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的《Ave Maria》重奏乐谱已经整理好,期间因为做菜不小心自残,把手误伤了,所以比预计的时间稍耽搁了一些,现在发布权作是送给《吉他微刊》读者的节日礼物吧。
乐曲演奏强度主要集中在伴奏声部,虽然整体演奏难度不大,但是对左手的扩张与和弦的转换、连接稍有要求。此外注意第9小节伴奏声部有一处不常用的小指横按。
图片谱发在本文内。按惯例,在线有声乐谱地址发在微刊小屋的“咒文学院”栏目,可以直接点击网址查看(在线乐谱服务器在境外,加载稍慢,请耐心,如播放无声音需刷新几次)。
没有双吉他版本的视频,推荐一首吉他与小提琴的重奏,作为借鉴。先上乐谱,关于乐曲和创作者的放在乐谱之下,以便感兴趣的朋友深入了解。
先上乐谱,关于乐曲和创作者的放在乐谱之下,以便感兴趣的朋友深入了解。
在上一篇文章(<说起穿越,其实音乐大师早就实现了>)中,我们对这首古诺 & 巴赫的《Ave Maria》已经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由于巴赫这位大咖的IP实在是太大,甚至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绝对是古典音乐界活跃了400年的“一线明星”,而且至今尚未隐退。所以,我们将来会有大量的机会专门来介绍他,今天主要聊聊另一位作者——古诺。
查尔斯 · 弗朗索瓦 · 古诺(1818年6月17日-1893年10月18日)是法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位作曲家,除了这首流传广泛的《Ave Maria》古诺还有另外一部在西方音乐史上都十分重要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歌曲《浮士德》。这样一位19世纪法国乐坛的大牛人,关于他的生平却少有记载,为此我们尽量搜集、整理了一些国外的资料,为《吉他微刊》的朋友们提供更多古诺的生平事迹的补充。
1818年6月17日古诺出生于法国的巴黎,父亲路易斯 · 弗朗索瓦 · 古诺是一位画家和雕塑家,母亲Lemachois Victoire是前诺曼底议会律师的女儿,一位钢琴师,标准的文艺范儿家庭。
在古诺5岁时,父亲过世,也正是在这一年,为了更好地培养两个孩子,他们的母亲开始教古诺和他的哥哥路易斯 · 于尔班练习钢琴。1829年古诺进入圣路易公立中学就读,并于6年后取得学士学位。在这期间她的母亲带他观看了罗西尼的歌剧《奥赛罗》,由著名19世纪歌剧女神玛利弗兰饰演德蒙娜(1831年1月)。第二年古诺又观看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首演。这两场伟大的演出给了古诺深深地震撼,也促使他决心走上音乐的道路。
1836年,古诺进入巴黎音乐学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先后师从捷克作曲家Reicha 以及Fromental Halévy与 Pierre Zimmermann学习对位法与赋格的创作。第二年以《康塔塔“玛丽.斯图亚特和里齐奥”》荣获罗马大奖的二等奖;1839年又以清唱剧《费迪南德》获罗马大奖的一等奖,从而获得了以“学霸”的身份赴意大利罗马深造的机会。
在罗马的三年期间,他深入地研究了帕莱斯特里那(意大利罗马学派的创始人)的宗教音乐。并且在1840结识了德国音乐家菲利克斯 · 门德尔松的姐姐——芬妮 · 门德尔松。看来才子遇到佳人的概率果然要高很多。
芬妮本身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钢琴家,她热情地为古诺介绍了德国音乐并特别推荐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这应该是古诺首次全面接触巴赫的这部作品,《Ave Maria》的想法创意也许就从此时萌生。
1842年古诺开始返回法国,在回巴黎途中他拜访了众多德、奥著名音乐家家和他们的作品,包括舒曼和门德尔松(1843年4月),并深受后者影响。
1843年回到巴黎,他先后担任多个乐团和合唱团的管风琴师和指挥。从19世纪50年代起古诺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在经过了两部反响平平的歌剧作品以后,直到1859年歌剧《浮士德》问世并大获成功,一举奠定了古诺作为19世纪法国乐坛的杰出代表地位。
古诺一生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1846-1847年他曾在法国之外传教,甚至认真的考虑过去做神职人员,《Ave Maria》的创作与这一点应该非常有关。实际上这首乐曲最早创作于1853年,当时古诺为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添加了一个旋律声部,并将此曲命名为《冥想曲》。直到1859年又在此基础上为乐曲增加了唱词,重新命名为《Ave Maria》,从此作为声乐曲目广为传唱。可惜的是此时天才的德国音乐大师门德尔松和他的姐姐都已经去世,没能亲耳听到古诺与巴赫这首精彩的跨世纪对话。
晚年的古诺又回归了他早期那种对宗教的冲动,创造了大量宗教音乐,其中于1869年写就的《教皇进行曲》在1949年被选为梵蒂冈的国歌。
1893年,古诺因中风在法国巴黎的圣克劳德离世。
古诺与吉他
古诺其实是会弹吉他的,他在意大利的生活有这样一段记录:
1862年春天,古诺来到意大利北部度假。4月24日晚间,古诺独自在风景如画的内米湖畔散步,忽然被一阵优美的音乐所吸引,他循着歌声的方向望去,见到一位意大利农民边走边用吉他伴奏,演唱当地的民歌。古诺顿时被这美妙的音乐所打动,不觉间跟随这个人走了很长一段路,甚至最后与这个人进行了交谈,最后还买下了他的吉他。后来古诺曾经对他的好友说:“我是如此的欣喜若狂,虽然很遗憾没能买下这位音乐家的所有作品和全套乐器,但是我买下了他的吉他,并且很快学会了像他那样完美的演奏”。回到旅馆他马上用墨水在吉他琴桥下写下了“Nemi, 24 Aprile, 1862”,以此留住这段回忆。
1870-1871年巴黎围困期间,这把吉他遭到一位普鲁士军官的踩踏,险些毁于战火,幸亏被古诺的一位朋友发现,并把它交由巴黎歌剧院博物馆收藏、陈列至今。这把吉他由意大利传统吉他制作工艺的继承者加埃塔诺维纳恰制作,音孔位置的背板上仍然贴着“加埃塔诺维纳恰,那不勒斯,加泰罗尼亚街,第46号,1834年”的出厂标。琴身采用天然枫木,背板和侧板被漆成金黄色,琴箱四周和面板有镶嵌过的装饰痕迹,但现在已部分剥落。琴头、琴身和指板都有部分因焚烧造成的损毁,但是在琴桥下方我们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古诺当年入手后,欣喜之余的题字。虽已物损人非,但是出身文艺之家的优等生古诺留下的经典作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后人一代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