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有人物所有事件的设计都有目的:要不可以揭示人物个性,要不可以推动故事发展,或者两者都有。
契诃夫说,如果在第一幕里,墙上挂有一杆枪,那么,在第四幕里,这枪一定要打响。
墙上挂的东西一定与故事有关,所有事件的发生也一定有其深意,包括每个细节,对,每个细节。也恰好是这些细节体现了编剧的功力,导演的态度,演员的实力。
如果有一场戏是说一场聚会,那从哪里开始切入镜头比较合适?如果是从每位宾客的进门开始,那一定是这个进门的过程中有事件发生,《怦然心动》里面,布莱斯一家邀请朱丽一家来吃晚饭,就是从开门开始呈现,因为这里有重要的事件发生——进门的瞬间,朱丽对布莱斯说:“我不想跟你说话,现在不想,永远不想。”
《名利场》里面表现的聚会不少,十八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各种人物总是用举行宴会参加宴会来刷存在感,《追忆逝水年华》里面让人看得断气的是各种宴会,这位穿什么衣服,那位什么装饰,莫泊桑的《项链》也因此而生。
挑《各利场》里面重要的几次宴会和聚会一说。
玛蒂尔达姑妈要来,一家人列队在门口等候,充分显示了姑妈在这个家里的被重视程度,当然最主要是因为财产问题,这个眼看着要被风吹倒的姑妈是这个家族最有钱的人,谁能讨得她的喜欢,就可能让她在遗嘱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那后半辈子只管做春秋大梦就可以了。这样一位大金主,谁敢怠慢?
所以,这一场聚会,从一家打扫卫生开始呈现,到列队欢迎。设想一下,如果这场聚会直接切入餐桌,哪怕给这位姑妈的位置排得再好,哪怕出语毒辣的姑妈竭力刁难在场的所有平辈后辈,怕也无力挽回大局。
再说另一场宴会,从哪里开始表现呢,暮色中两人抬着半边猪从闹市区经过,镜头迎面走来盛装打扮的乔治和爱米丽亚,前景中还有卫队在巡逻,场面够大。乔治和爱米丽亚在讨论着什么呢——她对于参加宴会的忐忑心情,他对她无能的抱怨。台词虽短,却每一句都有意义,既有爱米丽亚的软弱,又有乔治对妻子的嫌弃以及对贝姬的微妙心思,还从宾客角度旁白了这次宴会的盛大。
再镜头转过来,是贝姬拿着捧花从马车上走下来,丈夫罗顿绅士地牵着妻子的手,两人的表情却是如此不同,贝姬昂首挺胸感觉荣耀又期待,终于进入上流社会让她愁眉舒展,罗顿却心事重重眼神飘忽,妻子对虚荣如此看重让他感到了危险。
对这两对夫妻,编剧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乔治一家用语言表达冲突,罗顿一家用表情传递隔阂。
这场宴会,是整部影片的中间点。乔治对爱米丽亚的抛弃不可避免,正是在这场宴会上,乔治邀请贝姬跳舞,事后还放了一封信在贝姬的捧花里。也正是这封信,成为故事结局的事件点,贝姬将这封短信念给爱米丽亚听,让她的爱情幻想彻底破灭。还是在这次宴会上,乔治置生病的爱米丽亚于不顾,也将爱米丽亚推给了都宾。
欢迎绝不仅仅是欢迎,再见也不仅仅是再见。
若是一场聚会表现了再见的场面,那一定是在这个场景中发生了什么。
姑妈邀请乔治和爱米丽亚来家里聚会,直接就是姑妈的一次恶作剧,看看商人的儿子乔治怎么露自己的底,逗贝姬和自己一乐。
聚会结束,罗顿和贝姬送出门外,乔治上尉骑上白马,爱米丽亚坐上马车,穿红衣的贝姬和穿黑衣的罗顿笑容满面说再见。看到这里我就想,肯定会发生些什么,既然罗顿他们走了,那就一定是贝姬和罗顿要发生些什么了,而且一定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事件。
果然,好戏开始上演。
绅士兼花花公子罗顿先开头:“我真希望这个夜晚还没有结束。”然后,故事快速推进,罗顿与贝姬打开窗户说了亮话,开始互诉情怀,男欢女爱有了个好的开头。
再多说几句互诉情怀时的镜头设计,两个美丽得厉害的人儿处在黑色背景下,漂亮又浪漫,但其台词表达出来又隐藏着各自的心机。在之前的情节中,罗顿好像一直处于上风位置,家庭教师出身的贝姬只能是别人的附庸,但是在两人第一次深入谈心的场景里,看编剧和导演怎么定位,左边是贝姬,右边是罗顿,贝姬穿红色显得亮眼,罗顿穿黑色几乎要化入背景中,这也正暗示了罗顿以后在贝姬生活中的身份。罗顿是进攻的一方,贝姬却是控制的一方。贝姬坐在高位俯看罗顿,罗顿扬起头望着贝姬。如果还说这样的设计只是巧合,那看两人的初吻——贝姬主动去吻罗顿,罗顿意犹未尽时,贝姬已经抽身离开。这再一次地说明了两人关系中的谁主谁次。
正是这样一个个有深意的镜头,使得后面两人的分歧真实可信。
从来就没有什么巧合,看电影时最好记得,一切都是设计好的,所有的细节都有意义,所有的对话都有目的。看电影的人看清了这点后,就会明白很多电影里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