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陪孩子终身成长》P3-P12
今日收获:一:父母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我们要习惯于聚焦优点,孩子做的到做得好的部分,如果只盯问题,你会发现有永远都解决不完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的焦虑和担心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我们需要给孩子的是知识耐心和爱。
简单体系和复杂体系,孩子是复杂体系,是一个生命体,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一个简单的机械体,去组装。孩子是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我们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家长最应该使劲的是给自己,我们把重心放自己身上,孩子就会觉得轻松,也能感受到改变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二: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绪处理方式,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上。关于陪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我们都要去回到自己的童年,去看到自己潜意识里的隐藏的那个伤,再去调整孩子写作业中的情绪问题。
三:父母的语言对孩子人格的塑造
“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的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父母要都对孩子表达积极的话,因为我们嘴里怎么说,他就会被我们的语言塑造成我们嘴里说的那个人。父母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就像是家里装的监视器,无时无刻都在学习我们,所以一定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机,要通过互动去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践行分享:这些理念都是非常熟悉而且是深入我心的,听樊老师讲书时间久,很多知识和理念都已经潜移默化。最难的就是从知道到做到,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与学习,好一点的是之前的不良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家里的氛围和孩子之间的相处都慢慢变好,我把注意力更多的用在了自己身上,对孩子更多的是允许和放手。孩子也成长了很多,我们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我们也习惯于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所以孩子的状态非常好,不看重成绩,但自己知道要努力!
:反思练习:要反思的还是关于写作业问题,这是我经常会反思的问题,孩子为什么对自己能完成作业没有信心呢?很多时候是我无意识中说的太多了,压力一大就会催促孩子,孩子不动,我就急,一急说话就不注意,所以这个是刚发现的,也反思怎么去调整!
下一步行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体验的自己能完成作业,让他有好的体验,有胜任感,调整自己的压力以及说话方式,尽量多说正面的鼓励的积极的语言!随时觉察自己,感觉不对了就及时调整!
DAY2《陪孩子终身成长》P13-21
今日收获:一,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任何人都要小心自己出现莫名其妙的感觉。孩子写不出作业你发火,是因为碰触到了你潜意识里隐藏的伤,你看到了当时还是孩子的自己,你觉得自己不能被批评,从小到大面临批评的感觉太恐惧了,所以孩子一出问题,父母第一时间就会撇清关系。父母越凶,孩子学习的困难就越大。
有两类人,一类是出现问题包容积极的心态选择共同承担责任,一类是出现问题立刻逃避推托责任。逃避责任的人是因为他小时候被要求不能犯错,犯错就不能被接纳,所以他从小到大最害怕的就是被别别人指责。当一个人把犯错等同于不被爱,不被尊重时,就会对自己很苛刻。
一个人如果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他和钱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父母无意识说出来的压迫性语言,让孩子从小到大都不觉得自己能赚到钱。尤其是那些从小到大受到父母打击,觉得自己配不上美好,轻松生活的人。
二,我们的思维模式由父母决定,世界上大多美好的事情都是轻松的来的,如果感觉难,一定是方法错了,我们做事情的很多方式都是潜移默化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教我们的,让我们形成了艰苦的思维方式。
三,家暴对孩子身心的影响,生活中很多无法控制自己,冷静不下来的人就是小时候被打形成的后果。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长期积压太高导致的,所以不受控制!这个打孩子带来最严重的恶果。
践行分享:一,自从知道了现在的家庭关系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就会经常去反观自己的童年,去关注现在的父母的生活,去检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反思了之前和父母之间的冲突,还有心里对他们的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和父母的关系亲近了一些,对他们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耐心,经常会发自内心的去感谢他们。关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这个逻辑我也知道,还经常会讲给孩子听,告诉他为什么他写不出作业妈妈会这么生气,是妈妈看到小时候写作业的自己,我们害怕自己不会,害怕被批评,所以我们就要发脾气逃避,把责任推给你,说明那个时候的妈妈也就是和你一样大的孩子。有外因也有内因,孩子的作业问题依旧存在,能做的就是鼓励,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很多时候我的压力是来自老师这边,跟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非常害怕老师,所以也不愿意和老师有过多的接触,但是我也在努力克服,尽量和老师沟通,反馈孩子对老师的肯定和喜欢,每次意识到自己的压力是来自老师时,就会去调整,还有孩子的学习习惯,一直在调整,放手,让他自己选择,承担责任,逻辑好像没问题,过程中总有有插曲,但都是可以适当允许的,毕竟他还是个七岁的孩子。
:反思练习:要反思的是这些理念要怎么更好的内化,要怎么更好的去践行,看到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去不断的挑战突破自己,尤其是在思维模式上,我看到的是爱人这边他父母对他的影响,很明显的就是很努力,但是赚钱总是感觉很难,尤其是现在更明显,所以要反复练习的就是多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多看到自己做的好的进步的地方,让自己更有力量!
下一步行动:继续调整和孩子的相处模式,随时觉察,在生活中努力寻找彼此的优点,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DAY3《陪孩子终身成长》P23-P30
今日收获:我们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
小时候受到来自父母的恐吓威胁。由于孩子太小,就被吓住了,可能会表现的让父母非常满意,拼命的学习。但是他丢失了安全感,长大后不管做什么都第一考虑安全,稳定,不喜欢的工作还是坚持,害怕走出舒适区,不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因为父母是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长大,所以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稳定。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所以用威胁恐吓的方式怕你孩子形成了追求稳定的思维模式。
在亲子关系中,冷暴力是让孩子最为恐惧的一种方式,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突然之间不理自己了。冷暴力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终身诅咒,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妈妈不理他,爸爸不要他,用冷暴力的方式欺负控制他,让他内疚,把孩子关门外,用类似抛弃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孩子能主动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纯粹的爱。
践行分享:首先去反观自己的童年,对于有关威胁恐吓的画面或语言没有印象,只有一个感觉,好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虽然没有语言的灌输,但是身处当时的环境却感受很深,看到父母的辛苦,在看未来,不想他们辛苦,不想和他们一样所以就努力学习,但依然是充满了不安全感。长大了还是追求稳定,大多是父母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在了我们身上,所以我们也是拼命的追求稳定,害怕不确定,所以父母自己的状态特别重要,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然后对待孩子,知道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时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去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调整我们的语言模式,会让孩子不舒服产生压力的话尽量不说,就是我们小时候听了不舒服的话,尽量不威胁,不恐吓,表扬之后不说但是,但是偶尔还会因为自己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欠佳,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有时也会不理他,希望他因为害怕而听话,顺从,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方式就要及时调整。
:反思练习:我们还是会习惯性的做一些事,说一些话,无意中伤害到孩子,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思维的惯性需要我们刻意的去调整,要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再去调整,带着觉知觉察去生活。
下一步行动: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觉知,尤其是对自己情绪的来源,先看到,接纳在调整,负面语言一定要克制,切记孩子会变成我们嘴里描述的样子,慎言。多给孩子鼓励,多肯定鼓励自己!
