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2019.5.22去北京的路上,还看了张德芬的这本《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这本是单独于张德芬三部曲之外的一本书。当时看完前三本,如果直接读这一本,肯定会看不明白,所以一切肯定是最好的安排,在这个时候,可以读到这本书,才知道张德芬已经修行到很厉害了,只是在她的书里,她要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明白这些道理,就要写成大家可以接受的小故事,用最浅显的语言。而这本书显然更多的就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语言直接记录的,其中还有很多她上课的笔记,所以若是以前读肯定看不懂,而现在却各种共鸣,真的特别开心~摘录很多,都是自己感觉到特别好的点,所以这两本书决定先留下一阵子吧~
P19
你爱自己吗?
检验标准就是你一个人会不会感到无聊。
因为当你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时,哪怕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说,挨着他坐着就很开心了。
那对自己呢?
爱自己要先从当下每一刻好好陪伴自己开始。
去感觉你的身体:姿势、温度,它是绷紧或放松?疼痛或舒适?
随时把注意力拉回来放到自己身上,放松。
爱上自己后,生命中的所有问题都搞定了。
P32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在玩“找回你的内在力量”的游戏。
从小周围的环境和父母就不断在拿走我们的力量。
最近我劝一个好友:
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
厚颜无耻地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
别让任何人拿走你的力量,
尤其是那些以爱为名,却拿义务、责任和“应该”来剥夺你力量的人或是你自己内在的声音。
P36
我们内心的纠结大部分都源于我们的孩童心态——觉得委屈,觉得对方“应该”要怎样,
要找人为我们的情绪埋单而不是自己去负责。
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这样的戏码,
愿意长大成人,就有希望改变。
成人愿意享受孤独,愿意接受痛苦,
而不去逃避或是要别人负责,
愿意承担委屈而不一定要去讨回公道。
你准备好长大了吗?
P39
每个灵魂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立的,每个人能也都在遵循自己既定的人生旅程,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当你的能量跟任何一个人牵扯不清的时候,你都不会快乐,不管那个人是你的配偶、孩子,还是你的父母。当你不快乐时,他们也不会快乐,所以送给亲人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去经历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而不是由你来负责。这样的话,慢慢地,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会改善,他们也因此而变得更有智慧,知道要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刚刚好就在最近经历这个阶段,好神奇)
自己先成长,自己先积攒足够的内在空间、内在力量,去承担和接纳你让别人过他自己生活的那种痛心、愧疚、自责,然后你就长大了,就有了更多的内在力量。
P42
孝敬父母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是财奉养,给他们很好的物质生活;第二个层次是身奉养,能够晨昏定省、嘘寒问暖地照顾他们;最高的层次就是以智慧奉养,父母有他们自己要学习的功课,你不可能一味地迁就他们、委屈自己。
P48
有种爱是:我不管你的快乐幸福,我只关心你是否按照我说的去做、去生活。
如果你正被这种爱凌虐,
请别允许自己待在这种处境里,
无论对方是谁、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如果你正用这种爱加诸别人身上,请诚实面对。
爱的前提一定是希望对方在自由意志下幸福快乐,
即使你觉得他的选择是错的,也由他去,祝福他。
P55
真正的喜悦和自在,
来自于你和自己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
以及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的态度,
和外在的条件没有关系。
(自己的补充:当真正喜悦和自在之后,也就没有二元之说,就不存在负面的情绪,更多事没有情绪,所以就不会有能量的搅动。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存在即是合理,只是为了你要修行的功课而出现,而帮助你,所以随喜感恩就好~)
P77
一般人所谓的爱,其实都是控制、占有和恐惧的代名词。
一朵花不会说:“我只为好人芳香,不为坏人绽放。”
太阳不会说:“我只照耀好人,让坏人在黑暗里哭泣。”
真正的爱没有对立,没有条件。
检验你是否真爱一个人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你的快乐是否系于他?
(自己的补充:同样也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当如此区分的时候,就有了分别心,如同在佛陀的眼里,所有人都已成佛。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P87
如果我们自己的内在够宽广、够慈悲,何不尝试着给他一点爱?如果能够先放下自己情绪上的需求,用最大的善意和爱去回应别人不当的求爱行为,对方的行为一定会改变。
P106
你是否在不了解一个人,甚或是了解她不适合你的状况下爱上他?
那你就是有上瘾症,也许对不被爱上瘾,也许对拯救人上瘾,也许对被虐待上瘾,也许就是对痛苦上瘾。
这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教你要去爱自己。
既然苦是一定要吃的,何不学会自己的人生课题?
如果学不会,同样的课题会再度出现,只是换个人来演。
P152
请不要把你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我的身上,
我需要的只是你的爱和支持,
不是你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我。
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经历了什么,面对的又是什么?
——普天下所有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