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老家门前的码头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迎来的、送往的,特别是遇到谁家结婚娶亲的,码头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那是整个村庄河南的闹市口。
早上,淘米的、洗菜的、洗衣服的、挑水的,一派忙碌的景象。清澈的河面,一眼就能望到水底,小鱼小虾成群结队在河里游来游去。
盛上满满一碗烧熟的山芋,蹲在码头边凑着热闹,用不着客气,你一个他一个,不一会就会一扫而光。
农闲时,站在码头上,把铁篮子系上一根绳子,往河中心一扔,一刻钟的功夫,螺丝、砚子就能捞个几大碗。
夏天,到了傍晚,女孩子们穿着娃娃衫和短裤,小男生们赤身裸体,每人推着个大木桶或塑料桶,时不时地用脚踩踩,感觉脚下有了,一个猛子下去,伸手一摸,一个大大的河歪就被扔进了水桶,天要黑了,桶也满了,用手往身上浇浇水,耳朵根、夹肢窝,上下来回搓上几把,一事两夹挡,既省了锅塘烧水洗澡的麻烦,第二天又多了一顿美味的中饭菜。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码头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水稻、棉花、山芋和花生,人们踏着台阶,一担一担地,把丰收的果实挑回家。
冬天到了,瑟瑟的北风咆哮而过,小河终于忍不住寒冷,把自己冻得严严实实。淘米的,洗衣服的,带着榔头击打着冰面,敲出两个比井口大不了多少的洞口。玩皮的孩子们即使被冻得鼻涕拉呼的,也还是三个一群五个一挡从这边溜到那边,手中的砖块在冰面上不时地打着圈儿。
如今,几条大大小小的船只停泊在它的身边,半倾的船身里藏满了淤泥,不时发出阵阵恶臭,码头上杂草丛生,再也找不到当年热闹的影子,只有一簇簇水葫芦,有着翠绿的叶子,开着淡紫色的花,在河面上一直漂着,不分昼夜地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