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为什么是四个轮子?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或许会感到莫名其妙,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可,为什么呢?
一旦真正静下心来,郑重地问出这个问题,或许你就会发现,答案并非如我们想象般显而易见。否则,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轮子,为何一直到近代才出现四轮车呢?
让我们不妨按照轮子个数的顺序来畅想。
独轮车
现代人可能不明白,独轮车运载能力既差、操作又不方便,为何会被发明出来,又为何会被广泛应用?独轮车虽然有种种劣势,但却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在道路非常崎岖的地方,独轮车能够很好地跨越障碍物。在古代,如果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到处都是蛮荒之地,更不用提平整的道路了。所以,独轮车理应是首选。
双轮车
随着道路情况有所好转,加上牲畜动力的普遍使用,双轮车渐渐流行起来。人们在操作独轮车时,需要非常好的力量和技巧,来保持车子的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平衡,很明显,对于牲畜来讲,它们没有这样的技巧,但却有更好的动力性能。两个轮子并排左右后,操作时无需考虑左右方向的平衡问题,大大增加了整车的稳定性。而在前后方向上,牲畜所在的位置恰好相当于三角形的第三点,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因此前后方向的稳定性也得到保障。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四轮车呢?其实也是有的,一些国君的古墓中,也出土过四轮、六轮马车,但仅仅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却并无功能上的优势。因为轮子多了之后,反而会带来额外的摩擦力,增加马匹的负担;而且四轮、六轮车在崎岖的道路上,会比两轮马上更加颠簸、难以前行。
三轮车
三轮车的发明,主要是为了适应动力系统的改变。
对于马车来讲,马匹有两个作用:1,提供动力;2,控制方向。为了完美地替代这两个功能,工程学家在车辆前面增加了一个可以调转方向的轮子,同时为整个车辆增加一套动力转换系统,将人力或者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轮子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三轮车就自然地被发明出来了。
驱动方式的改变,是车辆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三轮车的发明,让人们从外驱动方式转化为内驱动方式,也就是说,我们不再靠另一个生物拉着车跑,而是让动力成为了车的一个整体。对于前者而言,车的速度永远不可能超过提供动力的生物的速度(例如马车的速度不可能超过马),但是内驱动方式摆脱了这个限制(例如自行车的速度远远超过人的速度),让车辆进入到了新的境界。
三轮车也有它的不足,因为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一个三角形,虽然本身很稳固,但在快速转弯时,其冲力方向是垂直于三角形侧边的,很容易导致重心偏移到车辆之外,造成翻车。因此,车辆有必要继续进化。
四轮车
虽然在我们眼中,汽车要比三轮车高档不知多少倍,但从车辆工程的角度而言,三轮到四轮在技术和理念上的跨越,远远不及从一轮到二轮、从二轮到三轮,更不用提从无轮到有轮。
相比较三轮车,四轮车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的稳定性。由于将前置的1个轮子改为对称并排的2个轮子,解决了三轮车快速入弯易翻车的缺点,除此以外,理念上的突破并没有多少,改进多是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
思绪到达内驱动模式后,某一天我脑袋短路,冒了点火花,在微信朋友圈上问的这个问题:
“三轮车是后单轮驱动还是后双轮驱动?”
答案五花八门,看得我无比开心。
其实答案并不重要,因为后来据我调查,后单轮驱动或者后双轮驱动的车辆都是存在的。但关键是,单轮驱动和双轮驱动,它们分别源自哪里?又究竟有什么区别?
