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两所完全不搭界的大学,咖叔也不是刻意要把他们来相提并论,只是一所是我的母校,一所是我特意来拜访的高校,尤其是冒着冬雨,抽出时间专程来的,进行一番对比,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去年因公干来南京,幸运的是所公干之地刚好在鼓楼区,不管有多忙,时间有多紧,南京大学是一定要去拜谒的,不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南京了。要知道南京大学可是中国最美的10所大学校园之一。
因为太喜欢了,便形成了对南京大学的印象。整个校园更像一座南方园林,紧凑而有韵味,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散落四周,让你由不得不愿身处其中而不愿离去。只怨自己此生没有此运,在这里度过最美的青春时光。
有了这样的认知,便会把新校区与老校区等同起来,很难抹去。但当我走出地铁站,望着细雨笼罩下的校园,尤其是看到那花丛中矗立的通栏的校名雕刻,以及衬托它的背景,我对南京大学的认知和印象完全被颠覆了。要不是校名提醒我,我实在是很难把二者联系起来。
就在瞬间,让我想到了我的母校---河北师范大学,有一种感觉似曾相识,当然是指师大的新校区,因为老校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我一直不愿接受母校的新校区,总觉得那是有太多行政色彩的形象工程,与我想象中的大学校园还是有着太大的区别。
大学教育产业化的最直接表象就是我们的大学校园是越修越大,就像千城一面一样,大学校园也成了千校一面,虽然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让你感觉到的除了炫耀、攀比,便没有了别的记忆。
不自觉滴让我想到了现在的火车站,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一成绩举世公认,谁也不能抹杀。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千篇一律的高铁站,有时候你真的太难分辨出你在南方还是北方?
宽阔笔直的校园道路就是学校设计的一种理念独白,整齐划一的建筑按照规定好的次序规矩的矗立在大路两侧,如果没有标牌,你断然不知道是哪个系的教室?
我一直认为,过分的秩序其实是另外一种精神的桎楛。工厂可以这样,但作为大学校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大学者,启发人的心智与个性之所在,百花齐放更具有人性的光芒。
与我的母校比起来,南大新校区确实很美,绿化很好,树种也很丰富,相信会随着季节的变幻,把整个校园变的更美。这一点我已经能感觉到,没有任何怀疑。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样的校园会不会成为旅游景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但只是当成植物园,那也是失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学校园该以什么样的形式作为交通载体,不管未来怎样发展,我还是坚持认为,大学校园应该以骑行或步行为主要形式,这样我们才会有徜徉校园的感觉,而不是纠结该是人让车,还是车让人?这个理念确定了,才会决定我们的大学校园该去怎样规划,怎样建设?
因为是在雨中漫步校园,脚步会加快,走马观花是必然的。但时至中午吃饭时间,还是特想在校园食堂用餐的,再重新找回学子的感觉。偌大的餐厅,很多人用餐,地面的瓷砖竟能保持这样整洁,我看到了餐厅外摆放的雨伞,以及学生进餐厅后刻意收起来的雨伞,还有自动排起的送回餐盘的队伍。
这段时间走了很多大学校园,更多的是老校区,在那里我还能找到年轮、找到记忆,找到属于这所学校的建筑符号。我不反对建立新校区,有所突破,只是希望它能有所传承,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建筑符号。
我非常喜欢南京大学,无论是老校区,还是新校区,绝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只是因为太喜欢了,希望它能更好,成为经典。
随附南大校园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