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纳木错是一座圣湖,两年前曾与朋友一同前往,亲眼目睹着这一圣域的光芒。
洁白的雪山,清冽的湖水,静谧的微风,晚间的云霞,夜里的明月…
如今一切历历在目,只可惜记忆已经排好时间的年限,不禁叹息。
现将旧文贴出,以示对逝去的怀念!
2014年08月08日,天堂时光书店的门口。在这里我们上了前往纳木错的汽车,和一周前在然乌乘车去看冰川时的感觉一样,在美好的前面,不知道该如何轻易踏上那片传说中的土地,如何去看见那个坐落于神山侧畔的湖泊?
纳木错,“天湖”之意,“错”便是指湖泊。位于当雄县和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与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
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四周围绕着广袤的草原,而她便如宝石般镶嵌于此。
车上同行的除了几个骑友外还有两位来拉萨转山的女青年,看上去像是资深的游客,事实上在后面的聊天中证实了我的判断。
说来也是巧合,两位都是武汉人。其中一位在汉口工作,十年来,几乎每年至少来一次西藏,她是一位资深的拉漂,从成都走川藏线到拉萨,从昆明走滇藏线到拉萨,从西宁走青藏线到拉萨,甚至从新疆到拉萨的线路也有涉足。到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徒步、搭车或者自驾游都有经历过。总之,来藏地已经成为其坚持了十余年的习惯。另一位与其同行的则是资深的新疆旅行者。她们在网上互相认识,此前已经一同去了冈波仁奇峰和玛旁雍错,计划在离开前再去一次纳木错。
汽车下午一点从拉萨出发,从拉萨到纳木错的一路尽是在和她们的聊天中度过,听着她们在旅途中丰富多彩的故事,一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
那位资深的拉漂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路途中在停车休息时不忘下去买一杯牦牛酸奶。十余年的旅行经历,她侃侃而谈,不时地问着我们一些关于西藏的问题,问题太专业,例如,这里的有些山为什么是红色?三大圣湖下面有没有石油?这里的石油是什么形态?藏民家房子前插着两面红旗代表什么?路旁的牦牛毡有什么特别之处?……面对着这些迎面而来的问题,尽管一车的人群策群力却也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只怪我们初次来到这个地方,对一切的认识仅仅是停留于表象。
她讲着自己十年前的第一次远行,也是瞒着家人偷偷离开;她讲着在滇藏线上看到的神奇景象,一颗颗水珠在路面上跳跃着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而这样的景象在之后经过时却再也未能够看到;她讲着自己在青藏线上曾经住宿的道班和兵站,那时兵站的模样,那时在兵站借宿的场景,后面她兴奋地告诉我,那个兵站的站长用她的名字为兵站前面的一座小雪山命了名;她问我们是否在八一镇尼洋河对面的小山上看到过两个隐没在树林中的湖泊,说着在过了通麦大桥之后,易贡藏布江上游的景色更加漂亮,但是路况却不及“死亡十六公里”……十余年在外旅行的积淀,她就这样把那些在脑海中闪现的最美的画面在我们的面前铺展开来。
除了这些旅途中的美好之外,她也说了一些命悬一线的恐惧。一次搭乘藏人的汽车入藏,汽车停在一处山体下面,藏人出去探路,而她和同伴在车里睡觉,隆隆的声响若隐若现,当地有经验的藏民连忙小跑回去,把他们从车上带到安全地域,不一会儿只见一块硕大的石头从山上滚落,不偏不倚的砸中停在一旁的汽车,顺势跌落一旁的山崖。她们也由此捡回一条命,如果迟几分钟,那么她们便跟随汽车跌落深渊,由此殒命。
面对这样的险情,即使经验丰富的旅行者也难以释怀。说出这些时,我们也为她捏了一把汗。
我曾经问过她远行的原因,她只是说那个时候的她在学校里面每天过着平平静静却是浑浑噩噩的生活,顿时丧失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她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她每天一直在问着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后来的一次远行给了她答案。
人有时候便是活着活着便不知道自己活着的初衷,迷失在厚厚的浓雾里,这时的我们需要跳出这个被限定的圈子,重新审视一切,定位一切,为生活中的一切找到合理的解释。
她说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十几年的旅行经历似乎有所得也有所失,但她重新寻回了生活的意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也知道做什么会让自己开心,十几年的远行,她积累起面对生活的全部勇气。
六个小时的车程后,汽车顺着一条与河道平行的路蜿蜒盘踞,光秃的山体略微显现红色,零星的生命拼力点缀其间,很难想象对美丽湖泊的一切期待会在山体的后面呈现。
汽车翻过念青唐古拉山口,一片开阔的山谷在自己的脚下蔓延开来。五千米海拔的垭口,狂风肆虐,紧紧裹着的衣服硬是被吹开一道口子,紧贴前额的头发也在风中高高竖起,从远处而来的一道道冷风击打着脸颊。遥想在山下还是艳阳灼灼,此时裹得严丝合缝的自己早已不能够完全自持。