小时候,我不知道在哪里拿到了一个类似于轮轴的东西,两端可以拧上两个小轮,组成了类似于车辆车轴的玩具。在地上模拟小车滚动时,我惊奇的发现,无论我怎么朝一遍用力,小轴总是笔直地向正前方前进。
学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后,我明白了,车辆拐弯时,内侧的轮子和外侧的轮子行走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在轮子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必须有不同的转速才能实现。小时候玩的小轮轴,两边轮子和轴是刚性连接,因此自然不可能实现不同的转速,也就无法拐弯了。
那车子是如何拐弯的呢?独轮车、自行车拐弯时因为没有内外径的差别,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对于有并排车轮的车子,这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古代马车由于它是外驱动的,两个轮子可以各自分离,而无需通过轴来建立硬连接。但是对于内驱动车辆而言,动力最终要传递到车轮上,因此必须要选定驱动轮。
最简单的驱动方式,当然是单轮驱动,例如后轮驱动的自行车。但对于三轮车和四轮车,单轮驱动就存在很多缺点。试想一辆汽车,当它加速时,所有的动力来自于一个轮子,它的动力性能必然不好,在湿滑地面容易空转,而且单侧轮驱动造成整个车辆的动力系统不平衡,造成一系列机械性能的缺陷。
人们当然想通过一个发动机,带动两个轮子同时转动,以增加动力性能和均衡性。因此,通过一个刚性的轴,连接两个轮子同时转动,是人们的第一想法。但是,刚性连接虽然有利于动力的均衡传递,但却出现了前面我们已经提及的转弯问题:两个刚性连接的车轮,如何能实现一个转的慢一个转的快呢?
以当时汽车工程师的视角,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个问题,你会体会到这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处境。这个时候,差速器的概念被提了出来。经过天才的工程师们的不断创造和改进,今天我们才得到这样一种车子: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踩下油门,两个轮子以同样的速度提供动力;但当你抱死一个轮子踩下油门,另一个轮子照样运转,既不会憋死发动机,也不会折断轮轴。
关于差速器的具体原理以及构造,我们这里不想涉及了,因为它实在太复杂了,复杂到一般人根本无法入眼的地步。但是,一旦想明白这个东西它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只不过是为了解决两个轮子动力和平衡的矛盾,也没什么了不起么。
就轮子的问题,絮絮叨叨说这么多,绝不是让大家回家都去钻研差速器原理,每次看到汽车拐弯都报以一颗敬畏之心。是的,何必让原本已经无比沉重的生活,再增加额外的负担呢?
其实恰恰相反,关于轮子问题的思考,其实是想让大家了解,世界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和难解。世界上的每件事物,即使是再复杂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简单原因。
大三的时候,参加过一个智能车比赛,我主要负责软件开发。我清晰地记得,一开始的主体程序是一个非常简单地循环,从头到尾不超过20行,仅为了判别一个光电二极管探测到黑还是白。后来在此基础上,实现16个光电探测器的实时监测,路径判别,增加舵机转弯控制模块,闭环控速模块,直到最后实现路况记忆和超前预测功能。当小车最终拿到华东赛一等奖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代码已经达到几千行。当下一届竞赛开始时,源程序被师弟拿去参考,从他那变绿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崇拜和敬畏,当然,还有自我怀疑。当一个新手,拿到如此一个接近完美的成果时,他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
就像我初学集成电路的时候,看到成万上亿的门电路组成的功能模块;就像我初学电磁场,老师在板书上给我们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像刚从学校毕业,看到发动机或者差速器的完美结构。我们会惊叹,这简直是神级的作品,究竟是多么伟大的天才才能完成啊!至于我,算了吧。。
但其实,它最初只是为了实现一个简单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满足要求,一点点进化达到今天的境界,仅此而已。用这种思路,我给我的学弟将程序最初的想法,以及一点一点改进的缘由,配合着代码很快讲了一遍,那浑浊的眼神一点点变得清澈。我想,如果我从程序的开头,一行一行讲解语法和功能,纵使他每一句都看得明白,最终仍然会一头雾水。
对于很多人来说,思考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痛苦,任何无关今天快乐和明天工资的问题,他们都不想过问。但即使是这样的人,仍然会惊叹于苹果手机的绝美体验,更在MUJI中常常发出“这个设计好贴心哦“之类的感叹。我想说,对于任何一件堪称绝品的事物背后,都必然会有一个沉迷于深刻思考的创作者,没有这种思考,他们根本不可能抓住复杂表面之下的简单本质,更不可能在细微处做出让人惊叹地创造。
某一天,当你的孩子问你:
为什么镜子只是颠倒左右,却不颠倒上下?
为什么自行车可以脱手拐弯,而三轮车不行?
为什么星空是黑色的?
甚至简单到,
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
我们会如何回答呢?
不管答案是什么,希望我们不要敷衍道:“它们本来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