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今天找我抱怨说,现在二宝都根本不允许她接触,比如说当母亲要去给阿宝换衣服的时候,阿宝会愤怒的大声叫。,脸上龇牙咧嘴的样子,根本不允许母亲碰到他的身体。这让母亲非常的困惑和苦恼。
她向我抱怨说假如这样下去的话,那么我们一旦上班,那么阿宝她可能就是没办法带下去的。我对此表示理解。我说对,现在阿宝确实是比以前要活跃,要难带了很多。为什么呢?
我对母亲说,觉得我们应该反思。在对待阿宝的一些细节上面,我觉得我们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我跟母亲说,我和你们教育的不同点,就在于我会尊重阿宝的感受。比如说穿衣服这件事情和脱衣服这件事情来说,我会尊重阿宝的意见。
比如今天,他想要把袜子脱下来,赤着脚在地板上走路,母亲他们会非常的着急,害怕他着凉。一定要阿宝听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要求穿上袜子,然后这个事情会成为一个愤怒的冲突事件,即便是阿宝很不情愿的被穿上了这双袜子或者衣服,他还会非常的恼怒。
我说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处理,我会试着去看一下孩子的感受,摸他的手和脚。他们他的手脚如果温度是很OK的,那就尊重孩子的意见。
因为我发现,其实母亲她们有一种换位的思维,就是说当他们觉得自己冷的时候。会拼命的为孩子多穿衣服。这是一种错误的转移吧。他们因为自己感觉冷,怕孩子冷,所以拼命的为孩子穿衣服,并且告诉我们说这是为了防止孩子感冒。所以一定要给他穿衣服,结果呢孩子非常的不乐意,因为孩子根本就觉得热,因为我后来发现他的脚底都在出汗,因为他在运动,他的身体能量正在蓬勃生长着,所以他的身体和老人家的身体是完全不一致的。
我觉得这个就是让他们产生不一致的地方。简单穿衣服的事情结果产生了指责和抗争,最终闹得双方不欢而散,严重的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母亲还会抱怨说,我准备那么多好吃的好料的给你吃,但是你还不让我碰你?
原因是明显的,就在于阿宝的需求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需求被违背了,就是老人家和孩子之间的感觉错位。老人家觉得好冷的,要为孩子多添衣服,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而且这种冷是不可抗拒的,母亲为了这个穿衣服甚至会跟你翻脸。
她的认知里面不给孩子穿暖,就是他们的不负责任,他们希望孩子不要生病,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所以基于这个目的,她们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她们的这方面的。这就是双方之间差距的来源。
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因为一个错误的出发点导致了双方错觉的产生,又破坏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导致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很纠结。当我这么一说的时候,母亲若有所悟。
我又举一个例子说,再比如。吃饭这个例子,现在吃饭的时候阿宝也是一定要自己来要饭吃。母亲一直喂他,阿宝又不喜欢。母亲为了要快一点,所以就填鸭式的不顾孩子的感受。
其实在这个沟通过程中,就让孩子产生了反感。而我不一样,我会尊重孩子的感受。试着让他自己去吃饭。虽然会把饭粒掉在地板上。也不够快也不够干净,但是。我允许孩子的探索,试着把饭吃进自己的嘴巴里面,依靠自己的能力。
然后我会鼓励他说阿宝做的真棒,没有把饭掉在地板上。任何的进步我都会一直鼓励他。然后他会很开心的说,阿宝会自己吃饭了。
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就是因为双方出发点不一样。母亲为了要快一点,不让孩子饿了,所以帮他把这个事情做了。但是呢,却带来了孩子对他的反感,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旦关系被破坏,就造成了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现在还是根本不让母亲碰他。这是母亲的烦恼所在。
我能够感受到母亲的若有所悟,我觉得在我们之间的沟通还可以更顺畅一点的。
实际上在母亲的这个行为。用冰山理论来分析的话。我发现她要求孩子要听她话的这个深层次的感受是,她要有掌控感,必须要让孩子听话,作为她的最高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孩子要听话。
在这个感受下面是她的期望,她期待孩子不要感冒,健健康康。同时她也有渴求,她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肯定。事实上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爱。不过遗憾的是,在爱的表达方式上面出现了一些差错。结果导致了遗憾的后果。
我把这当成一种指责式的沟通,就是,当老人家看到孩子不按她的意思穿衣服的时候,她用指责要求孩子。
而孩子却感受不到她们的爱,他只是觉得自己的愿望没有被尊重,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生气,他发怒。
而在老人家批评和指责的背后也有一座冰山,这座冰山是老人家的感受,就是希望自己应该有掌掌控感,为了孩子好。同时,她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同。
我和母亲之间的分歧在于,是否尊重孩子的感受。母亲只有大人的意志被执行了,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是双方互动的时候最差的一点。只有单方面的控制,没有双方的互动。
在我看来所有错误的沟通方式最终都指向爱的缺乏,他们用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让对方感受到痛苦。这一切都源于没有尊重对方的,仅仅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感受。
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双方的关系。反思以前的所作所为,是否有破坏彼此关系的地方。然后适当调整一下。只要愿意尝试,我觉得这只是一念之差的事情而已。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337篇
20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