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个伪命题,因为人生是一场不可逆的旅程。文章起因源于昨晚翻看了一遍自己的空间日志,让我再次回顾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突发感想。这不是一篇说教或者经验之谈,只是在梦里给自己一次重走青春的机会。
在看到许多成功的同龄人时,不止一次陷入过沉思,如果重新上一次大学,现在的生活会不会有所不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如果重新上一次大学,我会怎样度过那段宝贵的时光?
01.我可能不会选择现在的母校
这样说并不是嫌弃自己的母校,只是觉得自己当初应该再勇敢一点。
经过12年的义务教育和高中三年的殊死搏斗,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虽不是胆战心惊,却也如履薄冰。当年的高考成绩,比一本线高出了19分,一个尴尬的分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个分数让我当年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报低了不甘心,报高了怕掉档。作为家族里唯一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当年没有哥哥姐姐可以给我经验,一辈子务农的爸妈更不会在择校这方面给我太多的建议,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自己决定”。
农村的网络信息不如大城市发达,高中毕业的时候我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那会儿也不懂得如何去网络上获取有用的信息。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学校发的一本报考指南,上面有国内所有大学和专业。高中的时候,我数理化不是很好,但是语文和英语算是我的强项,高考能拿到那样的分数,也是全靠文科成绩的拉高。
这里可能要插叙一下高中文理分班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我数理化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对这三门学科总是有一种害怕和抵触的心理,那时候铁了心要读文科。一是因为当时语文和英语成绩一直是全班前三,二是上文科课程的时候我觉得很轻松,心情很愉悦,一到理科课程我就变成了一个小透明,恨不得从课堂消失。可能因为我当初表现的太明显,被当时的班主任物理老师看出了我想读文科的苗头,于是找我谈了几次话,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读文科没有理科好,读文科以后的就业面窄等等大道理。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当时觉得老师说什么都是有道理的,在班主任三番四次的说教下,我在文理分班的时候,硬着头皮选择了理科,这直接导致了我在高中后面两年的学习生涯中,痛苦大于快乐,高考的时候,物理化学也成了我的薄弱项。
现在,有时做梦我还会梦到自己成了一个大作家、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
再说回高考择校的事。
那时候选择专业的最大原则就是,对数理化要求不高的专业(可见数理化伤我多深= =!),如果还能发挥我的英语特长就更好了。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后,我选择了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后来才知道它被列为十大就业难的高考专业之一)。那时候我的想法是专业大于学校,所以我选了一个一本里的普通学校。
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会优先选择学校,哪怕是一所知名院校的冷门专业(专业可以在后来的学习中进行调剂),抑或是复读重来。工作后,你才会真正认识到“学校是敲门砖”这句话。很多大企业的网络招聘中,第一关简历筛选的关键词就是学校名字,是否是211、985,如果你就读的是这些学校,那么你简历过关的概率就比其他非名校的人大得多。你进入用人单位后,你的学校名气对你的升职加薪也会带来一定助力。因为领导一般都会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却不会去深究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学校决定了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朋友圈,好学校不但可以让你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庞大的校友关系,也会在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好运气。
02.我会培养更广泛的学习兴趣
我始终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所以大学的主要时间我还是会用来学习,但不会仅仅局限于涉猎专业知识。
我一直很重视学习成绩,并不是说这样不对,起码它可以让我每年拿奖学金甚至国奖,让我获得保研的机会,从而减轻家里经济压力。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时的自己,眼界还是太窄,总是被眼前看得到的利益所诱惑,却缺少对自己未来的长远规划。看的书大多都是专业课程相关的,只想着怎样把这门课学好,考试取得好成绩,并没有去研究这个领域,一切都是浅尝辄止,所以现在对专业知识也只是略通一二,却没有特别精通的领域。
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充分运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互联网,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我不会丢掉自己热爱的文学,我会把自己高中想读却没有机会读的大部头巨作啃掉,汲取文学的养份;我会尝试跨学科学习,看看自己能否拿到双学位。我不会沉迷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我会找到对自己以后发展有益的兴趣点,然后朝着这个方向深钻,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可以写出这个行业的干货,甚至可以实现内容变现。我会充分利用我的电脑或者手机,在空余时间听一些时间管理、逻辑思维训练的课程,看一些好的演讲,学习沟通表达的技巧,而不是仅仅用它来看电视、刷微博或者聊天。
