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手放在键盘上,心里想着该写点什么的,然而字打了删,删了又打,到底要写些什么,终究到最后还是不知道。
大概是太无聊吧,出去走走?
整装出门,才发现天已微微凉了,复又折返,拿了一件薄外套。
初秋的阳光和煦,暖意沁人。迎着车水马龙的热闹气息,我一个人走到附近的海滨公园。
周末的公园一派生机,大人小孩追逐着在草地上玩闹,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帐篷搭在树荫下,爱意浓浓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不远处,流浪歌手沧桑的嗓音夹带着柔和的旋律飘入耳际,思念的歌词无不扣人心弦,我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不想无边无际的苍穹中,翱翔着或低或高的风筝,满脑子的思绪一下子随着形态各异的风筝,飘回遥远的童年。
生长在农村的姑娘,从小就和一群小男孩打成一片,漫山遍野地跑,俨然成了一个假小子。每逢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不约而同地跑到一片不大的草地上占位,一群人吵吵闹闹地攀比一番之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小时候零花钱不多,市场上虽然有琳琅满目的风筝,但我们还是很“贤惠”地省下这笔开销,自己找来工具,在大人的帮助下,做成形态各异的风筝。做风筝的东西很简单,五六个塑料袋、一些细长的干树枝、几卷大人织毛衣剩下的线、一卷胶水基本上就可以搞定。
小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总是惊人的,那时的我们总会用细长的干树枝和线先把脑子里的动物图案固定下来,再扯开塑料袋,平铺在图形的表面,用胶水粘住,最后把剩下的袋子结成一条又长又细的尾巴,接在图形上面,将线绑上,就完成了一个风筝的制作过程。风筝制作完成后,并不能马上就拿去放,还要在通风的地方放上几个小时,等胶水完全干透。
即使制作过程中对自己的“艺术品”十分自信,却并不是每个风筝都能成功飞上天空。有时候做出来的图案四不像,遭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不敢拿出手;有时候又因为树枝选得不好,风筝太重,怎么飞也飞不起来,实在遗憾。
然而,风筝成功的飞上半空,你以为就能确保万无一失了吗?
地方不大,风筝又多,时常发生两个风筝在半空中纠缠不清,最后双双落地的现象。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双方几个小孩子都会争得面红耳赤,脾气不好的,直接撩倒在地,一边滚着,一边拳脚相加。然而争到最后,往往还是不知道究竟是谁的风筝“勾引”了谁的,只能约好下次比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这才放下芥蒂,又欢快的玩到一块儿。
无忧无虑的时光宛如天际越飞越高的风筝,站在地上的我们,只能紧紧攥住手中的线,目光灼灼地盯着它变成一个小黑点,离我们越来越远。偶尔线断了,也就什么都没了,要么舍弃,要么重来。
风筝可以舍弃,可以再做,而那些流逝在笑声里、嬉闹里、哭喊中的时光,却如飞出牢笼的鸟,一去不复返,我们舍弃不了,亦不可重来,唯有深埋内心,时不时翻阅一番,独自品味。
长大的我们各奔东西,很少有年轻人再回到那个小村庄发展,然而无形之中,总有一根线,一头牵在我们的心头,一头紧攥在故乡人的手上,无论我们走得多远,牵挂依然。
最近朋友圈各种晒图,听说家乡祠堂要翻新,在外游子纷纷捐出心意,一首首用家乡话写成的诗文读来朗朗上口,感谢着每一个愿意出钱出力的人。
飘零的感情终将需要寄托的点,带着流浪于五湖四海的我们,眺望那个遥远的地方——有亲人,有朋友,也有无法割舍的成长记忆的地方。再多再细的情绪都如同奔流不息的小溪小河,历经千山万水,看过云卷云舒,最后汇聚于心头那片汪洋的大海,淹没在潮涨潮落的平静之中。
有牵挂的人,也是幸福的。根在,便有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