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会碰到有些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学校吃饭睡觉的习惯都很好,怎么一回家就大变样了?
我和身边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最终的的答案就是仪式感。
因为学校教育有一定的仪式感而很多家庭却缺乏家庭仪式感,所以就出现这种好习惯养成的断层现象。
缺乏家庭仪式感是现在很多家庭存在的普遍现象。
什么是家庭仪式感?
家庭仪式感似乎没有标准定义,它是家庭成员赋予某个时刻的特殊意义,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重视。
如果孩子长期在缺乏家庭仪式感的环境中成长会对他们造成哪些影响呢?
一,不合群,缺乏社交能力。
他们不愿意和人接触,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们没有朋友没有伙伴,玩具永远都是和自己玩。
二,不积极,缺乏探索精神。
他们不会主动问你为什么,也从来不在乎老师今天表扬的谁批评了谁,拒绝尝试任何新鲜事物。
三,不快乐,缺乏安全感。
他们总是闷闷不乐,你从来都看不到他主动对你微笑。睡觉的时候总是缩成一团,还会紧紧咬住自己的下嘴唇。
家庭仪式感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1.家庭仪式感可以提升孩子的幸福层次,让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都会陪着奶奶守岁,眼睛熬得上下打架也不愿去温暖的小床上睡觉。因为奶奶告诉我们只有熬过了除夕夜才能穿上新衣服。每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我们都会兴奋的穿上爸爸妈妈为我们准备的新衣裳高兴得跳起舞来。那时候觉得每年除夕夜都是那么漫长每年的除夕又是那么充满期待与美好。熬过除夕穿上新衣的那一刻也是一整年里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2.家庭仪式感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让他们更自信更勇敢。
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父母带孩子去听一场音乐会之前都会让所有人穿上礼服,临行前告知入会仪式等,只有这样一种重视感的存在,才会让孩子们觉得它的重要性,听的时候才会更集中,更容易有代入感,给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进而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直至和当时的身份达到最佳融和。
3.家庭仪式感还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家庭凝聚力。
有些妈妈说,我们家所有成员从来不过生日,有啥意思啊,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的。还有些爷爷奶奶认为父母带孩子出去旅行就是浪费钱,省下的钱给孩子交学费买吃的更实际。其实在繁忙的工作中抽一点时间做一年一次的家庭旅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还可以在旅行途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这些都不是多少金钱可以衡量的,但他会在孩子成长过程留下闪光的回忆。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增加家庭仪式感?
一、重视每一个节日
家庭成员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每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每一个节日里举行简单的家庭仪式,让孩子在家庭仪式感中从找到幸福的感觉
二、定期照全家福
在孩子有纪念意义的成长阶段陪他去照全家福。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成员中的重要性。
三、全家外出旅游
定期进行家庭旅游,旅行的地方最好是安全、有趣、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的地方。在旅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社交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需要仪式,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与其他时刻。
——《小王子》
家庭仪式感是我们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重视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珍视。它不需要太多物质的堆砌,一顿爱心早餐,一个出门前的拥抱,一个睡前的温馨故事,一份用心准备的生日礼物就足以温暖孩子一整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