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去商场,站在门口等先生停车回来,恰看到一对母女,小女孩柔柔弱弱很安静的模样,她想要旁边柜台上花花绿绿的棒棒糖,妈妈笑着答应了,但有个条件,必须小女孩自己拿钱去买。
小女孩手里攥着钱,怯怯的犹豫着朝前走了几步,看看正在忙碌的售货员,又停下来,回过头看着妈妈。
妈妈微笑着鼓励她,“没事儿,宝贝加油,告诉阿姨你想要什么就可以了。”
小女孩又朝前走了几步,然后又停下来,踟蹰着不敢上前。
这时,一直忙碌的售货员也终于忙完了,柜台前一个人都没有了,只要稍稍抬头就能看到犹豫不敢上前的小女孩了,或许只要她稍稍一个微笑或者一个鼓励,小女孩就能继续上前了。
然而售货员只是拿起了手机,低着头完全没有要理会的意思,或许她没看出小女孩的意图。
妈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于是稍微提高了下音量,“宝贝,快去告诉阿姨你想要什么吧,妈妈看着你,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这个音量足以让不远处的售货员听到了,然而售货员依旧无动于衷,继续低头摆弄手机。
小女孩似乎也感受到售货员的冷淡,不但不上前,反而倒退了几步,然后回过头怯怯的看着妈妈。
妈妈这个时候有点着急了,继续鼓励,“宝贝,妈妈相信你很勇敢的,一定可以自己去的。”
小女孩低着头,看了看手里的钱,默不作声。
妈妈似乎生气了,不知是生售货员的气还是生孩子的气,突然道,“如果你不自己去买,那就不要吃了。”
小女孩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愣愣的看着妈妈。
妈妈却转了身,不再看她。
我看着小女孩回过头去,犹豫着看着重新忙碌起来的售货员,急的快要哭出来了。
妈妈终于忍耐不住了,走上前牵住孩子的手,恼怒的训斥,“不敢去那就不要吃了,走吧。”
小女孩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乖乖的跟着妈妈走。
她们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听到妈妈愤愤不平的说,“什么人啊,明明看到孩子不敢去买东西,也不知道鼓励一下。冷的跟死人似的,再也不来这里买东西了。”
相信小女孩也听到了妈妈说的话,她微微抬起头来,不知所措的朝柜台又看了看。
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久久不能回神。
那位妈妈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她的孩子性格温柔安静,平时或许显得胆子小一些,妈妈想要锻炼孩子的勇气,希望她能勇敢能开朗能自己去面对一些事。
她鼓励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这是没错的。
然而最后她把怒气转嫁到售货员身上,又当着孩子说出那些埋怨的话,就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就因为你要锻炼孩子,别人就有义务无条件的配合你吗?
如果当时售货员确实有更重要的事非看手机不可呢?如果她当时正巧心情不好不想理会呢?再如果她确实没能体会到妈妈锻炼孩子的这种心情呢?
然而她却无端端的被人扣上了一顶冷漠无情的帽子,或许还会被那位妈妈宣扬出去。
退一万步说,即使她就是不想配合你这样锻炼孩子,那又怎么样呢?
她真的没有义务非要配合你锻炼孩子,说她冷漠也好说她不通人性也好,她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
妈妈的初衷是要锻炼孩子,然而实际上孩子从中得到了什么呢?孩子可能产生阴影,下一次更不敢自己去买东西。又因为妈妈最后说的话,让孩子觉得一切错都在售货员,都是售货员的不对,甚至感到是售货员伤害了她。
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里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违背了锻炼的初衷。
这样的锻炼,我是极其反感的,孩子得到的不是锻炼,反而是一次负面的教育。
最近听邻居讲了件事,在街上碰到一个体验卖报纸的小学生,她发现别的地方卖五毛的报纸,小学生卖一元。
她猜想多出来的五毛可能是给小学生的报酬,正准备掏钱买一份,随口问了句,“你卖的怎么比别的地方贵呢?”
小学生很是理直气壮的说,“因为我是小孩卖,就是贵五毛。”
她瞬间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是小孩,就有特权吗?
她犹豫了下,最终还是买了,不忍心看到孩子的失望。
然而在她后面的一个年轻人直接拒绝了,并不想多花五毛钱买这份报纸。
她亲耳听到小学生的家长说,“什么人呢,不就五毛钱么?大热天的鼓励下孩子怎么了?真是的。”
她顿时觉得心头沉甸甸的,拿在手上的报纸似乎也变成了烫手山芋,这样的生活体验,孩子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他因为是小孩,就有贵五毛的特权。如果有人不配合他的体验不给予一份鼓励,就是别人的错,就该遭到埋怨。
这就是让他体验的目的吗?
没过多久,我也碰到一个体验卖报纸的孩子,但他卖的并不是报纸,而是商家的宣传广告,原本大街上不花钱就扔出去的宣传单,在他这里要花一元买。
有些人为了鼓励孩子,到了跟前都掏出一块钱买一份,但其实并不想要这种宣传广告,都是买了就随手扔了。
寻了个机会,我问孩子的家长,“这都是不花钱的广告,为什么你让孩子卖这种报纸呢?”
那人很奇怪的看了我一眼,“这是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专门搞的活动。”
我没再往下问,默默的走开了,这真的是一次良好的体验么?
果然,没过几天这件事就引起了大众的反感,有人专门提起这件事,提醒家长们杜绝这种被商家利用的体验活动。
家长选择这样的体验,实在是极其失败的,平白的让商家利用孩子的纯真和劳动做宣传,一旦引起大众反感,受到最直接伤害的首先是孩子们。
我很赞赏主动给孩子寻找机会锻炼的父母,然而遇到此类情形,却也只能感叹。
你可以随时随地锻炼孩子,但不能苛求周围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毫无条件的配合你的锻炼。
纵然孩子是未来的太阳孩子是无辜的稚童,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配合你锻炼教育孩子。
想要给孩子提供一次好的锻炼机会,首先筛选下这次体验是否得当?就像带孩子去卖宣传广告,家长本该直接拒绝。
其次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适合体验,会不会影响到别的人?
最后其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心态,万一体验被迫停止或者出现意外,是否能摆正心态面对孩子?
换一种看法,锻炼出现意外,这本身就是另一种锻炼呀,为何非要以埋怨收场呢?
父母放平心态,任何时候都可以锻炼孩子,任何事情都会成为一种契机。
我是小舟,网络写手
关注育儿,读书,自我成长,理财,绘画
坚持每天写作,每天亲子阅读+英文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