DAY4《陪孩子终身成长》P31-44
今日收获: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是怎么回事?这世界没有所谓的莫名其妙,如果你感觉到了,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它就会成为你的命运。案例中的约翰和玛丽在生活中发生的争吵,表现上是一些生活习惯上琐事,但实际上都是因为他们潜藏在潜意识里的伤害。在成年的时候,就希望伴侣能够满足自己。但是两个人都是希望对方满足自己,就会产生矛盾。
亲密关系中出现的对小事敏感,容易一碰就炸,有的人喜欢磨磨蹭蹭,就是父母的催促唠叨惩罚导致的。吵架就是潜意识层面不断的碰撞,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吵架,建设性的吵架,我们一定要能直面内心的伤痛,看到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表达你的感受。
伴侣争斗中愤怒的时候表现方式:攻击直接发火,情绪抽离,冷暴力,被动攻击,这个要注意。只要能够直面内心的最深层次的伤痛,就找到了解决你们问题的最好方法。
关于迟到: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能反复提醒催促,否则他会在潜意识里对这件事情敏感焦虑。凡事要往好的方向想,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也是一种反脆弱。
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每个人痛苦的时候都要学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内心并不完整。如果你真的足够强大,就会发现别人根本无法左右你的幸福。意识到再去改变,这个是关键作用的人一定是你自己。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如果你改变了,之前的恶性循环就会从你这个节点开始变成良性循环,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由此而改变。
践行分享:在生活中,我们现在很少出现争执,看到了之前的在童年可能受到的一些伤,对亲密关系还有亲子关系都会有影响。一旦有不同意见,大多时候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会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想法,基本可以沟通,看到彼此的内心的伤,互相理解互相温暖就好。对于和孩子的相处,自己总是害怕迟到,就担心孩子迟到,早上难免会催促,他自己的的事有时候也会帮他,意识到之后,是我把害怕迟到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就会去调整,允许他慢一点,允许他自己的是自己独立做,但自己心里还是着急,还有写作业,总是忍不住提醒他催促他,还是自己心里着急,希望他早点把作业写完,仿佛写作业是我的事情。意识到问题。就要去调整!
:反思练习: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这么着急,为什么对孩子这么不放心,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应该还是童年隐藏在潜意识的伤害,童年害怕的东西太多了,用害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害怕让家人失望,所以尽量去做一个完美的孩子。导致了现在用害怕孩子表现不好,还是自己的潜意识。
下一步行动:要调整自己的压力状况,自己内心先放松,多心里暗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那个什么都害怕的小女孩,你不用很完美,你本身就很完美很珍贵!对孩子尽量放手,相信孩子,给他自由,和他商量制定规则一起陪他执行。
DAY5《陪孩子终身成长》P45-55
今日收获:从本质上认识到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首先区分简单体系和复杂体系:
什么是简单体系:特点是可追溯,能够找到因果关系。复杂体系:因果关系不可追溯,有着非常简单的内核,能够生生不息迭代。可以用“还原论”机械论解释。还原论的核心是我们如果知道一个事物每一个侧面,每一个细节,就一定知道这个事物的全貌。在机械论还原论的影响下,看到一个东西,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拆分,在组合,所以我们就习惯用简单的方式做事,看别人然后模仿。
弱小的蚂蚁和沙丁鱼鱼群让我们看到了复杂体系背后的简单规则,没有智商也能做出如此让人震撼的如此宏大的,智能的,科学的空间,沙丁鱼能完美的躲开鲨鱼。人类进化也有三条简单规则:遗传,变异,选择。
教育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我们无法追溯到原因。容易用简单系统的方法来应对。然后拆分孩子,希望最后组装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孩子的生命感受――幸福,快乐更重要。
用简单体系塑造的孩子,会把孩子学习的快乐和美好都破坏了。理解简单和复杂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础。在生活中,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了,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
践行分享:当第一次听到樊老师讲这个复杂体系和简单体系,孩子的教育是复杂体系,要用简单的规则和驱动。每次想要让孩子听自己的,就会想到他是一个生命,有生命力,一定时向上向善的,去相信他。担心他做不好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放手让他去尝试体验。
当孩子有兴趣,有好奇心做一件事,即使天已经很晚了,都会允许他。把他当成一个生命去对待,不给他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他的自由成长。孩子没有受到压制和限制,所以那种自然的生命状态很好,每天都很开心。像一个孩子的样子。既然知道了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问题,就做好准备,和孩子一起成长。
:反思练习:大环境下自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有很多人看不惯不理解。但是自己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调整先反思自己,最近有几次其他家长会找我,说他强行抢了人家的玩具,还有给我说孩子没礼貌会对大人动手,还有人说孩子脾气不好,太暴躁这样长大后会容易出乱子。当然别人都是好心,说的有可能也是事实,但是我们都会平静的面对,然后和孩子了解情况。完了我们都会现在孩子这边,给他解释。我们的孩子在很多看来可能都有问题,认为我们是在惯孩子,但是我们很坚定。只是我们的看法不同而已。我们不要求孩子成绩,只希望他的状态好,孩子心理阳光,状态好了,学习都不是问题。
下一步行动:在生活继续觉察,耐心听孩子说话,多用正面的肯定的积极语言。相信孩子,多允许,给他自由。让孩子像一个生命去成长。
DAY6《陪孩子终身成长》P56-67
今日收获:一: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爱因斯坦和达芬奇都是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有纯粹的求知欲。我们大多数都是小时候有好奇心,长大后就忘了,而他们是终身都有好奇心,求知欲,为了求知而求知。而我们经常更关心学习这个知识有没有用。
好奇与求知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情。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下成长出来的生命。他们不是由在外的模块所组成的机械化的人,而是走着自我进化的逻辑和力量,他们充满活力。
二: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养育孩子这是一件应该充满好奇心的事情,大人要用对待生命的态度来陪伴孩子,而不是用对待机械体的方法来解决单个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对待复杂体系的孩子要怎么去养育?不是放养,不是简单的不承担父母的责任,我们要给孩子建立起复杂体系所需要的具备的精神内核了。父母在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给生命注入最重要的原始动力。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我们对孩子是无条件的爱,但是我们变得出来了都是有条件的爱,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我们往往用交换,威胁恐吓的方式表达,对孩子会造成心理伤害,“资格感缺失”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诅咒,让孩子感觉不到爱。
践行分享:生活中我们经常不自觉的会想让孩子按我们的方式去做事情,有时候怕麻烦会阻止孩子探索,有时候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这样一个孩子慢慢就没有了探索的欲望。孩子是个生命,我们要有耐心怀着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对待孩子,对孩子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充满好奇,当他和我们意见不一致时,去尊重他的做法,让他去体验。当他要去探索一个我们认为没用的东西时,鼓励陪伴他一起探索,后面的残局我们一起收拾,不要怕麻烦。当孩子对我们说话讲东西时,看着他,多问他怎么做到的?怎么想的,引导他多思考,多表达。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反思练习:这些理念都知道,不是很落地,有时怕麻烦我会拒绝孩子,也会不允许孩子做很多事情,大多都是因为自己状态不好,影响了孩子。所以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下一步行动:继续保持每天的觉察,多反思,多践行,对与启发式提问多练习。自己多学习,一定要比孩子知道的多,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要多点耐心!
