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的11年【回顾】
https://mp.weixin.qq.com/s/M6JyBfVXQqulUDLMHLFzRQ
再见之日,已胜初识。
从2009年上线第1个版本至今,
115已走过11个年头。
今天,是115的11岁生日,
2020年1月15日
115科技迎来了11周年的生日
又适逢115科技总部回迁梅州一周年
115科技始终如一,一生相伴
也是115与你相伴11周年的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致敬过往,憧憬下一个十一年。
00
2008
云是未来
2008年,受Google云计算概念的影响,创始人赖霖枫将二次创业赛道定在云计算领域。
115科技创始人赖霖枫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在互联网领域,他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高中毕业后的他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自学了计算机技术。
2005年,赖霖枫在家乡梅州兴宁开始第一次创业,成立了雨林木风。
2007年底,赖霖枫带领团队将公司从梅州迁到广州,同步思考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受《IT不再重要》这本书的启发,赖霖枫相信云计算必将是互联网科技的未来,深入调研相关资料时,发现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在2006年就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更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
2008年底,赖霖枫个人花重金从国外购买了国际顶级域名“115.com”,并启动“115网盘”项目的策划。
项目启动
01
2009
2009年,“115网盘”正式上线,成为国内云存储先驱。这一年也被定义为中国云存储的元年。
2009年1月15号,115.com上线,提供的首个服务是聚合搜索。5月20日,推出“115网盘”在线网络存储服务,宣布正式进军云存储行业。彼时国内最早一批上线的网盘产品还有华为网盘、飞速网(RayFile)等。
网盘行业最初的发展并非如想象中那般顺利,由于国内基础设施的局限,用户上传文件到云端网速很慢,传输瓶颈导致国内网盘服务未能得到用户青睐。
这一年,美国云存储初创企业Dropbox已成为创业新贵,注册用户数达百万级;而受制于基础设施的局限,中国网盘企业仍在实践中摸索,尚未掀起波澜。
02
2010
崭露头角
2010年,iPhone4的发布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序幕,云的需求迎来爆发,115网盘开始向移动端发力。
2010年苹果iPhone4手机的发布,预示着移动互联网到来,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才真正让云的需求迎来爆发,也让消费者开始有了为“云”付费的意愿。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用户拍照存储需求剧增,手机空间不够用,慢慢地对云就有了诉求,也开始产生为空间付费的概念,网盘的作用日益显现。
2010年4月15日,“115网盘”在网络版的基础上,推出了支持本地上传和下载的客户端“优蛋”,注册用户可在一定空间限额基础上上传资料,并生成可供分享的链接,让其他人下载。
凭借着市场先发优势,以及空间大、速度快、功能稳定、方便易用等产品优点,“115网盘”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率先成为首个拥有五千万用户的网盘。
成立公司
03
2011
2011年,115科技正式成立,并获得首轮天使融资,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车道。
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115网盘从雨林木风公司剥离出来,在东莞松山湖注册成立了新公司_广东一一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115科技”)进行独立运营,115科技正式成立,并获得首轮天使融资,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车道,为后续的爆发式增长奠定基础。
“在这个紧急的时代,我们输不起慢的代价!”115科技自成立以来就秉承这样分秒必争的信念。
115科技完成首轮天使融资后,为扩大人才规模,加速企业发展,来到北京组建团队,力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求更快的发展,力争在技术创新、研发等方面超越行业标准,成为国内云存储的领军企业。
04
2012
至暗时刻
2012年,在行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115网盘”关闭了大众分享。这在当时无异于“壮士断臂”的抉择,却为公司长期的健康发展争取了时间和出路。
2012年,网盘成了互联网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谷歌推出了云存储产品Google Drive,微软上线网络存储应用SkyDrive(后改名为OneDrive),百度、新浪、360等玩家相继入场,中国网盘市场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然而这一年8月,115科技做了一个重要决定:“115网盘”关闭大众分享功能,专注做个人的数据管理工具。
这一举动引起不少用户的质疑和不解,关闭大众分享后,在Alexa网站的流量数据图上,“115网盘”画出了一条让人惊心的下滑曲线,大量市场份额被百度网盘、360云盘等后来者抢占。新闻媒体一度以“出师未捷身先死”来评价此番运营战略的调整。
祸不单行。2012年11月,115科技收到邯郸平安防护的公函,称己方才是“115”商标的持有者。国内外主要软件商店收到邯郸平安防护的投诉后,陆续对115网盘进行了下架处理。
与各大应用市场沟通无果后,为自证清白,115科技随后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起诉,打了业界第一场“不侵权”官司——确认“115.com”不侵犯邯郸平安防护的商标权。
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有人问赖霖枫“会不会玩不起(网盘)”,他却比任何时候都坚定:“如果115哪天因为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真的倒了,我会把大家的数据用光盘的方式都刻回给你们。我觉得,要做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企业,去做这个事情!
