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苏轼是一生为官所累,柳永一生就是无官而愁。古时的读书人只有当官当得好,才算是成功的人生,所以无论是苏轼还是柳永,都是在愁苦中度过的。苏轼的愁是上层社会的愁,是实现不了政治理想的愁,而柳永却连这个去实现理想的机会都没有。苏轼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当了官,还有文学家的父亲,有当过宰相的弟弟,有相濡以沫的妻子,有温柔体贴的小妾。而这些柳永都没有,他有的是数不清的红颜知己,虽令人艳羡,但这些红颜知己却都是歌姬,他们也只能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柳永和苏轼相比,没有社会地位,年老时才做了小官,在江湖上漂泊一生。而造成他命运的原因不是他自身能力不行,而是由于一首无意的填词。
柳永以词为生,以词扬名,真是“成也词,败也词”。
我们是从课本中这首著名的《雨霖铃》来认识柳永这位浪子词人的。这首词就是写给他的红颜知己的。词中的离别伤感之情,穿越千年依然能够深刻地令人感受到。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在写离别的诗词中,可以堪称第一,被后世评定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这“十大名曲”为:司马槱《蝶恋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晏几道《鹧鸪天》、柳永《雨霖铃》、辛弃疾《摸鱼儿》、完颜璹《春草碧》、蔡伯坚《石州慢》、张先《天仙子》、欧阳修《生查子》、邓千江《望海潮》。
“雨霖铃”这个词牌源于唐玄宗。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军队直扑长安,唐玄宗被迫离开都城,去往四川避难。但走到马嵬坡,军队哗变,原来军队的将领和士兵都认为造成国家大乱的元凶是奸臣杨国忠,要求将其处死。而杨国忠正是杨贵妃的哥哥。结果,杀了杨国忠还不算完,将军和士兵怕将来国家太平了,杨贵妃依仗得皇帝的宠,因哥哥的死对这些人报复,要求将杨贵妃也杀死。唐玄宗无奈,只好令高力士勒死了杨贵妃,这样军队才继续挺唐玄宗的号令。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非常思念她。在平定叛乱之后,唐玄宗北还都城,一路上雨淅淅沥沥,风吹雨滴打在皇帝銮驾的金铃上,发出凄凉的响声,唐玄宗对杨贵妃更加思念,于是根据这雨打金铃的声音作了这首《雨霖铃》曲。
这首词牌有这么哀伤的缘由,它的曲调想必也是如此,用这样的曲调作词,则更显出这种气氛,可惜古代没有传下来音乐的记法,古曲都只能靠想象了。
柳永从开封离开,去江南。开封是北宋的首都,他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得罪了人,得罪了天底下最不能得罪的人——皇帝,他是怎么得罪皇帝的,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说到,那涉及到柳永的另一首著名的词作。
离开都城是迫不得已,与自己恋人的分别更是增添了离别的痛苦,柳永内心深处无比伤感,这首《雨霖铃》正是当时场景和词人内心的写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首句用了三组四字词句,如歌曲的开头,缓缓而起,也如故事的开头,娓娓道来。十二个字,写出时间、地点、景色。寒蝉鸣叫的时候是七月,《礼记》上讲“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这寒蝉不是普通的鸣,而是凄切,在心情不好的人听来,周围的声音都铺满了他的心境,如同李商隐《锦瑟》中的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瑟有五十根弦,是本来的事情,而诗人却非要加上“无端”二字,有种胸中之气无处发泄的郁闷。长亭是送别之处,天色又近晚,而起还赶上“骤雨”,骤雨就是阵雨,阵雨一般都是很大的,阵雨过后,凉意无限。暮色、寒蝉、骤雨、长亭,作者所见、所听、所感,无处不是一片凄凉。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帐”来源于江淹的《别赋》:帐饮东都,这里指的是在京都外的长亭饮酒,这酒自然喝得没有滋味,而在这二人留恋之处,船家还在催促着快点,出发的时间已经快到了。“留恋”与“催发”针锋相对,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的恋人终于出场了,可他们也马上就要分别,在分别之际,执手相望,泪眼朦胧,千言万语都已说不出口,哽咽着,忍住泪水不落下。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分别的人,不会理解这样的感受。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的意思是想象的意思,去去,是两个去的连用,以表示对这个去的强烈的感情。去了之后怎样,千里远望,只见烟波一片,向楚地望去,天地宽阔,暮霭沉沉,不知恋人将去何处。
上阕就在这里结束,话别也写到了这里,把眼前的场景定格在二人执手相对,这一浪漫又凄凉的姿态。如果可以想象,便将他们二人的身影化作黑色的剪影,用相框装好,挂在墙上,就是一副充满深情的艺术作品。
下阕开始,就留下了一句千古绝句,“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对自己的感受和上阕的情景的总结,这句词充满了人生的哲理,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会对离别充满感伤。人越是多情,越是容易受伤,这是自然的事情。你正在读我的这些文字,你喜欢读宋词,说明你也是一个多情的人,仔细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总是多愁善感呢?
而“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对上一句哲理的延伸和情感的深化,多情的人离别本来就够痛苦的了,又赶上这个清秋的时节,又怎能不让人断肠?秋季自古以来就是令人哀愁的,也许是因为秋季的到来,就预示这冬季的不远,人们不去怨怪寒冷的冬季,却总是在秋季为冬季发愁。“愁”这个字就是“心”上加一个“秋”,另一位词人吴文英写过“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样悲切的词句。刘禹锡还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诗句传下,秋与愁在古人心中的关系可见一斑。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的想象,今天喝的这顿酒将会在哪里醒来,也许那里舟停之处的一岸,岸边的杨柳被风吹动,天边一弯残月,斜斜地照射过来。上阕的结尾是红颜知己对自己所去之处的想象,此处是柳永对自己停泊之处的想象,两处想象不同,表达的心境却毫无差别。
全词的结尾却是对整个离别阶段的想象,“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一去多年,就算是有良辰美景在眼前,也都是一片烟云,与我何干,就算是有满腹情意,还能向谁去诉说。结尾的想象与前面的不同,前面的想象是痛苦,这里的想象是孤独,没有所爱的人陪伴,所有的一切又有什么兴趣,这种想象中的孤独,把离别伤感之情写到了极处,无以复加。
人说柳永擅长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的词,在这首《雨霖铃》中我们可以读到柳永擅写此类词的原因。正是“多情”,才有那么多情感的往事,他写的词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美丽的诗词都是充满情感的,感触越深,诗词才越真切,才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聚总是短暂,离别更显幽怨,长亭送别是难忘的思念,痛饮一番是无声的语言。彼此相望,总有烟云障眼,执手话别,祝福留在嘴边。暮霭、兰舟,依依不舍,晓风、残月,愁闷无限。离别后也许还有欢乐之时,那也不会痛快,胸中的郁闷也不会消散,因为没有你在身边。
这首《雨霖铃》白描了情人离别的场面,感情之深,离别之苦,无不令人心痛,在描写场景的同时又加以想象,将别后之日的相思极尽刻划,比直接写离别又深刻得多。人世间有多少离别的悲伤,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经历过的人在回忆中,却也总是感叹没有好好珍惜当初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