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专业阅读地图”的有效性
在新网师领读人王小龙老师的带领下,开始阅读学习“阅读”的“阅读”——《新网师实验专业阅读地图》,把自己的理解形成如下文字,以期待新网师导师和学友们给予的“反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对于教师而言:读书可以改善我们的知识结构,生成我们的实践智慧,夯树我们的职业信念,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阅读是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专业阅读地图”提出了“五大假设”的观点和根本书籍、知性阅读的概念。
一、“五大假设”是“专业阅读”的核心理念
1、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
“术业有专攻”,不同的专业领域对人才能力的素质特色需求不一。比如主修数学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思考问题比较严密,学习那些属于符号分析方面的新知识比较容易入门,这是学数学的人的优势。但是他们可能存在的劣势,比如不擅长做实验等。而如果需要这些人从事教师教授职业,则还需要他们充实“教学法知识”和“人类的基本知识”,否则“尽管专家谙熟自己的学科,但是这不能保证他们会教导他人”,形成我们平时所说的“茶壶的饺子”,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未必比专科学历的教师在中小学教学中显得“优秀”。郝老师在授课中也提到,小学和中学阶段一直成绩非常优秀的老师,未必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因为他可能缺乏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经历体验。
2.专业发展,必然会经历一种"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
“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构建“最合宜的大脑”,创建心理表征的方法包括“累积概念”、“足够次数的反复练习”……这些都是以海量的阅读为前提,所以阅读的“浪漫期”要避免“贫瘠症”和精确期的“苦涩”。其实阅读的“浪漫期贫瘠症”必然精确期的“苦涩”,比如我目前的状态,虽然年仅半百,但是阅读的匮乏,甚至说没有阅读,仅仅幸运的2019年加入新网师,才开始了少的可伶的阅读:《积极心理学》、《优质问题教学法》、《刻意练习》、《人是如何学习的》等,所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单一,避免不了的“苦涩”。当然,仅仅阅读信息的“累积”,还不足以创建更好的心理表征,我们还需要特别注重阅读的品质,要“在场景中模拟训练”,运用阅读的结论和观点,解释工作和生活中的现象,指导和帮助我们改进工作,也即新网师倡导的“课程实践中发展自身”。
3.每一门类知识的掌握,都存在着一条由浅入深的路径;
“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的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也就是说“刻意练习可以创建优质的心理表征,优质的心理表征反过来可以促进高效的学习”,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马太效应”。学习起初,学习者的心理表征能力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导师的反馈”,以便“对自己的错误行动及时进行复盘”,随着学习的深入,心理表征的能力越来越强,学习者越容易抓住和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深入,以至学习者可以“自己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
4.对每一个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路径;
学习活动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因为每个人阅历、经历的不同,阅读史的不同,学习目标和目的的不同,必然“对每一个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路径。”这也是当前很多教师培训不受待见,流于形式的最好注脚吧。阅读也需要“因材施阅”!不断的调整阅读的内容和任务,保证阅读在幸福的“甜蜜处”。
5、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的具体老师,面对特殊的场景,一定有一本最适合他阅读的书。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者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景,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我们必须一些特殊场景下的阅读,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比如简单的一个“不完成作业”现象,可能背后的原因千差万别:教师布置的是否恰当(包括数量和难易程度)?孩子基础极差,根本没有学习意识?孩子基础较好,自认为掌握的不错、会做,觉得太简单?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二、“根本书籍”是“专业阅读”的核心对象
要创建优质的心理表征就要“吃透概念、累积概念”,所以要阅读根本书籍,因为“根本书籍拥有良好的结构,阐述的往往是根本性问题,往往包含有少数根本概念。”而所谓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分为三类∶一是人类文明的根本书籍;二是学科奠基之作、代表作和集大成者;三是大家小书。
三、“知性阅读”是“专业阅读”的核心方法
“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其训练的方法是:
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
“浪漫期”阅读,对感性知识的量的积累,需要“吃透概念、累积概念”。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还应该详细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并不断自我监控和调整自己的阅读。
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习观认为人是基于先前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的,这些先前知识包括已有知识、技能、观念、概念和错误概念等,理解性学习不仅仅指把新的概念和过程增加到现有知识中,还指概念的转变和丰富、整合和知识结构的创新,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在先前学习中得到的知识有效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具体方法是可以画出架构图、思维导图、鱼骨头,列出写作提纲等等。
更进一步地,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新手和大师的区别往往就是具有优质心理表征的大师着眼全局来观察和思考,“看到一片森林”,如上述第二条: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同时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观察“一棵树”,所以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动笔墨不读书”,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积极做批注、写感想、书感悟。
4.最后,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与好书进行生命交流。
“教学的‘元认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定义学习目标和监控达到的目标的学习过程来学会控制他们自己的学习。”新网师提倡的阅读不单纯是增“慧”,还有树“信”。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鸟语花香,轻风流水;
阅读,是一种情怀——让人敞开心扉,亲近自然;
阅读,是一种成长——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
阅读,是一种敬重——让我们聆听心声,敬畏生命!
“知书达理”,一个人外貌打扮得再光鲜亮丽,如果“胸无点墨”,总是易碎的花瓶,语言粗俗匮乏,缺乏内涵。多读书的人,会变得聪明贤淑,有淑女风范、先生气质。而心灵深处的菩缇树,是通过不断充实文化,沉淀素养而塑造的。阅读可以获取前人智慧,使人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个人品位和修养也会在长期的阅读中厚积薄发、自然流露。闲瑕时分,品一杯香茗,静静地徜祥在书海边,心中充满愉悦与超脱之感,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就是被智者引导去思考、学习的过程。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读书是教师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视野,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
[美]安德斯·埃里克森 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
网络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