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洞察本质的人,都会打比方?
来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哪些比方让人拍案叫绝。
从人力资源角度,可以划分为规划体系、招聘体系、用人体系、薪酬体系、激励体系、培训体系和留人体系等。青岛啤酒的金志国老师说:如果你做箱子就要找樟木、打口棺材就要找金丝楠木、做门窗找松木就好了。
为什么特别好呢?刘润老师分析箱子、门窗就是你要招募的职位,如果你找的人达不到标准,那就不匹配。
反过来,用人也一样,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根据他的能力和个性给他够得着的挑战,激励他在自己的岗位做得最好。
那么要打好一个比方,分几步呢?
一共分三步:
1.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2.匹配到大家熟悉事物;
3.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想要打好一个比方,需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还需要借用大家所熟悉的事物让听众通俗易懂。借用刘润老师的文章作了开篇,结合我上次在即兴演讲中的一个作业来和大家分享下。
作业是要求劝自己的爸妈及时去医院看病。于是我打了一个比方,将老爸的身体比作摩托车。理由:
1.他所熟悉的、他身边的、每天在使用的交通工具。
2.老爸很爱惜他的车,平常的保养、维修、维护都很勤。但老爸对自己身体上的小毛病都是能忍就忍能扛就扛,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老爸深知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啊是由平常的保养和爱惜决定的,所在愿意花钱。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也是我们家一起前行的摩托车,所以他不愿意花钱来爱惜自己的身体,对待物与对待人的态度要让老爸能自我觉知,同时让他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打比方真的是非常有趣的事,既能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之间的关联,也能让对方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沟通的时候。能否让对方明白你表达的需求或是接纳你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在工作里我们要试运行某个方案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时候,如果直接说要求,会容易遇到对方的直接拒绝,但如果你能打个比方让他理解和明白,相对而言对方就会愿意配合你。比如有一个问题,我们会首先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准备怎么做,希望你怎么配合我。借用打比方,可以说,你看我们这个公司就像一个小汽车,一直在顺利向前运转,今天呢,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又想不出解决的方案。但是不解决可以吗?不解决就像汽车上有个零件松动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心啊总是悬着,有问题的车你开起来总会没有安全感,作为公司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很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到时候影响的可能是公司的安全,产品的品质。如果通过检索或使用QCC改善工具,我们就能查到问题出现的源头,能进行相关验证。所以啊,这才需要技术部门协助配合相关,更何况你们是数据专家,相信应该很快能帮我们一起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
你看打比方并不难,难得是要有一定的洞察力。希望我们都能留心观察,深度思考,学会做一个洞察事物本质的人,如果你喜欢记得给我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