DAY7《陪孩子终身成长》P86
今日收获: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换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的爱。对孩子的交换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忽略最重要的求知欲。经常性交换也会让孩子迷茫,不知道对错不知道什么重要,也不知道什么美好,孩子天然的逻辑会觉得,用来用来做奖励的东西一定是好的。
没有要求才是家 家是孩子感到放松的地方,是充满爱的,如果总是有要求,孩子也会觉得没有爱,家人不爱他,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要求,一定要把孩子内心的力量调动起来,让他自己主动去成长,他就会自发的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父母要对孩子少提要求自己多做榜样,激发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调动他内心力量,就是永远都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是无条件的爱。
别让不爱进入认知,生活中我们常常不会表达无条件的爱,无意识的会说你要在怎么样,我就不爱你了,威胁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被爱,“不爱”似乎成了家庭文化里的口头禅,成了我们和孩子沟通最简单的方法。如果家里是这样的语言系统,一定要觉察到,然后要通过刻意练习去改变,对孩子一定不要威胁,否则他会学会这种方式去生活。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对孩子要表达无条件的爱但是也要区分溺爱,就是家长对孩子做什么都支持,没有接受过批评,也没有任何规范,这个孩子会产生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内心对世界没有边界。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也包含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每个孩子一定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的去看孩子好的地方,发现亮点才是推动孩子成长进步的方向,亮点越多,阴暗点就会越少,放大孩子光明的那一面,才能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无条件欣赏和接受的,遇到任何困难孩子都会勇气,挺过去!
践行分享:生活中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模式,既然要表达无条件的爱,就一定不要交换,威胁,恐吓。考试前,我们从来没有给他承诺奖励,他自己也知道好成绩就是给自己最好的奖励,所以他成绩好了也不会骄傲,考的不好也不会很失落,会去看自己不足地方,还有这次比上次进步的地方,知道会去努力,所以好成绩在我们家对他没有诱惑力,他知道我们不看重他的成绩,考的不会也不会批评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里,好成绩了老师会喜欢,考不好了老师会批评,所以他的压力只有来自老师,我们是帮助他给他能量的,所以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在进步的!
:反思练习:想让他早点写完作业,就不能说写完作业给你买东西,带你出去完。这样孩子刚开始可能还有动力,慢慢的也就没动力了。他更需要的是相信他可以早完成作业。虽然知道了家里不能提要求,不要威胁恐吓但是在情绪状态不好时依然会用威胁,比如你过了几点写不完就不要写了,过几点写不完我就不管你了,不给你签字了,孩子会很害怕,害怕写不完,害怕你不管他,害怕不签字被老师批评,太多的害怕反而让孩子不能集中精力写作业。这样说的太多,否定的语言太多,让孩子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能写完作业。
下一步行动:还是要检讨自己的语言模式,觉察,思考,调整改正,真正从孩子角度去看,怎么可以让孩子把写作业的自信建立起来。切记不能再打击孩子。自己的立场要坚定,主心骨要正,相信自己,不受外界影响。
DAY8《陪孩子终身成长》P117
今日收获:一,亲子教育中的第二根支柱是价值感。
价值感的重要性:一个人拥有价值感,他会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的内心会充满能量,他会对未来充满期待,对人生拥有极高的热情度。(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孩子的状态。)
价值感和自尊水平的关系:
有价值感,自尊水平就高,自律性就强
无价值感或低价值感,自尊水平就低,自律性就差,容易干坏事,变得叛逆。很多成年人的问题大多是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家,自己在家里是被无条件包容和接纳的。有了无条件的爱的原则和方法,就有了归属感。
二,价值感是怎么来的?孩子怎么才能有价值感?没有人会自带价值感,价值感无关家庭背景无关是否富有。
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比如家务,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很多都是,孩子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让参与,如果孩子学习在不好,就会用来贬低孩子,让孩子感到强烈的无价值感)
一个孩子对家庭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可以参与家里打扫卫生,要肯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他的存在就足以成为家庭氛围的调动者。
当孩子做到了,我们如何去表达?表达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得很好,照顾了周围其他人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孩子为家庭做的贡献。(不给任何交换条件,而是告诉他全家一块参与事情,欢乐会成倍增加,让他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真正有价值,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很高),也就是自尊水平就会高,就不会觉得自己没用,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去干坏事。一个人如果有自我约束力,就不会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自己偷偷摸摸的去做一些事情,因为他具备足够高的自尊水平。
三,自尊水平越高的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孩子不能管好自己的原因是什么?
