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之梅兰妮·克莱因单元第一次课程备忘]
“学习”这个词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学习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常常狭隘的把它单纯的理解为一种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得,或者把它等同为一种被动的绑架式填鸭式的职业技能训练。如果我们把它拆开来看,“学”和“习”其实是不同的两个阶段两种活动。“学”,是一种由好奇心所驱动的自发的探究行为,源自生命对未知世界、未知领域求知的渴望;“习”则更像是一种结果,因为“学”而习得某种思想或行为。它们互为因果,因为“学”而“习得”,因为“习得”而愿意更进一步的去“学”。当然,也有很多东西不是学而习得的,它原本就存在于个体的生命之中,只不过因为学的机缘而被唤起被关注。可是若没有学的机会,又怎可能被触及到呢?但是触及却又不是最终的目的,改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哪怕仅仅是接纳,也是命运之轮旋转的契机!如此绕口令般的解释不知道会不会让人感到费解,其实只是想说,如果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之后运用到人生的实践之中,那学习也真的不过是一种知识的堆砌而已啊!
客体关系从温尼科特一路走来,正式进入梅兰妮·克莱因的世界,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什么呢?克莱因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这样一位风姿卓越经历不凡的女性,我们该怎样全面的去了解她?
梅兰妮·克莱因,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可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个人生活中却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幸。首先,她的大儿子在1934年春天突然死于一次登山事故,死时年仅27岁。稍后,她又在另一种意义上失去了她的女儿梅利塔。梅利塔·施密德伯格学过医,接受过精神分析训练,最初与她母亲一道和谐共事。但到了1930年代后期,她开始反对梅兰妮的工作,并与母亲疏远了,她发表文章抨击自己的母亲,梅兰妮去世的时候她在进行自己的演讲。小儿子埃里克给了她来自亲情的温暖。在埃里克的三个孩身上,梅兰妮才感受到了属于家庭的天伦之乐。
辉煌的事业和惨淡的个人生活巨大的落差之间,到底谁是推手?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隐秘的左右着她的命运?回顾梅兰妮·克莱因人生中经历过的人:父亲在她出生的时候已经快50岁了,少有陪伴她的时间;母亲是一个十分能干的人,在克莱因32岁时离开了人世;姐姐和哥哥给予了她温暖和智性方面的启蒙,可是却都过早的撒手人寰。克莱因一生都在品尝失去亲人的痛苦,也许恰恰是对于爱的极度渴望,让她在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时带上了太多的补偿,这为她家庭的不幸埋下了隐患,而母亲对其家庭生活的强行介入,更是让她的家庭关系一度陷入混乱之中,并错过了陪伴孩子的关键时期。陷入人生困境中的克莱因于不幸之中幸运的遇到了她的导师琼斯、费伦茨、亚伯拉罕,并通过治疗最终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在探索的路上,克莱因以斗士般的勇敢无畏向安娜·弗洛伊德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并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历经痛苦和磨难的无法以常规标准去描绘和评价的灵魂!
透过关系,我们清晰的看到克莱因一生的成长脉络,其实不止克莱因,芸芸众生亦然。那些从原生家庭中承继的无法抹去的阴影和伤痛、那些难以超越的自卑与残缺,总是像魔咒一样悬在每个人的头顶,让人无论怎样折腾却总是在原地打转;又像一条恶龙,潜伏在内心深处,一不小心就会窜出来肆意咆哮一番,蔓延的火焰常常点燃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这是一副佩戴终身的枷锁,一场无法突围的永不休止的战役!在迷宫一般的古堡中,我们一次次的迷失方向,一次次犯着相同的错误,我们能够经由自身找到那个长久丢失的自我吗?
有能力阐释自己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我建构的能力。在阐释的过程中,我们终于得以面见自己内心那些狂乱的欲望以及种种无力处理的情绪,斑驳的光影之下,是无数次碎了一地的千疮百孔、是无法收拾的伤感和绝望!如果看到是改变的开始,那么阐释,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向自我觉知的通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心理能量的互动和链接。在这种互动中,可能会有防御和较量,也可能会有接纳和认同。更关键的是,关系中是有权力等级的。这种等级的划分,排除外在的环境和条件,更深的来自于个人内心的力量。一个被关系淹没的人,不是关系太多太复杂的人,而恰恰是无力去建立有效关系的人!不带戒心的裸奔,最后落得遍体鳞伤。为了避免伤害,会缩在壳里不出来。因为避开,就可以不用看见真相;避开,就可以不用面对选择;避开,就可以凭借想象来获得满足。这是一个很笨的办法,在自以为远离了利剑的同时,也失去了世界的广阔无垠!是什么,阻抑了原本渴望的脚步?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不是因为别人把他当做鱼肉,而是他自己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一块鱼肉。“当你觉得什么都不可以撤销的时候,你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最底层!”这话说得何其精彩!太多的人,因为这样的自我认定,而作茧自缚,默默承受着生活给予他的回馈,误判的根源在哪里?你怎么就那么笃定的以为那就是恶那就是善?一个充满怨恨的人是一个狭隘的人,他看不到人性的多姿多彩也无法体会世界的瞬息万变!在他卑微的心灵里,一切经验固着的评判,都是成就其道德巨人的筹码,如若他人对他停止伤害,他反而会找不到生命的支点,失去存在的意义!施虐和受虐,原本就是彼此都乐此不疲的戏剧,重复的上演、病态的依恋,循环往复。“你长久的凝视深渊,深渊也会凝视你!”那些你觉得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那些你为之胆怯的恐惧、那些你紧抱不放的悲观绝望,终将会因为你的“执着”,横亘在你与世界之间,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关系当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你能做什么,还有你想做什么。能做是一种资本,想做是一种姿态。当你做出了“想”的姿态,别人才能顺应你的姿态给予你“动”的助力。反之,原地不动的人,你让别人怎么使力呢?姿态,传递出一种信息,让别人知道你是否愿意交流,你要往哪个方向走,更向外界呈现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同时给了自己和别人选择的机会和权力!而一座远离尘世的孤岛,怎么可能妄想得到尘世的幸福呢?!
无论是哪一种关系,我们都渴望能够等到那个想象中完美无缺的人。高山流水遇知音,我们希望自己的友谊能如伯牙子期一样坚固和深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长长久久;“父慈子孝”,我们希望自己在尘世中的生活安稳;千里马遇伯乐,我们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就得到上司的赏识和栽培……可是,我们独独遗漏了自己,我们很少反观自己,很少去思考自己是否配得上那所有期望得到的福祉,我们要等待的那个人,不是他人,而是更好的自己。“花若盛开,清风自来。”小孩长成了大人,自然可以享有一个大人应有的待遇。
“关系是修炼的道场。”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因为别人的眼光动摇心中的安静祥和,不再用一种自以为是的敌意去面对身边的人,那么世界将会为你呈现出它原本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