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看一些关于思维、哲学方面的书籍,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去读书,而不是人云亦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被一些外界媒体左右自己的思想,保持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凡事求证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做一个吃瓜群众或者键盘侠。
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保持写日记的习惯,而不是断断续续。不管是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是发表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好,写作可以帮我理清思路,让我的逻辑更加缜密。工作后你会发现,会写的人到哪个岗位都受欢迎,如果你能成为公司的笔杆子,那你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学习,是一个人应该贯彻终身的事,生活处处皆学问,只有放开你的眼界,你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曾经看到有人把学习分为4个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工作后你会发现,你再也没有办法像在学校时那样,全神贯注地去地阅读一本书籍,没有大片的时间来学习一项技能,如果你在大学时期已经打下这些基础,那你会在职场上走的更轻松。
03.我会正儿八经地去做几份实习
这是我大学生活最欠缺的部分。大学时的我,做过最长时间的兼职就是代课,寒暑假的时间基本都是宅在家里,白白浪费大好光阴。现在想想,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奢侈啊,居然敢这样挥霍时间。
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抓住各种时间和机会,多做几份实习。不会因为受了一点委屈或打击,就把自己藏在象牙塔里。大学的时候,我曾做过一次发传单的兼职。武汉的夏天,就像一个火炉,在将近40度的高温天气,我在街头走街串巷发传单,很多人不愿意伸出手来接,甚至在敲开一家客户的门时受到了责骂。我记得那天回到宿舍,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听到我妈的声音,我一句话没说,直接哭了将近3分钟,把我妈吓得够呛。其实并不是多严重的事情,当时就觉得特委屈,觉得自己干嘛为了那几十块钱去遭那个罪。工作后,才发现,那时的自己真是太矫情,这点委屈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去做多一些实习,多出去走走看看,和不同的人聊聊天,了解学校里不能感知的生活百态。去过医院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受过打击才知道这个世界挫折和机遇并存,领教过虚情假意才会更加珍惜真情实意。
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利用寒暑假时间坚持做一份有意义的实习,如果能获得在行业有代表性公司的实习机会,那就更好了,哪怕只是去打杂,做一些打印复印、表格统计、资料收发之类的工作,哪怕不给我报酬,我也会坚持去做。我不会用应付的态度去做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带着读书人的清高和不屑。只要有心,我一定也可以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一些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可以了解这个行业的岗位职责,可以把节奏相对较慢的大学生活调整得快一些,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04.我会多经历一些美好的事情
曾经的大学生活对于我来说,很简单,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可以说是单调乏味的。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一定要做几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会每年去一两个城市看看,哪怕只是穷游。上学的时候,总是说没钱,等有了钱我一定要去周游世界。工作后,你会发现,你不止没钱,还没时间。就像那首歌唱的“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虽然我想去的不是桂林,但工作后确实很少再有时间出去游玩。
我会坚持我的古筝学习,哪怕只是业余爱好。由于对中国风的爱好,我很喜欢中国的弦乐,尤其是古筝。上小学的时候曾央求爸妈给我买一台,终因价格太高而没有通过。大学的时候,也报过班学习一段时间的古筝,后来终因学业放弃了。曾经买的那副指甲还留在书柜里,或许哪天我会再打开它,重拾儿时的爱好。
我会好好谈一场恋爱,哪怕最后不能在一起。大学的时候谈过一场柏拉图式的异地恋,后来无疾而终。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在本校找一个志趣相投的人谈一场恋爱,体验坐在自行车后座的浪漫。每天一起去上自习,一起去图书馆,周末一起逛遍大武汉,小长假一起出门穷游。相互学习彼此身上的优点,帮助对方改进不足,一起进步和成长。哪怕最终没有在一起,我们也会感谢生命中曾经爱过彼此。
写到这里,梦也该醒了。即使想的再好,我也终是回不去那些青葱岁月。如果看到了这里,恰好你正是一名在校生,惟愿这篇文字能给你带来一些触动,或许你现在已经做得很好,那就权当我自己的碎碎念;如果你已是走出校园的职场人士,就当我们一起重走了一次青春,或许你的青春比我更精彩,可以留言让我听听你的故事。
如果你的目光曾在这篇文字上停留,请戳红心告诉我;如果你想和我把酒言欢,一醉方休,欢迎戳我的头像调戏我,我温酒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