妈妈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压力太大,学习也学不好,妈妈反过来埋怨孩子,全是负能量的语言,让孩子自尊跌入谷底,然后恶性循环。孩子成了不能改变自己,不能约束自己,过着糟糕生活的人。
父母用了错误的方法帮助孩子,就是挑毛病。
实际上挑的毛病越多,孩子的毛病就会越严重。打游戏上瘾的根本在于孩子没办法自律,解决办法就是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我们绝对不能用条件反射似的反对一切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抱有希望,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把孩子的内在价值感调动起来。如何点燃孩子心中的价值感?发现亮点,并提出表扬,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予它意义。就是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情时,你不是说“做得很好,爸爸给你钱”,而是说“做的很好,这件事的意义是……”父母要把孩子做的事情的意义给点出来,表扬孩子也要表扬到孩子的精神内核。
践行分享:关于提升价值感,生活中孩子有了进步,我们有时能及时的发现给予肯定,有时没发现,孩子都会提醒我们,说自己都干什么了,孩子也是希望得到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关于做家务方面,也是希望孩子参与进来,会创造一些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件事的氛围,体验不是很好,也喜欢一家人一起,但还是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过还是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多体验,参与家庭活动,承担自己的一点小责任。
:反思练习:在表扬孩子方面,还需要多加练习,要学会正确的表扬,让孩子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做家务方面,还是要多反思,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还是家庭环境,想怎么可以调动孩子参与家庭活动的动力,让他愿意去做,体验到开心,得到收获和成长。
下一步行动:重视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做好孩子的榜样,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DAY9《陪孩子终身成长》117
今日收获:为了孩子我们要忘掉自己的优秀和身份,我们拥有多少知识,有多优秀,与我们懂得教育孩子的原理和理念完全是两回事。谦虚一点,放低一点姿态,好好读书,践行,对孩子表达出善意,鼓励他,亲子关系自然而然就会发生变化。
对孩子好一点,给他一点美好,表达出内心对孩子真正的期待,而不是讽刺挖苦,这叫做“帮孩子建立价值感”。(不要怪里怪气讲话,不指桑骂槐,不错误的用“只有给孩子压力,他才能出油”的方法教育孩子)
用正常的方法,不会了就学,学了就用,用了是知道有没有用。
关于自信:如果鼓励孩子没用,可能是之前被吓坏了,所以他要的不是鼓励和表扬,而是感谢。孩子不需要被表扬那些他做得到的事情,感谢能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感受到了价值,他才能找回自信。
面对调皮的孩子,你的压力状况决定你的反应。压力大就会烦躁,压力适中,就会觉得美好!我们应该先感受到爱,努力调整自己的压力状况,孩子才能感受到爱。良性循环是从减少压力应激开始的,对自己也要好一点,别对自己提太高要求。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要看孩子和父母的相处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经常凶孩子的。
如果家里有人脾气不好,经常发火,孩子的注意力就没办法集中,因为发火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当旁边有一个人不停的批评我们的时候,根本无助于我们把一件事做的更好。不断责骂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卸责任的过程,这会导致孩子紧张恐惧分散注意力反而更学不会学不好。我们自己首先得理解:孩子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有内在动力的人。
儿子胆小,担心在学校被被欺负
首先要看到儿子身上其他好的地方,和父母的相处关系怎么样。过度关注和太过操心会导致我们太看重一些事,任何时候都要给到孩子足够的信任,孩子有自己的处理办法。家长只要告诉他:如果遇到了困难,爸爸妈妈会给你做背后的支撑,你来找我们寻求帮助就好了。
其次如果孩子在压力面前退缩,可能是偏内向性格,父母要做的不是怎么让孩子外向,而是帮助他发挥内向的优点,不一定非要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完美。面对善良的孩子,要多去鼓励他身上闪亮的部分,在他表现出勇气的时候称赞他有勇气,让他自信,他的自尊水平提高了,他和父母的关系会更亲密,他就不会容易被人欺负了。
生活中要多做正面反馈!切记不要在对方做对事的时候还想让对方反思之前没什么做的不好,这样他得到了负面反馈,就会越来越不想做。
践行分享:生活中已经很容易看到孩子做的好的部分,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尽量放低自己的姿态尤其是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的需求也会尽量的去满足,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般都是先鼓励他尝试,如果他还不愿意做,就会选择帮助他和他一起完成,一般这样孩子都是很满足的。对自己也有了信心,我们一般不会强制孩子去做一些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多站在孩子的世界看看,会更理解孩子们,多想想小时候的自己,也会更理解现在的孩子。
:反思练习:践行部分还需要在加强练习,先反思,整理好思路在出发,多看看行为背后的需求,多看到自己内心的需求。要调整好自己的压力状况。
下一步行动:调整好自己的压力状况,调整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模式,学会做积极正面的反馈,要坚持!
DAY10《陪孩子终身成长》P133
今日收获:亲子关系中的第三根支柱:终身成长的心态。
如果父母自己不成长,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爱孩子,那么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也正是父母自己。成长型思维:美德背后的美德,都是终身成长型的思维方式。所有错误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错误的品格背后都是固定型思维。一个人一旦有了固定型心态,就会活的很累,他做任何事都在意别人怎么看他。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我们希望孩子以后怎么样活,为了不断的证明自己,活的很累,还是为了自己活为了从每件事情中学到东西过轻松愉悦的人生,这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如何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需要积极的需要互动。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来自与父母的各种互动,不能把孩子的关注点引导到为了证明自己上,否则他就体会不到努力的意义了。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不能因为别人的目光而放弃自己的选择。如果孩子有了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无时无刻都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吸取养分,都在不断的学习。切记,不要评判孩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总是对孩子提结果上的要求,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肯定过程!
