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认为基因对我们个人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欲知详情,可不能错过下面这部作品——
01 14年后,皮驰斯像母亲那样死去
先看书中描述的两则发生在英国的真实事件——
2000年9月17日,41岁的葆拉·耶茨因吸食过量的海洛因死于家中,尸体被发现时,她3岁的女儿泰格·莉莉正单独呆在家中,无人照看。
2014年4月6日,鲍勃·盖尔多夫与葆拉·耶茨的二女儿,25岁的皮驰斯·盖尔多夫被发现死于家中,死因同样是海洛因吸食过量。尸体被发现时,她11个月的儿子同样被发现单独呆在家中,无人照看。
14年后,悲剧再度重演。皮驰斯的死亡引起了整个英国的关注,与其说是对这位名媛的哀悼,更多的是因悲剧再次发生在盖尔多夫这个英国第一名流家族而震惊。
事实上,不仅死亡方式如出一辙,皮驰斯的人生与母亲葆拉也有极大的相似性。
皮驰斯出生于1989年,父亲是摇滚明星鲍勃·盖尔多夫,著名摇滚乐团“布姆镇鼠”主唱,母亲则是著名主播葆拉·耶茨。
夫妻二人育有三个孩子。皮驰斯是3个女儿中的老二,姐姐菲菲比她大6岁,妹妹皮克希比她小1岁半,而在人生轨迹上,皮驰斯无疑是与母亲葆拉最相似的。
14-17岁,皮驰斯在荧幕亮相,担任各大品牌的模特和代言人,而后常常在伦敦时装周、时尚活动中露面,成为名符其实的葆拉·耶茨的女儿。
和葆拉一样,皮驰斯崇尚高调奢华,性格乖张、才思敏捷且极具女性魅力,同时私生活又非常丰富,这种特质使她们经常成为英国娱乐圈的话题。
这两位女性都有过不止一段婚姻,尽管情绪偏激追求刺激,且性格相对冷酷强势,但内心深处却都向往安稳平凡的生活,希望可以成为一位好母亲。
然而命运之轮终究难以抵挡,尽管皮驰斯也尝试过挣扎反抗,但最终还是步了母亲的后尘,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皮驰斯最后一次在推特上发布的动态,是一张她儿时与母亲的合影,上面只有寥寥几字:“我和我的妈妈”。
02 DNA,能决定什么?
为何皮驰斯的死因和葆拉如此相似呢?
看完上文的真实事件,恐怕不少基因专家会宣扬所谓的“基因决定论”,将皮驰斯的人生悲剧归结到基因遗传上。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生理特征和精神特征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人的身高、相貌等身体特征,智商、情商、性格等精神特征,后天的可塑性并不大。
事实上,在本书的开篇作者就已经提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最新研究表明,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原因。
也就是说,生理特征的确会在基因的作用下由父母遗传给子女,而诸如精神疾病等这类性格特征和行为机制则与子女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序列联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
无论是特定的某种基因、基因组或大量基因变异,目前都无法有力解释我们的智商、性格或精神问题的成因。
时至今日,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怀疑会对心理特征造成影响的基因可能根本不存在,而非缺失。
甚至连唯一支撑“基因决定论”的双胞胎研究也被证实是有漏洞的,实验本身存在样本偏差、虚假数据等问题,因此基于此实验得出的分析也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尽管多年来人类已经为基因研究这项工程投入了大量财力资源,仍有不少基因科学家不死心,甚至试图将垃圾基因重新划为重要基因。
就精神分裂症来说,尽管大众已经就“虐待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成因”这一事实达成共识,目前针对生物因素和药物的研究仍然比针对环境因素及相关疗法的研究多出45倍左右。
而媒体在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发现时也避重就轻,刻意误导大众,扰乱视听。
历史表明,越是欲盖弥彰,背后越是利益在暗流涌动。
果不其然,作者在书中揭露了背后的行业链条及真相——
“医药企业与医疗行业紧密相关甚至早有勾结,他们利用医药企业的财力,大力宣传自己的生化论调。同时超过40%的精神健康网站都靠医药企业出资运营,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公众造成了系统误导。”
这些网站声称,精神疾病是先天遗传,只能通过药物以及认知疗法对病情进行控制,甚至连医生在接受专业培训时,也被灌输这一错误观点。
社会大众难免被带偏,可以预见的是医药行业和医疗机构会因此获得暴利,利益链条由此成形并循环运转。
03为什么我们总和父母一样
既然先天遗传并非是性格特征在家族当中传递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导致我们与父母或祖父母相似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书中对于皮驰斯童年以及少年时期经历的描述。
皮驰斯自小由保姆抚养,2岁那年母亲葆拉才开始照顾她,分离给年幼的皮驰斯带来巨大的不安,过了一个月就患上了过敏性湿疹。6岁母亲葆拉爱上了摇滚乐手赫琴斯,决定同丈夫盖尔多夫离婚。之后皮驰斯基本由母亲抚养,每隔6周才能和精神上的“母亲”(保姆)见面,父亲只是隔2周探望一次孩子,这对6岁的皮驰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折磨。皮驰斯7岁时赫琴斯自杀,葆拉精神受到极度刺激,之后开始频繁滥交,更加沉溺于酒精毒品,精神状态也极度不稳定,曾3次尝试自杀,但都被皮驰斯发现并阻止了,这个阶段葆拉完全无法履行母亲的义务,甚至多次对皮驰斯实施身体以及精神上的虐待,直到皮驰斯11岁的时候,母亲因吸毒过量的海洛因去世,长达5年的折磨终于结束,然而感到解脱之余,她却无处诉说心中失落以及创伤的复杂情绪,直到16岁时,她才终于感受到真正的悲痛,在荧幕前正式表达了对母亲的哀悼。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皮驰斯与葆拉越来越相似,在美国时,皮驰斯吸毒成瘾,同时变得滥交。