试水硬件
05
2013
2013年,百盘大战启动,115科技坚持付费模式,试水硬件,搭建云生态。
2013年是网盘服务商竞争最惨烈的一年。为了争夺用户,各大网盘掀起容量大战,争相给用户送免费空间——从几个G到几百G,甚至以T为单位比拼免费容量。网盘行业一时腥风血雨,被拖进了零付费时代。
通过免费的方式,各大网盘获得了千万级的用户,伴随而来的还有骤然上涨的服务器、带宽等运营成本。
“云是一个生态,就像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但因为很烧钱,如果没有好的盈利模式,用户量越大,对公司现金流的伤害越大。”尽管受到竞品不可抵挡的正面冲击,赖霖枫坚信,对于云存储这类重资产的互联网产品,“最好的模式就是付费模式,所以115科技一直坚持增值服务。”
幸运的是,得益于对发展模式的坚持及东莞市政府的帮助,115科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这一年, 115科技的商标案件一审胜诉,判决“115.com”商标不侵权。公司也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跟深圳的手机厂商、TV盒子做了硬件相关的整合。但赖霖枫的心思还是在建他的整个云生态。
06
2014
布局SaaS
2014年,借助在云计算的技术积累,115科技重启SaaS研发,正式进军企业服务领域。
2014年,115科技重启组织管理软件的研发,正式进军企业服务领域。
实际上,做SaaS的想法最初源于公司异地管理的痛点。为应对发展需要,115科技于2012年在北京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创建新的运营和研发团队。那年8月,赖霖枫去北京出差,发现东莞和北京两地老乡沟通不便,工作上很难配合。当时主要通过邮件沟通,多转发几次信息就出现混乱了。
由于在市面上找不到合适的管理工具,赖霖枫回到东莞后,立即安排产品研发人员,在“115”(原“115网盘”)应用中开发第一个“事务”版本,用于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后因网盘行业困境一度中断,直到2014年才重新启动项目研发。
这一年,企业级服务风口尚未来临,市面上移动办公产品更多是延续传统OA的思路,而赖霖枫认为,“简单”的产品适用性才会很强。他和团队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产品功能足够强大的同时,用户使用起来又毫不费劲。
那段时间,产品团队几乎每天风雨不改地打包一个新版本,进行几十个细节的优化和打磨。
生态初显
07
2015
2015年,组织管理系统“115+”上线,云生态布局初显,胜利曙光渐近。
2015年,雨林木风以估值5.4亿元人民币被A股上市公司科达股份(600986)收购。雨林木风的成功并购让赖霖枫有了更充裕的资金和精力,得以全身心投入115科技的经营,继续开拓“云生态”市场。
这一年,公司发展捷报频传:“不侵权”商标案尘埃落定,二审维持原判,115科技胜诉。
历经三年精心打磨的组织管理应用从“115”App中独立,于当年5月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最初命名为“115企业云”,后更名为“115+”。这款产品将事务管理、即时通讯、日程管理、文件管理、客户管理等几大效率工具无缝整合,为企业、协会、小区、学校、政府等组织机构打造了一套科学高效的信息化方案。
自此,115科技各地团队全面采用“115+”进行线上办公,企业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同年,115科技也获得了第二轮亿级融资,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广州设立分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的产品理念,被美国前沿媒体快公司评为“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
08
2016
逆势增长
2016年,网盘行业开启倒闭潮,“115”却逆势增长,“115+”获国家级授权,蓄势待发。
2016年,国家启动对网盘行业的雷霆整治行动,网盘行业出现倒闭潮:迅雷快盘、华为网盘、新浪微盘、UC网盘、360云盘、乐视个人云盘等纷纷宣布关停个人存储服务。国内个人云存储市场自此结束了群雄逐鹿的局面,逐步形成百度网盘、“115”、腾讯微云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清晰的商业模式,在2016年网盘企业集体撤退的大环境下,“115”逆势增长,用户量和公司收入稳步提升,实现了盈亏平衡,彻底摘掉网盘行业不赚钱的帽子。