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人生的维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立足社会,终身成长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只要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孩子就一定有,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有规律和方法的。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在爱和价值感上。
家长要能调整心态,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的评判他。接下来要学会表扬孩子,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表扬结果。要让孩子意识到过程和动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结果。父母能让自己轻松一点,引导孩子保持学习的心态,从各种事情里学到一些东西,孩子的成长自然会好很多。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才会让孩子逐渐养成成长型心态。
践行分享:先反思自己,看自己是不是成长型思维,看家庭氛围是不是也是成长型的,孩子觉得难得事情,我们尽量会去给他提供帮助,给他做榜样,要想孩子有一个好的状态,家长首先自己要有好的状态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也经常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在需要困难的时候,孩子表现出的状态还是挺好的。
:反思练习:要多觉察自己的状态,看自己是不是内心轻松的,遇到问题自己的关注点在哪里,自己和孩子的互动中还有那些是不合适的,需要调整的。
下一步行动:继续调整自己的自己状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给孩子做好榜样,刻意练习如何正确的表扬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终身成长型心态。
DAY11《陪孩子终身成长》144
今日收获:学习成长型思维,一个很有力量的词“允许”允许失误和挫折
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善意,这个善意最接近的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很多人学习不能进步的原因:他们总是在评判批评自己,这就是一个人对结果太在乎,对自己太严厉,太喜欢批评自己了,会产生负面情绪,这样反而不能做好事情。
一个人对自己如此苛责,与小时候父母的严格是有关系的,所以学习终身成长的心态,不仅仅是当好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更好的善待自己,把自己的心理调整的更好,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好,自己好了才有能量去管孩子。
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终身成长的人,帮助自己和孩子了解从每次挫折中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挫折还是成就我们都能学到东西,不用天天向别人证明自己,因为没有人在乎你的种种细节,所以管好你自己的事,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不要背包袱,轻松上阵。
你的语言会暴露你心底的问题,没有所谓的“口误”。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序,'要善于发现优点,亮点。人的不安来自不能享受亲子生活,总觉得现在的幸福肯定还有危机,得把这个危机找出来,把它解决掉,结果导致出很多矛盾来。我们大人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成长最终一定是要靠他的自觉性,他意识到他的人生是要靠他自己来掌控,学习打造的,大人需要耐心,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对孩子表达感谢。
不要总是暗示自己做不到,不要强化负面想法,越强化,慢慢的你就相信'自己真的做不到了。能不能做到一件事取决于你是否有责任感。相信自己做得到,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个世界没有最好,你要相信他人的生命力。孩子有自己的生命力, 他会自己成长。
践行分享:其实允许这个词对我帮助是特别大的,允许自己做不到,允许自己目前这样的状态,允许孩子做错事,允许他尝试,不苛责自己,不责备孩子,一旦允许自己,不评判自己,不批评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心里就突然有了力量,更愿意去把事情做好,没做好也不会失落,会去看自己从这件事学到了什么,怎么做才能把它做好,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孩子的状态也越来越好,经常说:完成好过于完美。更看重做事的过程。
:反思练习:如果孩子状态不好,先要反思自己,看是不是家庭氛围影响了孩子,自己要放松,孩子才能状态好,所以还是要把劲使自己身上,对自己好点!让自己成长起来!
下一步行动:多去发现如何能对自己好点,可以更好的爱自己,生活中多去觉察,提高看见的能力,多给自己耐心,多给孩子耐心,用心陪伴孩子。
DAY12《陪孩子终身成长》第28.29章
今日收获:一,叛逆的背后是无助
我们经常会认为孩子叛逆就是孩子的错,是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叛逆时我们会很无助,如何面对已经叛逆的孩子?
要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首先要从意识到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开始。要看到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无助是最核心的,孩子的快速成长让他们感觉很不适应,心里存着无数无助的感情,但是他还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回应,父母对于一个身体和情感都在快速成长的孩子也是迷茫的,能给孩子的大多都是物质支持。孩子得不到来自任何方面的支持,在他无助的时候,情绪起主导作用,于是就出现了沟通中的不是打就是逃,实际是他们缺少爱,缺少价值感,也不知道如何终身成长,所以就叛逆的越厉害。切记,妈妈唠叨越严重,孩子叛逆就会越严重。爸爸缺失都导致成瘾性人格。
当孩子出现了叛逆或成瘾性人格,或者是大喊大叫和父母吵架,父母首先要停止唠叨,停止大喊大叫。唠叨没用,大喊大叫会让双方肾上腺素上升。大喊大叫的声音是被忽略的,停止唠叨,停止大喊大叫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想让孩子改变,自己就要先改变,亲子互动方式要改变。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
“述情障碍”就是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当孩子吼叫的时候,家长不要生气,要更加冷静的去发掘这里边的美好,发掘孩子的亮点。一定要每天逼自己发现孩子的亮点,并表达出来。当你更多的去挖掘和表达的时候,孩子会慢慢软化,一定要坚持!要有耐心,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会好好说话,有温柔态度,能发现别人的亮点,能给予别人鼓励和温暖和爱的人。还要学会一个原则:家里遇到各种困难,问题,冲突的时候,要学会先处理好情绪在谈事情。
双核的对话人,一核负责内容,一核负责谈话氛围和情绪。一定要优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先处理好氛围和情绪,学会反应情感。能准确的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倾听的最高境界是反应情感,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能通过理解对方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对方此刻的情感感受,让对方的情绪水平下降。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多提问,少提建议。建议暗含着批评。会让孩子的情绪反弹更厉害。
比提建议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提问。一个人做事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他要有对现状的认知,还要有责任感。父母帮孩子认知现状,让他肩负自己的责任,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所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问来调动孩子,让他清晰的意识到现状是什么让他意识到未来会有什么样的选择。父母学会提问,不用告知的方法,对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会有莫大帮助。
践行分享:看到孩子有让我们生气的行为,或者去做一些让我们感到不解的事情时,本能的产生情绪,知道了原理之后,会让自己停下来,去看看孩子这个行为的背后是他想要什么,或者他的哪个需求没有被满足,尝试去反应情感,说出他那时的感受,大多时候都是有用的,很重要是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
:反思练习:知道了原理,知道了孩子叛逆背后的无助,要多去反思自己,如何更好的理解支持到孩子,如何去调整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自己的语言模式,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情绪,是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会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还是要多反思自身,先做好自己!
下一步行动:检讨自己的语言,践行,遇到问题先不要慌,冷静下来,和孩子有效沟通。停止唠叨,停止大喊大叫,实践的太少,在沟通中就会卡壳,所以还是要多练,珍惜每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DAY13《陪孩子终身成长》31章
今日收获:一,成为积极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多做积极的事,自身的状态要是积极正能量的,多表达爱,多组织和孩子一起的亲子时光。切记:所有的答应要陪孩子的事情,都不能加任何条件!
