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系重出,请参见学而篇第十一章。
宋·朱熹:“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明·张居正:“抑孔子所谓无改于父之道,亦自其合于道而可以未改者言之耳。若于道有未合焉,则虽速改可也,何待三年。故善述其事孝也,克盖前愆亦孝也。观圣人之言者,不可以执一求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他父亲死后的三年内,没有改变父亲的思想主张,可以称得上孝敬了。”
【解读】
本章系重出,请参见学而篇第十一章。
子曰:“父母之年[1],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
【注释】
[1]年:年龄。
[2]惧:忧惧,恐惧。
宋·朱熹:“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明·张居正:“若知道这一件可喜,又有这一件可惧,时常记念在心,则爱日之诚,自不能已。而所以奉事之者,不敢有一毫之不尽矣!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感到欣喜,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感到恐惧担忧。”
【解读】
百善孝为先,为人处世任何时候都不能不讲究一个“孝”字。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不但能用一颗纯正的爱心对待自己的父母,还能用同样的礼节对待别人的父母,对这样的人才能委以重任。而身为人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激的人,我们还能指望他去感恩谁呢?
孝敬父母,首先就要记住父母的年龄生辰。父母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做子女的都会有两种心理,即喜忧参半。喜的是父母又平安度过一岁,长寿了一年;而忧的是,父母的年岁越来越高,越来越衰老,离人生的终点又近了一步。这就是孝子之心的体现。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1],耻躬之不逮[2]也。”
【注释】
[1]不出:不妄然出口,指不轻易说。
[2]逮:及,赶上。
宋·朱熹:“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
明·张居正:“古之人惟其尚行,故笃实之风行,今之人只是空言,故浮华之习胜,学术既异,而世道人心亦迥然不同,孔子之言,盖伤之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话不轻易说出来,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为耻辱。”
【解读】
做人要谨言慎行,对任何人不要轻易许诺,对任何事情不要轻易表态,因为如果你一旦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这样你的威信就降低了。所以,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自己的允诺而感到耻辱。这就要求我们言行一致,多做少说。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说空话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发展机会,说话算话的人才受人尊敬。所以,我们任何时候说到了就要去做到,做不到就是自己食言,以后无论我们再说什么别人都不敢相信了。“轻诺则寡信”,任何事情答应得太快了就不容易兑现,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做后说,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在说话上失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