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一般感冒了,就让他出出汗,只要出了汗,病就会好了,当然这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有些人的感冒,本身就有汗出,这时候肯定不能通过单纯发汗法来治疗了。
我记得以前有个人,感冒了,就觉得发汗可以好,然后呢,大夏天的捂着大被子发汗的全身都湿透了,然后感冒没好反倒小便可见血尿了。
但是我记得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一个感冒出汗的病人,为何还用桂枝汤发汗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它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的,要和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表实相区别。
难道一个是虚证,一个是实证?
不是,两个都是实证,而且两个都是风寒证,一个风为主,就叫了表虚,一个寒为主,就说成了表实,这个要知道。
那么知道了这些,再来说说为何已有汗出,还用汗法呢?其理有三:第一,桂枝汤证之汗出,是风寒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所致,故治疗的关键是祛邪外出,故用桂枝、生姜解肌发汗,使风寒之邪随汗而解,卫气恢复固表之职,营阴方能内守于里。正如杨时泰云:“夫四时之风,因于四时之气、冬月寒风,卫为所并,不能为营气之固而为之和,故汁出。惟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合而肌解汗止也”。
第二,桂枝汤并非单纯之发汗剂,方用桂枝解肌发汗的同时,配芍药益阴和营而敛汗,使营阴敛藏内守而汗止,发汗与敛汗,对立统一,意在恢复机体营卫的平衡协调。
第三,桂枝汤非竣汗之剂。外邪相加,治当发汗以祛邪,已有汗出,则不应大发其汗,以免伤津耗液。故本方不用麻黄汤之麻、桂相须为用,而以桂枝配酸收之白芍,散中有敛,则汗而不峻,散不伤正。总之,桂枝汤虽曰“发汗”,实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俾外邪去而肌表固,营卫和则汗自止。
为了区别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近贤曹颖甫称外感风寒表证之汗出为“病汗”,谓服桂枝汤后之汗出为“药汗”,并鉴别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我觉得这倒是说的非常好,这么一说也容易鉴别了。
桂枝汤,我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当然我用的更多是用于调和营卫,调和阴阳,变方我用的也不好,比如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葛根汤,小建中汤等等,一些颈椎病,心律过慢,咳嗽,胃炎,遗精滑精之类的都会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