相信大家都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有所了解,这个说法最开始是用来描述人质对绑匪产生认同感和情感,从而增加生存率的一种心理战术。
我们知道,在婴幼儿时期人类十分弱小,必须依赖父母才能生存下来,因此孩子会努力吸引父母关注,同时尽力迎合父母。
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的体现,作者把它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而对孩子来说,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而这也是我们和父母相像的原因。
▼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三种行为机制,描述孩子通过何种方式和父母日渐趋同——
这三种行为机制分别是“言传”、“身教”、以及“身份认同”。
“言传”和“身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上文中提到的葆拉,她自我毁灭式的死亡可以说就是一种身教,最终使自己的女儿皮驰斯重蹈覆辙。
同时,幼年的皮驰斯虽然和母亲不亲近,但她也希望获得母亲的赞许,慢慢地在性格上和母亲越来越相似,走上了同样的职业道路,甚至同样吸毒成瘾,同时变得滥交。
这个时候她已经与母亲产生了“身份认同”,在生前的最后几次采访中,她甚至坦言母亲“仍活在自己的身体内,因为我们实在太过相似”。
当然,我们性格中的积极特质也是通过上述这种机制形成的,由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作用,我们也很容易接纳积极的心理特征,不论是言传、身教还是与父母的身份认同。
▼
此外,除了这三种行为机制,“虐待”是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
虽然说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我们与父母的身份认同,对我们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但成年后我们仍然能自我觉察,从而做出改变。
而幼年时遭受的虐待就没那么容易克服了。
研究表明,90%的受虐儿童在成年之后会患上精神疾病;而70%的受虐儿童在成为父母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虐待的形式包括精神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以及情感忽视等。其中情感虐待是最具毁灭性的虐待,经受的虐待的种类越多,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就会越高。
皮驰斯在幼年时同时遭遇母亲在身体以及精神上的虐待,同时受到情感忽视。成年后她极力摆脱母亲的消极影响,尝试回归平淡的家庭生活,成为一位好母亲。
然而问题就在于,皮驰斯与葆拉产生的身份认同太过强烈,受虐待程度也比较深,最终想要重复这种虐待以获得不同结果的欲望占据上风,她再次受制于精神虐待以及与母亲的身份认同。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通过这种对虐待的强迫性重复,以及上文所说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即言传、身教、以及身份认同,孩子变得和父母越来越相似。
换言之,后天培养的模式才是让我们与父母或祖父母相似的真正原因。
04归纳总结
上文我们通过皮驰斯的例子,进行了一场关于“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的对峙,得出“我们的性格特征更多来源于父母的养育方式,而非先天基因”的结论。
接下来归纳一下重点。
▼
书中作者重点强调这样一种观点:仅仅相信心理特征并非由基因决定,它们就有可能改变。
这里列举一个最有标志性的反面例子。
案例中的葆拉患有精神疾病的很大原因,是她父亲患有的严重的思绪失调症,她深信自己患病的风险很高。
甚至连接受治疗时都被告知自己的疾病是基因造成的,根本无法痊愈,只能通过药物和认知疗法控制。
很明显葆拉也笃信这种定论,以至于演化成后来的自暴自弃,成为这种偏见的牺牲品。
讽刺的是,尽管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的确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并染上了吸毒的恶习,然而,这与她的父系DNA毫无关系,事实上,抚养葆拉长大的杰斯·耶茨并非他的生父。
▼
正如作者所言,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以及虐待与关爱,塑造了我们的性格特质与行为模式。
那么,想要摆脱由父母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必须保持自我觉察,停止对父母无意识的模仿和讨好,分辨清楚哪些是属于父母的,而哪些又是属于自我的。
只有了解问题的童年根源,我们才能摆脱自我毁灭的模式。
▼
“我们常常希望通过改善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加富足的生活,而政客对我们的这种心理大加利用。
如果我们能明白这点,就知道一旦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那么,比起为子孙后代留下房产、股票、股份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将爱传递下去才更加重要。”
借用作者在书中的这段话,献给所有父母以及即将成为父母的你们,要相信,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一份礼物比得上爱和情绪健康珍贵。
身为父母,要尽力为自己的“人质”塑造一个安全有爱的“关押”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在关系中既亲密又独立的后代。
下一篇继续和大家分享书中其他有价值的观点,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