当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无私的爱,展示出耐心,宽容时,不需要威胁他,孩子就会回归,就会软化。叛逆期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软化,回归到柔软的状态。一定不要被孩子表面的强硬所影响,记住孩子叛逆的背后是敏感,脆弱,无助。
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慈悲心和耐心,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孩子总会回归家庭,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做个好父母,让孩子少受一点伤,一个受伤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把坏的习惯带入他和他的孩子的亲子关系中去。所以,多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当我们去表扬孩子,减少大喊大叫,先处理情绪在处理问题,多做一些温暖的事情时,孩子一定能感觉到你的爱。
二,1, 关于阅读:找到乐趣(人在趣味这件事上,有一种反脆弱能力,你越打击它,它反弹得就越厉害。)不要禁止孩子看“不正经”的书,相信她总会回归经典,经典是高层次的美好,低级趣味不可能延续。
还有父母的反应特别重要,塑造一个孩子的人生观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行为。亲子关系一定要好,孩子的阅读品味是要大人引导的。
2,关于叛逆,保持彼此的尊重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如果我们要简单地应对,最后孩子就成了一个平庸的人,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焦虑无处安放。看别人干什么我们也去做,忽视了孩子有自己不一样的成长方式,而且可能不管他,他也许会更好,这不是佛系,而是耐心。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学会三条:
第一条:保护好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的一条
第二条:和孩子建立情感的沟通
第三条:分享父母的成长经历。我们怎么面对挫折和困难。
父母只能耐心的等待孩子找到他人生的使命。火气上的时候,学会先点头,用点头让你的焦虑下降,等情绪恢复正常了,在和孩子沟通,时刻提醒自己,耐心很重要。
3,“静待花开”
人这一辈子永远都是“静待花开”的过程,关键是怎么“静待花开”。如果你能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关心他,理解他,和他积极交流,和他一起旅行,这也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方式。“静待花开”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延续过去错误的方法,而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学会有耐心,才会起到作用。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父母的陪伴,青春期的很多焦虑是孩子在不断的考验父母到底会不会帮自己。要相信,永远都会有机会。
践行分享:关于阅读方面,最早的时候给他买了很多书他都不看,因为不认识字,也就看图画,后来让我不断的给他读书,有的是反复要听,由于有的是太长了,就用手机放着他听,他一边翻书一边听。对听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给他买了樊登小读者,成了他的精神粮食,每天都期待更新,后来我也有着急,因为其他孩子都在读书,我家的只听几乎从来不看书,人家能读课外书很流利了,他都不动书,我就给自己说,耐心,耐心,后来看他喜欢看别人的漫画书,就给他买了好多,那种小人书,特别喜欢看,感觉上瘾,入迷的不行,很多家长可能都会制止,我朋友那儿有好多漫画,他不要了,也不让他孩子看,我全给孩子抱回来了,他特别开心,以至于写作业的时候偷看,上厕所也看,我觉得这是阅读兴趣,让他对书有好感很重要,所以他现在还是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漫画书,还说自己以后也要创作漫画,不过我相信这是好的开端,总有一天他的阅读兴趣会广泛起来,也会享受阅读发给他的快乐。
所以,体验很重要,相信很重要,耐心也很重要!
:反思练习:樊老师说过的:不威胁,不恐吓,不交换,表扬之后不要说但是,还是要不断反思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对话,刻意去提醒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
下一步行动:调整自己的压力状况,今天对孩子允许比较多,说话语气平和,感觉孩子状态挺好,所以还是继续做好自己,从点滴做起,觉察生活中的小细节!
DAY14《陪孩子终身成长》33章
今日收获:一,如何修复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很有可能来自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所以,只有把和父母的关系理顺了,才能从根源上让自己成长起来。
如何修复呢,改变的方法是什么呢?
错误方法:不断的自责,自责的结果是不改变,在自责的过程中把能量消耗殆尽了。自尊水平下降,开始觉得自己坐什么都不行。
正确改变的步骤:
第一步:觉知
第二步:不自责,学会接纳
第三步:改变
通过阅读和学习“对孩子好一点”觉知到潜意识的存在,看到自己是这样成长过来的,看到造成现在的因,然后知道自己的缺点,完完全全接纳自己成长中的一切,感谢自己的父母
,然后在改变。
感谢“犯错”的父母,才能解救自己
很多人对自己现在不满意,而且知道完成这一切的是自己的童年,是自己的父母没有用正确方式对自己,对父母产生了怨恨。而要怎么做才能解救自己呢?
那就是感谢你的父母!发自内心的感谢,才能感受到爱,才能换来力量。即便是有的父母不在了,也千万要记住一件事,在父母的位置上是有人存在的。你相信有爱在,爱就在!父母给你的生命就是证明,你的身体,你的能量,你走到今天的生命力,都是父母给的,有这个就够了!获取爱的方法并不是拿爱来交换,我们永远都还不清父母给我们的所有爱。父母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生命,这是我们永远都还不了的,坦然接受父母给我们的爱就好。
践行分享:这个问题曾经也是非常困扰我的,经过不断的学习慢慢知道了自己目前问题的来源,是我们的童年!不断的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从点滴零星的记忆里去寻找答案,看到了自己的恐惧的来源,看到了自己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做一些选择,为什么会那么压抑自己,看到了自己被忽略的童年,一直以来的听话,懂事,不让父母操心,遇到了任何问题都不敢说,原因就是为了得到关注,反而越听话越容易被忽视,因为你不用人操心,让人很省心,所以心里积压了太多的压抑。导致总是没有力量,觉得自己不好,没有价值。一点都不喜欢现在的自己,知道了这些以后,开始去反思和父母的关系,去唤醒曾经的那些爱,去回忆那些有爱的画面,终于,心里慢慢释然了,理解他们了,也能去感谢他们,这时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都认为是无解的,慢慢都在变好,知道了以前为什么会那样,对父母也有了更多的耐心,少了很多的愧疚感,这时的自己也慢慢有了力量!
:反思练习:要反思的是,我是不是真的接纳自己了,是不是真的接纳父母了,总感觉还有某些东西堵着,还是会经常的内疚,爱要勇敢的表达出来,所以还是要尝试更多的表达爱。
下一步行动:在生活中,继续觉察,多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尊重父母的生活,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不干预,让父母过的舒心些!看到爱,尊重爱,感受爱!
