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据,内容
【一个靠谱的运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尽力让70%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只留下30%的不确定,一个靠谱程度还没那么高的运营,则刚好相反——他会把70%的事情付诸于不确定】
一、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
这里作者以【三节课】公众号增粉举例。无预算的情况下一个月内增粉2.5w,拿到这个指标,我们可能都会拍脑袋想起几个路子,但最终把结果归为不确定。
作者通过分析公众号的特点,梳理了不同的渠道和方法,(粉丝自然增长,高质量内容,渠道转载,主题连载,用户传播,课程拉新,大号互推,H5传播,渠道外推。)且每一个环节都用数据做背书。体现了前两章的结构化思维,流程化思维,精益意识等。
【想起来曾经实习做公开课的时候,每周总监都会让我做公开课不同渠道来源的周报,那时候只想把周报图表做的漂亮,完全忽视了分析的意义。】
2、 作为运营必须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没错,我就是那个毫无逻辑的文科生
【框架不是为了束缚思维,而是来整理思路。】
作者推荐的书《思考的技术》、《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方法》、《创新者的思考》、《学会提问》等,希望有机会看看。
三、数据在运营中的作用
1. 数据可以客观反映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阶段。(第四章:根据不同产品阶段确定运营策略)
2. 数据可以分析效果(流程化思维)
3. 数据可以帮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指标拆解)
4. 极度精细的数据可以帮你通过层层的拆分,对整个生态更有掌控力。
5. 数据中隐藏很多线索和彩蛋
家底儿式的东西——内容
关键词:UGC,PGC,流通
【这部分宏观的描述了内容型产品的总体框架构成,对内对外的传播、流通机制。让我对内容型产品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具体内容有待填充,每一个知识点深究起来都是一个黑洞。一个优秀的内容型产品也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有规则,有PGC,有UGC,有大V,也有可望成长的平凡人。保证内容的调性,构建易消费,易传播,易流通机制,才能刺激更多优质的内容生产,让产品活起来。】
一、内容机制:生产-消费-流通-传播
生产内容好,用户爱看的内容。
1.标签化:确定内容产品的定位、调性,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2.易消费:有主线,呈现形式清晰,围绕用户感知(这里依旧可以参考李叫兽的Y型文案)
二、U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内容初始化(氛围,人气)—少量用户加入生产(邀请,入驻)—内容生产者激励(马斯洛需求)—更多新用户进入(传播,用户增加)—鼓励引导更多用户生产【1.加强引导(界面展示,活动)2.制造话题3.树标杆(大v的带动)4.对精英用户重点维护】
三、PGC内容生态的持续
两个关键点:1.易消费、易传播2.持续性、长期规划
1.易传播、易消费
选题策划(60%)—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归纳型,演绎型)—内容组织呈现(固定排版风格)
2.持续性、内容长期规划
常规+爆款,类似电商里的爆款策略。
四、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一)内容的组织
1.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举例,豆瓣,新浪微博)
2.相关内容的聚合(专题、日报等形式)
3.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闲逛式,目的导向式)
4.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二)内容的流通
内部:1.人为干预组织(用户基数不大,专业度较高)2.智能算法推荐(今日头条)3.依靠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新浪微博点赞,转发等)
外部:1.通过产品机制、运营手段等鼓励用户自发的分享。2.运营人员有针对性的发布在不同平台。(这里以知乎的答案和传播特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