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课
《西厢记》|剧作家为什么要改造张生的形象?
精要:
Elton:
戏曲不同于诗词歌赋,它的欣赏门槛更低,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这也是文学在普通大众之间生存的一种方式吧,在古代许多老百姓所接受的价值观,很多都来源于戏曲,比如说我知道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宝莲灯》《封神演义》这些故事,大多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也可能是我小时候不爱看书。
历史上的人物,无论正面、反面,之所以得以流传百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的机缘巧合。
戏剧在普通大众中繁衍生息,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存,普通大众没有精力和眼界去考察史书文献,戏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随着社会的思潮和共识而充满生气,这便可以深深地影响大众的价值取向从而作用于社会风气。
传统戏剧的魅力
三分引导:剧作家的思路。
七分迎合:迎合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
《莺莺传》
饱受争议的主人物
郑氏母女遇匪乱,寄居张生解危机。
情窦初开欲渴求,红娘牵线又搭桥。
两情相悦本长久,负心男郎真面目。
张生变心,但丝毫不以为然,而后又试图去打扰另嫁他人的莺莺。
许多学者都认为张生的原型是元稹本人,元稹基本上没有忠贞的时候,只是这样的一种负面形象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即便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也很难融入主流。
后来经过金朝文人董解元的修改,则是一场大团圆结局,便为《西厢记》
而后又经王实甫的迭代,剧情更加唯美,广泛提高了受众基础。
只是说类似于《西厢记》的戏曲目,为普通大众营造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戏曲中,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人物是现实中的人物,成功也是现实中的成功。
说到这个,我就特别有感触,其实也可以说是我个人的一个思考,我觉得生活有时候是非常普通的,或者平淡的,而戏曲(或者现代的电视剧)里面会营造许多场面和生活的愿景,这时我们似乎忘却了这是电视剧中的,生活没有必要按照这样进行,但我很肯定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我是很喜欢看的,如果我欣赏了一段时间,我就会追随到底,因为我已经进入了故事中,期待结局我想应该是人的一种天性,我现在还颇为怀念和全家人每天坐在一起看剧的场景,情节起起伏伏,我们有时会激动不已,似乎我们比剧中人还要操心,我小时候经典剧多一点,《闯关东》、《穆桂英挂帅》等等,还有郭靖宇导演的剧,《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娘道》,这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很火的,我觉得很好看,还看了一边又一边的重播,如果说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不为过,时常有哭有笑,片头尾曲也记忆犹新,《媳妇的眼泪》这个应该很早了,仔细想一想,这些严格说起来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想能认认真真地欣赏一部电视剧的人肯定是一个注重过程的人,情感也可能比较细腻,好了,这些是题外话了。
因为《西厢记》出现了“红娘”这个专有名词,意为“媒婆;婚姻介绍人”
元杂剧的繁荣很大一部分要得益于社会的变迁,在元代以前,主流的文人受制于科举考试和主流仕途之路,很少有心力去写剧本,但到了元代,传统晋升程序被阻断,由于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主流对杂剧的需求性也高,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将精力投向戏剧。
至此中国的戏剧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结构不严整的短小戏曲,变成了文辞精美、结构完整、能够雅俗共赏的长篇剧作了,而到了明代之后,读书人们又有了考功名的出路,戏剧文学反而不及元代繁荣了,这反映出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