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什么模样,儿时的我只在电视里看过。
我知道,那里高楼林立,平坦,宽阔又干净的马路布满整座城市。那里车水马龙,灯火阑珊。那里的夜晚不会黑,热闹的大街小巷到处是仿佛不知疲倦的人。那里的一切都在一个庞大的体系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那里有过山车和旋转木马,明亮的橱窗中摆设的各种新奇的玩具,还有超市里那些诱人的零食。
在光鲜亮丽的城市之外,是无数个像我的家乡一般的小村庄。儿时的记忆中。这里散落着低矮的,红砖白墙,青砖黑瓦的房屋,最好的不过是两层高的楼房。马路还是最原始的状态,没有铺上沥青或者水泥。吐着烟雾的三轮车颠簸在乡村的小路上。遇到雨天,马路就会变成大大小小的“池塘”。夜,黑的透彻,人们保持着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一群人结伴而行,喝着小店里两毛钱的汽水,比谁用泡泡糖吹的泡泡大。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向往着城市的生活。那里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更体面的生活。而没有完成这个愿景的父辈,便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实现的方式只有通过读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换,完成阶级的转变。
于是,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的人生就已经被规划好了,包括我的理想,那也是全家人的理想。
祖父祖母常常念叨“你要好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考上大学,走出这个小地方,去大城市生活。留在农村的孩子都是没有出息的。”这就是当时的我学习的唯一目标,当然也是这里其他孩子的唯一目标。我们都背负着家庭寄托的期望,继承了来自家庭的信念。
高考前夕,每个人心中应该都会有一个想去的城市,而我想去的就是南京。没有缘由,只是心心念念。分数出来到填志愿的这段时间,我和父亲每日在家琢磨着那本《志愿指南》,选学校,不过四个志愿,没有一所选在南京的。我觉得,我们还是有缘的。填志愿当天,我和父亲一起,坐在电脑面前的我,突然犹豫了一下,想换个学校,眼睛一扫,瞟到了我的母校,上网搜了一下,正巧在南京。父亲他支持我的选择,然后临时改了学校。最后,我被录取了,如愿以偿,去了南京。
离家乡越来越远,我以为自己离城市越来越近了。四年里,从最开始的不习惯到后来慢慢适应,变得习以为常,从无法接受很多事情到看到一切都觉得正常不过。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没有接触过外面精彩万分的世界,在没上大学之前,完全是种和世界隔离与脱轨的状态。当我的室友在讨论某些话题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他们在聊些什么。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开始能够融入他们的谈话了。不过,当他们讨论那个与我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的家,以及家里的情况时。我是不便参与的,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差距太大,以至于我一直不愿面对和说起的一个事实,我是个农村的孩子,我的家只是个红砖黑瓦的平房,而不是那个好多层的高楼里。
文明发达的城市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我沉醉在他带给我的繁华、热闹的享受之中。接纳这座城市,融入这里,同时改变自己。
我想一步步走进这里,留在这里。在这城市的某个个地方,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将它布置成喜爱的样子。偶尔也会莫名其妙,这竟然就是我追求的生活。也许在很小的时候,它就开始萌芽,这片土地用它的愿景滋养着。
从踏出家乡的这片土地,来到南京求学的那一天起,在他人眼中,我是一个已经完成可鲤跃龙门的人,这一生再也无法回到这个小村庄了。人生仿佛已经注定要这样漂浮不定,最终的也不过是在某个地方落地生根,无法回到故土就连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多年的教育让这样的想法成为心中的一片魔障,无法打破。最后,发现自己是个边缘人,徘徊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农村回不去,城市到不了。像蔡崇达在《皮囊》中所写的“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有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