾三学”,以此作为《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