DAY15《陪孩子终身成长》第35章
今日收获:一:只有理顺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才能拥有爱的力量。樊老师讲他妈妈的例子,让人感触特别深,只有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父母爱的人,是一个被爱的人,他的心中才会有能量。调整和父母的关系,绝对不是让父母改变,孩子不咱批评和指责父母,而是要对父母表示感谢,对父母持肯定的态度,让父母意识到他的位置比你高,他是给你提供能量的人,对他表示感谢,你才能获得足够的爱,有了这份爱,你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把爱传递下去,这就是理顺我们和父母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则。
二:家庭序位排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我们并不需要像父母管我们一样去管他们,尽孝是一定要的,我们不能扮演父母的角色,给父母当父母,否则,父母会变成孩子,享受你对他们的照顾,整个家庭的秩序就混乱了,孩子越来越累,父母身体也会越来越不好!我们一定得告诉父母:你是大的,我是小的,这是一句很有能量很有辽愈力量的话。我们要帮助父母回到正确的位置,让父母内心是充盈的,是有力量的,是健康的。一个家庭中,秩序很重要,也就是次第,只有我们心中有了次第的的分别,家庭才能有秩序,有了秩序,家庭才能稳固。
我们给父母的要是感谢,而不是原谅,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感谢才能唤回爱,原谅代表着你没有得到爱,而且你还付出了一份宽容,你会觉得自己更可怜,既没有爱,还有宽容对方,就会越来越没有力量了,真心的去感谢父母,知道你的父母给了你很多,你才会充盈起来!
践行分享:感谢才能唤来力量,所以经常带着觉察去感知生活,发现小确幸,勇敢去表达感谢,感恩,感恩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常怀感恩之心,真的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美好!
:反思练习:切记不能过多去干涉父母的事,不能让家庭秩序乱了,我们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努力的去做好自己,父母自然会生活的很好。
下一步行动: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练习感恩,多去表达感谢,对父母对孩子对爱人,都要经常去表达感谢!
DAY16《陪孩子终身成长》37-39章
今日收获:一,养育焦虑:要正确看待焦虑,适度焦虑带来的是重视,而不是痛苦,要通过做事来缓解痛苦。应对焦虑的有效方式是做事,同时看到自己进步了,如果你已经成长了还是喜欢批评自己,会未来而焦虑,我们就要反思和父母的关系了,要根除自我批评的这个习惯。
我们要学会:和焦虑相处,知道焦虑并不纯然是一件坏事。用做事来应对焦虑,做事之后多看到自己进步的部分。
二,关于死亡教育
给孩子进行有关死亡的教育,可以带着孩子去看一棵大树生命生生不息的过程。如果遇到孩子问这种问题,父母不要惊慌,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很快他就去做别的事情了。
三,突破困境,关于校园霸凌,首先相信恶人自有恶人魔。我们要去选择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不霸凌别人的人,短时间可能会孤独,因为小孩子的判断会产生偏差,觉得小霸王似乎很有力量,会收到追捧,但是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人靠霸凌会有所成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我们不需要羡慕这样的人,做一个好人就好了。把挫折视为契机,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遇到问题不敢反抗的时候,记住,突破一次就好了!
DAY17《陪孩子终身成长》第40-42章
今日收获:成长关键词:无限的游戏
之前听《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比较吃力的,也没听完,但是只是对有限与无限有种不描述的感觉。所有有限的游戏都是以取胜为目的的,有限的游戏具备明确的终结,是在界限内的游戏,尊崇游戏的规则,玩的人随时都可以离开。
无限的游戏是以延续游戏为目的的,所有玩无限游戏的人,都不希望游戏结束,无限游戏是自由参加,没有时空边界,也就是一个很智慧的词可以表达:薪火相传
人在不在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有没有延续下来,变得更厉害了,游戏的边界有没有被拓展是参与这件事的人最在乎的。多读经典,和古人沟通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洒脱和愉快,一个人修炼最终一定会反应在他的生活上,所以一定有有行动力而不是停在口头上。
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人都被惯性所带走,每天都忙着去应付别人的事,做很多事往往是未了给别人看。其实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他们学东西都是向内用力,不断向里探寻,去看见自己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所拥有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用特别长的时间去学习的。
成长关键词:教育分歧
首先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父母的人生在孩子看来是很棒的,孩子才会对人生充满希望。
出现分歧第一要相信书对你们一定有帮助。他不信,是因为他不知道他遇到的问题是可以用知识解决的,要理解焦虑的来源,正确的看待它,
其次要沟通,关键对话,塑造共同目标,有冲突尝试道歉,首先自己要有改变,他才会相信你读书是有用的。
三,换角度思考,如果改变不了怎么办?自己改变,变得放松,去干自己想做的事,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所有人改变世界最长的路就是通过改变别人来改变这个世界,而改变这个世界最短的路径就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
成长关键词:正面反馈
要给孩子正面反馈,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更加愿意去做。一旦遇到挫败,他就觉得不好玩就不去做了。多去肯定孩子,多鼓励,给孩子赢的机会。不管遇到任何事,父母一定不能焦虑,调动孩子的状积极状态,让他好感受好。让孩子开心的去做一件事,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践行分享:关于孩子的运动,孩子一直都不爱动,这是我们都看在眼里的,之前了解过天生气质的差别,孩子的这种气质本身就不会很爱运动,乐天型为主的孩子是非常乐意享受的,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一直知道运动的益处,我们就从自身做起,我们先运动起来,我们的坚持让孩子看到了坚持是有收获的,他对运动跑步的感觉是好的,去年开始引导他去跑步,虽然跑得跟玩一样,但是我们一直都在鼓励肯定,坚持了几天,后来是我带他去,他玩我跑一会儿,后来他就没在去,而我们一直再坚持,但他会给别人说,他是一个爱运动爱跑步的孩子,今年的网课期间和也一起坚持了20多天,都是自愿主动的,虽然在我们看来跑的一点都不行,但是他自己感觉很好。还觉得自己瘦了点,更觉得跑步是有用的,所以多坚持,鼓励,肯定,正面反馈,孩子一定是会越来越愿意做的。而且状态会越来越好!
DAY 19《陪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今日收获:一,关于二孩家庭,可以依据心理学家的那套流程来做,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量照顾两个人的情绪。如果有亲戚说伤害孩子安全感的话,要及时制止!还要让大孩子参与到照顾小孩子的过程中。换一种沟通方式:问孩子你愿意成为妈妈的帮手吗?名词要比动词好用得多,还要及时给予二级反馈。很关键的一点要把现象问题当作成长的机会,不要因此焦虑。反复出现:发现亮点,鼓励肯定,塑造行为,表示感谢!
二:表达爱
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只要有办法解决就不用担心,如果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用。不要放大问题,放大痛苦。着重于自己能做到的一部分,尽力去做到更好!父母的状态会影响到孩子。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只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关系亲密,这个孩子也会很健康,这个孩子如何看待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爱和边界都是要有的,在建立边界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原动力是要不遗余力的表达爱。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爱他支持他。建立孩子的价值感。帮助孩子理解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
三:坚定信念
关于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女性角色的设定使得大量女性过早退出了职场,是整个社会的损失,也造成了家庭的巨大负担。作为女性首先不要过度内疚,现在工作种类多种多样,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女性在家照样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和价值,,我们永远都拥有选择权,任何时候,内心要不屈服!一切都会变简单!
