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雪 连 天 射 白 鹿
笑 书 神 侠 倚 碧 鸳
已经不是那个拾树枝作宝剑的孩子了,想起来我第一次接触“侠”这个概念,是小时候看中央10套的《第十放映室》放映的一个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印象最深的就是上面这首是它的片头曲。
再长高一点到了愿意读一些更长的句子的年纪,就偷偷爬桌子“窃”来父母书架上面的书来看,非常幸运脚下的电脑桌足够高能够让我读到金庸先生的作品。
金庸笔下的人物突转性太快了,从“好”到“坏”只一瞬间,无论是《侠客行》还是《鹿鼎记》我一开始颇觉荒唐,直到年事稍长,也接触到了许多社会上的经历新闻,才开始默默转变了看法。
人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和完整,只能说一个人会被填充进许多好的与不好的东西,只不过我们的英雄是好的方面占据了主导高处,整体平衡才不容易被打破。但是侠也是凡人,凡人真的很脆弱,一下子就破了,一下子就堕落了也一下子就高尚了。
“侠”是什么?“侠”最早出现在韩非子里面,“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在金庸的小说里面,侠就是儒。其仅有的区别在于,文人的心很大,大到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文人,文人的“侠”是什么,是救所有迷茫的人。而侠所做的事情在文人看来很小,但总要有人去做,总要有人把手弄脏,侠也是文人,他们也是“士”啊。他们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当然当侠把剑收起来的时候,他要挥舞更大的剑。
金庸笔下另一个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各种英雄背影。这种英雄的背影可以说是一种义无反顾,侠即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你我不在那个时代,不知道一个士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怎么的坚决,但你一定能想象到这样的画面:杨过在襄阳城前大破蒙古军的时候,郭靖一个人守襄阳城那么多年,城破人死,家破人亡也不在乎的时候。侠即士,侠即儒,金庸老先生告诉我们儒文化沁润下来我们的那些品质可以被这样一群英雄这么表现出来。
人只要活那么几个瞬间就好了,把所有的生命能量都灌注在一个点上,一拳打下去,一刀劈下去,肉体灵魂都能够舍弃,当你的大英雄他说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话时,值了,他们的价值观得到了彻底的贯彻,他不遗憾。你或许只能看到他的背影,甚至连他挥拳的样子都看不到,看到他远去的背影,那刻你便知道了,这真的是我追逐的大侠。
金庸先生写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将大侠也塑造成一个凡人。英雄于我,一直定义为像是普罗米修斯一般盗火种的人,愿意牺牲一切。在金庸的小说里我看到,英雄也有许多东西舍不掉,例如:英雄有许多想爱的女人,每个都对他很好,每个都有亏欠……正是有了那样“东西”的担负,大侠挥出那一拳,劈出那一刀你才知道有多难,这英雄背影有多可贵。之所以说人只能活一个瞬间也是因为,只有凡人做出牺牲才可贵,永恒的不可贵,因为那是神灵啊。
“沉潜 折腾”
个人公众号:高昂(gyf-gao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