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 曾杨鑫 09组04号 打卡阅读篇
读书写作第四天,今天竟然学到了非常刚需的知识——阅读的影响有多大以及教你怎么阅读
昨天我还在想怎么找到自己热爱的目标,为什么只有玩游戏提得起劲,读书真的有用嘛,有什么用,一直很迷惘,没有一个直击心灵的答案。
直到叶老师现身说法,不断用他自身的切身经历来鼓励大家,从一个普通的网瘾青年通过阅读改变时间观,一年阅读170本书,并且通过行动改变了命运。而这都是书本的力量(一再推荐的几本好书,比如《财富自由之路》、《人生效率手册》、《奇特的一生》)。
普通人也想改变,叶老师给出了什么建议呢:
第一就是早期大量阅读,啥也不要想,就是看书,先泛读100本好书。
第二就是每看完一本书就写读后感,并发布到平台,不断输入输出来升级自己大脑的操作系统。
刻意练习看书这个操作不仅大量积累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优秀的习惯,为后续的早起、写作、打造公众号社群等铺好了坚实的地基。
和普通人的差距也就是这样在时间的积累下越拉越大,直到变成两种不同的人生。
以上就是叶老师通过看书改变命运的亲身事例,也是读书进步的道的层面——大量积累。
至于术的层面,阅读能力也有不少的关键技巧,熟悉掌握后能让你快速入门:
1.破执念,不用咬文嚼字,而是按照二八定律专注书中的主要论点、论据,论证逻辑和思维框架。(√)
2.主题阅读,市面上的按照相关性有九成都无需关注,而剩下的经典好书,也可以分成同一类型的同时阅读,因为内部的概念和知识点经常出现,看的也是不同作者的不同看法而已。(√)
3.带着问题去阅读帮你更好地抓住重点:什么内容?什么逻辑?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哪些对自己影响大?
4.读书笔记要方便摘录:最好用带电子书直接划线。(√)
5.要想加快速度,要在实践中反复刻意练习,这里有5条原则:A不要重复阅读,复习时才可重复阅读;B阅读不要出声;C阅读时高度集中专注,系统完成书中练习;D视线垂直移动,逐步过渡到理解性阅读;E阅读时记住基本概念。(√)
还有更多经过检验的技巧干货:
不要局限于纸质书;
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整块时间,有时候可以利用碎片时间;
要善于捕捉猎物:核心思想或者与自己有关;
要写读后感或者书摘。
最后摘录一些对我很有感触的知识,有待慢慢消化:
我对于好书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影响到我的思想,让我愿意后续拿这个观点去分享。所以,阅读一本书,找到一处可以分享的地方,这是基本要求。
据海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美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 21 本书,日本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 17 本书,而我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 5本。全世界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 64 本;其次是俄罗斯,为 55本。难怪犹太人这么聪明,这么富有,都是有原因的。
假如我们 6 小时可以看完一本书,如果每天只有 1 小时看书时间的话,一周也能看完一本书,然后留 2 个小时拿来做这本书的输出,一周一本来算,一年也可以阅读 52 本书。
首先要评估自己读一本书的平均时间是多久,比如我自己平均 8 小时一本书,那么每周就需要保证有至少 16 小时看书时间。
如果你看书速度慢,那时间就要更长,所以想要一年读完 100本书,第一需要大量阅读时间,第二需要阅读速度。
但我们看书又不需要追求数量和速度,那为什么还要说?因为数量堆死质量,一年阅读 100 本好书绝对可以让你有质的变化。
阅读数量 N=阅读速度 V×阅读时间
T阅读速度 V=理解能力 L×背景知识 S×阅读技巧 Q×专注力 Z阅读时间 T=碎片时间T1+整块时间 T2
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阅读深度比阅读速度重要,阅读质量比阅读数量重要。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比如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所以,面对海量的知识,你根本不需要焦虑。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可以气定神闲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看着有些人极其焦虑地追求速读、刷阅读量,收集了一大堆和自己实际需求并没有太大关联的知识。如果你有了那种感觉,说明你基本上已经跳出大多数误区了。
因为亦仁说过一句话,认知上的最大竞争,其实是信息输入量的竞争。
大量摄入,认知之树,基本认知框架。
大量阅读就是提升认知最快的方式之一
初期推荐大量阅读,读完100本书后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可以开始注重阅读质量,尝试输出和践行书中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