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这些天动员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我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确有一些收获。
初次接到这个任务,紧急而艰巨,老实说,我心里是有些打鼓的。总会有群众不理解、不接受、有情绪,如何消解群众的顾虑、疑惑?我在头脑中演示了各种场景,好像自己是电影导演,怎么也找不到满意的镜头。
走吧,办法总比困难多!
敲门行动,破除初次见面“隐形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党员干部眼睛向上,心中有领导,眼里畏群众,怕和群众面对面,见了群众张不开嘴、说不上话。来吧,先把自己位置摆摆正。
“叔,在家啊,我们是社区的,来您家里坐坐。”
第一次见面,可别把我拒之门外啊,我把自己定位为他们身边最熟悉的社区干部。
门,打开了。
“您家里真亮堂啊!一个人住着还打扫得这么干净利索,比我家可强啊!”
故意安排的对比,于细节中拉近我和老人之间的距离。
“孩子们经常回来啊?”
……
聊孩子生活、聊日常起居、聊身体状况,就这样,在家长里短中,善良也孤单的老人渐渐地打开了话匣子。
聊到身体的病情、这些年的难处,这个大男人也不由得有些哽咽。
“叔,您可真是个要强的人,这么难都过来了,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张某是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那一天,我们几次入户家里没人,电话无人接听。想到一个独居老人可能面临的困境和风险,我们都没有下班回家,一起商量对策。
正说着,老人回电话了,“我去买土豆了,有事儿吗?”
那一刻,他就好像是我的老人,没什么事儿就好。
我相信,我们每一次真诚的换位思考,终会赢得群众将心比心“真情谊”。
以心交心,累积群众根基“厚家底”
入户动员,当然少不了我的“神助攻”们,社区书记、社区干部、网格员一个都不能少。小郭是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初次见面,她果然同我一样朴素,没有高跟鞋,也没有小蛮腰。她普通得好像没什么标识,而我对她仍念念不忘。
“师傅,这些小区管网改造堆放的钢管得挪一下,挡住大家的过道了。”
“姨,现在能给老年人订餐了,您要是有需要的话,我帮您联系。”
……
走到哪儿,她的眼里都有“活儿”。
每走一户,她都会给我做一个入户前的“民情辅导”,我来先“预习”一下:
这家里几口人呀,身体什么样,性格怎么样,有啥顾虑啊……
我和她一点一点聊着这些碎碎念的家常话,心里隐约有个简单的人物画像,为入户动员做好铺垫。
我看着她一路磨磨叨叨,一路走着也由衷地欣赏着。看着眼前的她,就仿佛是一幅行走的基层干部“画像”,正以她日积月累的水磨功夫平常心,雕塑着党心和民心的“连接线”。
趁热打铁,做好接种服务“即时贴”
一提起接种疫苗,苏某某老人欣然同意,只是老人的女儿还有顾虑。打“铁”要趁热,一旦时间拉长,那所增加的难度可不是一点点。
作为高龄的老人,为了更加稳妥一些,我们会联系她的子女,继续做好老人子女的动员工作。
接通电话,我从正面介绍国内外疫情形势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从反面和对方一起分析老人的基础疾病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再介绍目前疫苗接种的各项服务。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我们为独居老人安排专人陪护,注意观察接种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生,妥善处理。几番谈话下来,动员成功了。
接种之后,我们安排专人陪护,隔天又上门回访,聊聊家常话。老人开心地送我们出门。
面对群众的疑问、困难、诉求,及时回应,主动作为,你也可以成为一张人见人爱“即时贴”。
1+1≠2,起立!为团队协作鼓掌
接到任务,如何快速响应,有效行动?一声召唤,使命必达。我们从来都不是孤单的。
看,我们的团队:工会干部善于与群众沟通交流,善做群众工作;社区干部、网格员联系群众紧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医务人员具有专业背景,能够对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给予专业解答,群众信任系数更高。
接下来,我们把“屁股”坐好,优先解决“立场”问题,真正坐在每一个老年人的位置上想问题。他们还有什么顾虑?什么困难?再把“心肠”点燃,解决“感情”问题。眼里有“人”,心中有“情”,遇事多商量,做好“人”的工作;剩下就是放开“手脚”,解决“方法”、“能力”问题。实践出真知。我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劲头,打出团队优势“组合拳”,一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让更多老年人因为接种新冠疫苗而多了一层健康保障,是全体党员干部、社区书记、网格员们的共同心愿。
这些天来,我也在想,比起多年前干部下基层时的青涩,许是生活给了我一些经历、工作给了我一些历练,让我从中途着急揭开锅盖终究错付的“夹生饭”,变得更加成熟一些,更有底气一些。少些空话套话,少些急功近利,捧出一颗真心来,讲好群众贴心话,做好疫苗接种服务,就是我和我的同伴们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