践行分享: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又一次尝试了一下,本来要说你能帮妈妈个什么忙吗?改成妈妈需要一个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件事,你可以吗?孩子没有犹豫回答,好啊,我可以,比之前用请他帮忙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沟通还是要将技巧的。方法好,效果才会更好!
关于平衡家庭和事业,这个之前也犹豫过去,一直选择的都是家庭,陪伴孩子,调整了自己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给自己充电,积累实践经验,为以后做好足够多的准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给孩子做好榜样。在不确定的未来给自己和孩子都增加一些勇气!
反思: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还是要要思考,定目标,以终为始。
下一步行动:分析目前现状,做出更加有效可执行的计划,然后一步步去践行!
DAY20
今日收获:一成长关键词:换种角度看问题
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些东西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气馁,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很有意思的背景和剧本。
苦中作乐也会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把你当下遇到的问题,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它会变成你成长中的记忆,是我们那段最美时光故事的组成元素,有它会更美好!
二,保护孩子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的确会有这样的老师,问题是我们要去怎么办?面对问题,第一步肯定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要做好准备,列举事实,区分事实和观点。也要和对方的利益挂钩。对方才会去重视这件事。我们遇到问题不能用过激的方式去解决,孩子会学习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他长大了,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会用心平气和的讨论和沟通。
对孩子的保护,要对孩子解释这种情绪,让孩子理解,别人脾气这么大,并不是孩子的错,要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发脾气,老师失控了,那是老师不对,你不用内疚,你跟脾气大的人沟通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方式可以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伤害!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内心受到了伤害,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解决。借这个机会教会孩子如何与脾气不好的人打交道。
三:给予善意
作为老师要正确看待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是什么大问题,除了给他爱,耐心,等待,其实没有特效药。我们要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有爱的好事。
四,仁者不忧:我们要解决社会问题,都是从影响圈开始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影响的部分,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事,而不是把目光投向关注圈,想那些自己改变不了的事,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所有无力都来自关注不能解决的问题,力量来自你身边还有那么多事可干。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
一个人的忧愁多少取决于他对我的看法有多大,心中的我越大,烦恼就越多,心中的别人越大,烦恼就越少。
DAY21
今日收获:成长关键词:三根支柱,在这里看到了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关于如何看待孩子,他们是复杂体系的生命体,不能简单的拼凑,要建立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这时候,孩子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问题,都会努力的去解决的。
关于未来教育,会从学校转向家庭,作为老师,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是点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提高情商,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最重要的是要爱。
《放牛班的春天》暴力催生反抗,惩罚让孩子们一错再错,而唯有爱能创造奇迹。
内疚感怎么来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被家人用内疚感控制和操纵过。孩子过得越幸福,内心就会越痛苦。
爱是传承,爱不是对等的。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太过分,是为了让自己心里舒服,安心,而不是考虑父母真的需要什么。如果你把一件事看的特别重,难过,同时也是在暗示对方,让对方也痛苦。事情都有很多的解决办法!
践行分享:感受最深的是保护孩子,最近也刚好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原来作为父母觉得很严重的事情,在老师哪里真不是事,他们会说你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了。导致我也很怀疑自己。一直在分析这件事,从自己的角度,孩子的角度,老师的角度去看,充满了疑惑与质疑!刚好学习的这一章,就和孩子分享了,孩子也说了他们教室常有的状况,一不小心各种东西都会从讲桌上飘过来……
孩子就吓坏了,其实孩子并不知道怎么了,老师为什么发脾气,觉得老师发脾气就是自己的错,而且害怕内疚!这些都在孩子这里得到了证实,所以我就告诉孩子,老师那脾气是老师没控制好,不是你们的错,所以老师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不是自己的错,自己不用害怕!
这个还要经常和孩子去说,因为有的孩子被批评责骂惯了,但有的孩子没被批评过,就会被吓到,这应该也是个体差异!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很多事情,如果真的是孩子心里素质差要怎么办,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些什么?让他去有力量面对之后的求学之路,要给他做榜样,鼓励他,告诉他以后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逃避不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去学习如何面对这样的老师,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受伤害。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不要怀疑自己,不要把问题放大,不要把痛苦强化,人的适应能力心理修复能力都是很强大的!可以把遇到的这些问题,当做一个有趣的体验,有意思的人生经历!学习时期好玩的回忆,自己曾经为这样的是发愁,孩子曾经为没有批评自己的老师吓到不敢去学校!这都是我们的经历,换个角度看,是经历也是成长!
读完了《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感触最深的是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它决定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父母对孩子影响是最大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去不断反思自己的童年。只有看到隐藏在自己潜意识里的伤害,然后去接纳它。我们才会真正的发生改变。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孩子是一个生命体,是一片森林,他是有生命的。所以不能用简单的方式去让他成长。我们要认识到简单体系和复杂体系的区别。简单体系是是复杂规则推动的。而复杂体系则是由简单规则推动的。支撑孩子的三根支柱,一是无条件的爱。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是不威胁,不交换,不恐吓,表扬之后不说,但是,关注点在过程上。而不是在结果上。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父母在关键时期和关键问题没有发声和规范。边界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也包含着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但前提一定是,你对他对他有无条件的爱,他就会接纳你的观点。也就是说关系是一切前提,只要你和孩子关系好孩子就会听你的意见。第二根支柱是无价值感。我们都知道,人天生就追求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归属感。价值感就是我有用,我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有价值。归属感。是有人爱我,我感到安全。归属感和价值感,可以让孩子自愿变得更好。而它的价值感是怎么来呢?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肯定鼓励及时发现孩子的亮点。肯定孩子的进步,给与孩子二级反馈。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及时的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只有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对他无条件的爱。他就会自愿让自己变得更好。第三根支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一个孩子只要有了终身成长的形态。他就不会惧怕任何困难。遇到困难他就会勇敢地去克服。而孩子如何能拥有成长型心态。很关键的是。我们要永远和他有积极的语言互动。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失败允许挫折。
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该还有很多,继续保持终身学习,不断的践行,和孩子一起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