另一款企业级云服务产品“115+”,则获得了国家工信部授权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云管理平台”认证,成为国家产业服务平台体系中的一员。
完善生态
09
2017
2017年,115科技在京创建研发中心,拉响全国完善云生态战略的信号。
2017年,云计算的不断成熟、生态圈的逐步完善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壮大都推动着国内企业服务市场快速发展。“115+”顺势推出,采用代理商分销的商业模式,率先在珠三角部分中小企业、政府单位、金融机构中试用,助力各大组织实现信息化管理。
与此同时,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为持续拓展业务模块,加强人才储备,115科技从年底开始谋划全国性战略布局,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西二旗成立研发中心。
10
2018
牵手阿里云
2018年,115科技全面上云,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云迁移记录,旗下两大产品全新升级。
2018年,115科技将本地数据整体搬迁至阿里云,数据总量超过100PB,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云迁移。借助大型公有云的力量,115科技得以集中精力,聚焦顶层设计,为用户提供更优越的产品体验。
平滑上云后,115科技旗下两大核心产品全新改版:“115+”更名为“115组织”,全面覆盖各类群体钱、人、事、物的管理需求,帮助所有组织机构实现开源节流、增效降本;“115”则在夯实数据存储的基础上,以存储、社交、记录为纽带,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陪伴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
总部回迁
11
2019
2019年1月,115科技用42天将总部迁回梅州,11天完成办公区装修竣工,被媒体誉为跑出两次“梅州速度”。
2019年,115科技将企业总部迁回梅州。
创业以来,家乡情怀始终是赖霖枫内心最深的印记,他一直密切关注家乡的发展。去年底收到梅州市委市政府的热情邀请后,赖霖枫深感责任在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将企业总部迁回梅州。42天完成工商变更,11天完成办公场地装修竣工,这两次行动都被媒体称为全新的“梅州速度”!
赖霖枫此举是“游子归家,义不容辞”,他说:“我生在梅州,长在梅州,我清楚地知道梅州的潜力有多大,梅州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空间有多大!”他认为今天的梅州,已经具备全面发展互联网的基础;对于已经完成闭环体系搭建、即将全面发力的115科技而言,此时回迁正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2月初举办的梅州市春节团拜会上,赖霖枫以个人名义向梅州市政府捐赠1150万元,他还发起“客都公开课”公益性讲座活动,2019年已举办超过60场免费面向市民开放的公益讲堂,通过发挥“独角兽”引领作用,点燃家乡互联网产业的星星之火,为梅州经济“换道超车”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20
展望未来
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扎根梅州,立足全国,放眼世界。
从涉足云存储上线“115”,再到进军企业服务领域推出“115组织”,115科技每次都踩准了互联网的发展节点。11年发展下来,115科技从最初一个5人规模的初创团队,已经成为拥有自主核心产品、完善团队架构、先进企业文化、充裕现金流的高成长型互联网公司。
当前,115科技四地五大办公区正在大力开展招聘工作,规划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上市加快裂变速度,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帮助更多组织增效降本、提质升级,解决企业难题,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三大改变:改变人才结构、改变组织管理、改变经济生态,最终达到重构互联网的目标。
未来,秉承“让信息更有序”的使命,115科技将继续深耕云存储,布局人工智能,推动云服务与人们生活、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115,一生相伴”的远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