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卫生条件差,人们常用篦子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虮子。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条件好了,虱子基本上看不见了,篦子也看不到了,可能年轻人都不知篦子为何物了。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篦子这个老物件。
“篦子”,《汉语词典》给出的意思是“拼音bì zi,用竹子制成的梳头、洁发用具。中间有一梁,两侧有密齿。也称为‘篦栉’”。 据说,篦子的制作是典型的手工艺活,工艺分为办齿子、办梁子、办档子三个环节,须经过108道“手脚”。因为篦子的齿比梳子密,所以传统里篦子和梳子配套使用的,梳子梳头发,篦子就是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
唐代文学家罗隐写有一首《白角篦》“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的诗,说明古代篦子是人们非常重要的必需品了。在上世纪七、八十是年代,笔者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时,家里有一把有点年头的旧篦子,断了几个齿,但篦子中间梁上刻着梅花和字,平常家里人就使用它。什么时候不再使用篦子,以及这把篦子的去向,现在笔者记不清楚了。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篦子应该不是鲁西南方言特有的,应是普通话通用的词语,“篦”和“箅”不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