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已经好久没有写文章了,这次决定再次输出一些内容,主要是因为最近这一年逐渐接触增长,原有的产品经理知识框架不够用了,学习新的知识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无论是听视频学习,还是看别人的复盘文章学到的知识,要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至少需要三个步骤,第一就是能给别人讲清楚这个知识是怎么回事(自己认为明白不一定是真的明白了);第二是这个知识要在实际项目中去得到验证;第三验证后总结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架构。不过接下来我要写的一系列文章,一些是我学习到还未经过验证,还有一部分是我正在逐步去验证的,所以大家看的时候辩证去看。
一、用户增长专家怎么来的?
2015年前基本没有这个概念,那时候叫用户运营,流量处于红利期,获客成本相对很低,是低投入高收益的时代。
2015年后,流量进入存量时期,获客成本逐渐走高,开源节流的价值突显出来,(通俗的讲就是谁更会花钱,花少量的钱获取更大的价值。)原本的粗线条运营就能带来大量用户路子不是那么灵了,而此前国外的一套方法论即增长黑客取得了成功,被引入到国 内,所以做这件事的职位就应运而生了,这个职位被叫做增长黑客、增长运营、增长产品经理等,其实本质上还是原来那些人,不过不是原来那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了,而是通过模 型、策略和数据来驱动增长。而精通做这件事的那些人就被称之为用户增长专家。
二、用户增长全貌
大部分人眼中的用户增长
(1) 、用户增长=裂变
(2) 、用户增长=获客
(3) 、用户增长=投放
(4) 、用户增长=AARRR
真正的用户增长全貌
真正的用户增长全貌是基于产品及业务搭建起来模型,底层驱动力是数据,对外通过各种渠道和玩法获取用户,对内通过数据优化用户转化路径,并通过数据和策略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点:
(1)、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的业务模型是不同的
(2)、增长分两块,一个是外增长一个是内增长,外增长+内增长就是增长的全貌
(3)、无论外增长还是内增长,底层的支撑都是数据
(4)、一定用户体量的产品,需要策略。
下图是假设一个产品业务模型恰好符合AARRR模型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不是所有的产品的业务模型都是AARRR的,所以AARRR业务模型不是万能模型,不要什么产品都往里套用。
外增长: 这里的外增长(即用户获取),方法很多,现在很多文章大部分都是 写这类玩法 的, 不过这些玩法变化也很快,用户被一类玩法教育一遍,再用同样的方法去做能产生的效果会打好几个折扣,不过不论产品的业务模型是如何,在流量进入存量时代,每个产品都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获取了流量了,才有可能去谈激活、留存、活跃、变现、召回等。
内增长:用户的内增长包含用户激活、用户留存、变现、自传播等,不过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这几个步骤,那么内增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基于数据,让整个漏斗有更多的用户进入下一个步骤,举个例子:假如我获取了1000个用户,有 400个用户注册了(假设注册定义为激活),那么只有这400个用户可能会留存,到变现可能就更少了,但是如果我用一些产品和运营的方法让激活的用户数从400提升到600,那么根据漏斗模型,我到变现的步骤是不是就能产生了更多的价 值 了呢,同样的道理,我基于数据采用一些策略、产品功能的优化、及运营的手 段使得进入下个漏斗级别的数据有所提升,再比如我通过一些方法,将流失的用户召回,让用户留存更久,提升了LTV等等这些都属于内增长的范畴。
三、当前做增长的人的现状
当前有三类薪资比较高做用户增长的人
(1)一类是上面所说做内增长的人
(2)另一类是做单一渠道增长的人,比如百度SEM、公众号引流、短视频引流等
(3)当然还有全链路增长即增长专家,肯定是即熟悉内增长也熟悉外增长的,这类人很少。
大公司的话需要第一类人,因为他们有比较完善的数据基础,以及足够的用户量,小公司的话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大部分都是数据不完善甚至没有数据,所以做单一渠道的人拿高薪更普遍,因为没有数据基础所以做内增长可能就做单点驱动的事情就比较多,比如新用户的激活、留存等每个单一的步骤。
写在结尾的话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都了解,我一般不会写单一的某一篇文章,所以后面关于增长的文章我会持续的去写,写文章的目的就是更好的加深我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巩固自己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