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酒似琥珀。
算来,写读书笔记已有将近一载了。一整个春夏秋冬都已尝遍,只是这次是拌着思考与沉淀的四季,有过痴狂,有过沉沦,有过迷惘,有过惊觉,比以往的每一个轮回都更加别致。
写与不写,都不过是一本书,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起初,我真的是这样的想的。那时读笔是一种任务,似一座背负在身,甩脱不开的巨山。我绞尽脑汁,无比艰难地展开与它的一场场斗智斗勇。
我是不情不愿地走入红楼的。初看红楼,是在暑假,丝毫不觉惊艳。没有驻足思考,没有停步叹息,我匆匆地走过,走马观花,终究只是个无关过客。因为不得不写的读笔,我被迫停下思考,于是,那景,越是看的深,这人,越是觉着冷。多少个夜深人静,唯有蛙鸣的夜晚,我在大观园里一遍遍地品着这世相人情。看着这一场盛宴,终究还是梦醒成空,花落不问君心。我才惊觉,那般狭隘的一座园子,竟藏着一整个社会,乃至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甚至,我还能从中模模糊糊地看到我们的影子,红楼,原来从未走远,它一直在,从我们的血液里,趟过了千万年。
从那之后,我就明白我不可能再一味追求速度,读书要慢,正如生活。那些浮光掠影的阅读,除了增长一个人的自以为是和自我满足以外,真的一无是处。饮酒,若是存着一醉方休的念头,再好的佳酿也是糟蹋;阅读亦如此,慢慢走啊,欣赏啊,我们需要一张纸,来承载这厚重的思想结晶,我们需要一只手,去抓住迸溅在空气中的情思。当曾经的负担变成一种享受,这一番风雨路三千走得委实不枉。此后,看山,不再只是山,看水,不再只是水。看破那片虚妄的幻像,方知其背后的真相,或惨淡,或壮美,又或是一场轰轰烈烈,海枯石烂……只要去品,总是有不一样的风景在前方等你。读笔,它就像是灵魂的摆渡人,让我们不得不直面生与死的抉择,爱与恨的交织,那些我们回避的,躲闪的,都避无可避了。每一次的抉择和思考,都给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
我们看书,总会爱上一些人。比如黛玉,比如蓉儿,比如赵敏,比如杨过,比如襄儿、比如黄药师……太多太多了,这万千欢喜岂可空留在腹?看着他们在虚妄的岁月中慢慢消逝、淡化?我怎么忍心?可是,一张纸,一支笔,便可带我以梦为马,诉尽这三千丈的相思与九万里的欢喜。文章写罢,情意疯长。纵使写得不美不好又如何?纵使写得平淡无奇又如何?辞美不如情意真。我只消对得起这一腔真情即可,再丑拙的文字便都是朵朵濯染了天地灵气却不惹一片尘泥的莲。
这一路,这位摆渡人,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