从垭口望去的纳木错像是一条蓝色的玉带呈现在我们眼前,发出莹润的光泽。连绵的群山,广袤的草原,一条黑色的柏油路在山下曲折回绕,渐渐延伸至水天之际。白云在那里聚集,在风中静静地变幻着各种各样的姿态,从远处看过去的纳木错是一片祥和胜景。
驱车从垭口下去,海拔和行程都愈来愈接近纳木错的姿态。眼中的纳木错由一条玉带又变为一条蓝色的线,紧接着,这条线渐愈扩张,直至湖泊的模样在群山的掩映下显现。
以前的我很难去想象湖泊蓝色的样子,不知道纳木错的蓝色是天空的湛蓝还是海洋的深蓝,只是觉得如果湖泊被别人描述成蓝色的模样会更加拥有意韵和魅力。心中所有的揣测在亲眼近距离看到纳木错的那一刻起全部烟消云散。那是一种湖水的蓝色,我不知道这种蓝与天空的湛蓝、海洋的深蓝相较如何如何,我只知道映在眼前的蓝色是最适合纳木错的蓝。
传说中的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她和念青唐古拉山是一对相恋的情人,后面由于地壳的运动,纳木错下陷成为湖泊。两个相互依偎的情人由此天各一方,世代相望。多少年来,念青唐古拉山高高耸立,痴情守候于纳木错的身旁,终日的思念化作蓝色的眼泪,从雪山之中汩汩而出,注入一旁的纳木错里。此后的彼此在纳木错的湖水中倾诉着那长久的相思。任蓝色的泪水在湖泊中发酵,直至醉了纳木错的面庞,醉了每一位目睹纳木错真容的游客的心,湖水中那份纯净的蓝也许就是他们千百年来爱情的最好见证。
扎西半岛上,下车的我们登上一旁的山崖。陡立的峭壁巍巍耸立于湖边,在高海拔地区爬山的每一步都显得吃力。悬崖上挂着的经幡在阳光中迎风招展,炽烈的阳光洒落在山坡之上,在自己的身后映出一个长长的身影,这里有一批悠闲地晒着太阳,注视着远方湖泊的游客。
几只白色的牦牛在纳木错一旁的草地上信步游走,浓密细长的白色牛毛布满全身,大大的眼睛,黑色的眼眶颇显几分可爱,它们是藏地的一种吉祥物,其踪迹也常常隐没于神山圣水之间。
蹲坐在纳木错的湖水旁若有所思,摆在眼前的是一片温柔泛滥的水域。湖水下面的石子清晰可见,一颗颗,一粒粒间彼此堆积着沉落湖底,泛着粼粼波光。闭目凝神,湖水在风中微微向前涌动,拍打着岸边的碎石,发出清澈而洁净的哗哗声,此起彼伏,不慌不乱的节奏间所展现的是一种寂静的天籁。那一刻,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无尘的世界,耳边回荡着的永远是湖水轻轻抚岸的声响,那一次次涌入岸边的水流涤荡着内心的尘世,冲刷出十几年来积攒的污垢,重新回归一片净土。那一刻永恒,我想我找到了那一个灵魂得以栖息之地,寂静、繁华、落寞,一切因果轮回,缘起缘灭,到头来我们所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一份简单还有纯粹吗?
沿着扎西半岛环湖的小道,傍晚的阳光开始变得柔和,眼前的崖壁和远处的湖水被朦胧的夜色笼罩着,天空中愈发厚重的白云堆砌压低了整个天空的边角,远处的白云徜徉于湖面之上,遮住了仅剩的一点霞光。路边的玛尼堆处处堆积着,像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天使,彼此间都不孤单,它们是幸福的化身。
夜里的月色悬挂于无尽的蓝色幕帐之下,意境空远。明净的月色在自己从山间回望的那一刻便已然定格于内心深处,这是纳木错的月亮,不同于此前看过的任何一轮明月,我默默地告诉自己。
傍晚的湖边寂静非常,白日里的行人大都已经回到客栈歇息。看着湖边,踩着脚下的碎石,舍不得走完这一段静美。忽然间,一处灿烂的霞光从远处的云层间抖落下来,残阳的光辉倾泻在湖对岸念青唐古拉的雪山之巅,宛若被披上了一段华美的薄纱。一切谢幕前的黯淡顿时多了几分明艳,像是回光返照的壮美。太阳拼尽一天之中最后一道光芒,倾泻于静谧的雪山之上,洒落于粼粼湖水之中。
在纳木错的扎西半岛住了一宿,原本计划欣赏着纳木错的满天繁星,不料厚重的乌云遮挡着半边天,在天空之中仅留下一轮无人做伴的明月。
……
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湖水,不停地变换着色彩,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精彩和浪漫,像是永恒的化身,任时光岁月匆匆忙忙,雪山的圣洁依旧,湖水蓝得依旧,他们对爱的守护依旧。
后面我问过那位资深拉漂一个问题,十几年的藏地之行,那么藏地对你而言的收获在于何处?她只说了一句话,旅行,因人而异,意义,因人而异,在旅途中的很多收获其实只属于自己。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个西藏,藏有一个拉萨,藏有一处神山圣水。现在想来,旅行便是更好直面自己的一种方式,你不会因为别人的种种而云云,同样的一个地方带给每一个经历不同、阅历不同、视角不同的人收获也不尽相同,说到底,我们只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去主动地认知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得到与失去终究只是针对自身而言。
我想这一切的答案并不是苦思冥想的结局,答案在路上,需要你在路上去找寻适合自己的生命、生存、生活,所有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旅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