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连城诀》读的有点绝望:“从头到尾的悲剧,悲剧,就不给人希望。狄云为什么这么惨?是不是金庸写这本书的时候心情不好?”他是乐天派,很少有沮丧的时候。看《肖申克的救赎》都还保有希望的热情。我提示他,作者写东西都会有现实原型参照的,这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所在。孩子翻到书的后记里去找,果然。
整本书充斥的就是就是俩字---贪婪。为着虚荣、名利、财富、私情,一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好欲、懒惰,妒忌、忿怒、贪婪,是人类的原罪。
人生来是有罪的,需要漫长的一生的修行来赎罪。为我的贪欲,为我的冷漠与疏离:为我的叛逆与敌对,为我之为我,为自我的虚荣。我以为我思故我在,我就是世界的定名。我是智慧,是意志,是生命。 直至虚无和孤独将我灭绝。人就是可笑的傀儡,在人生的舞台上起舞,作乐,完全不知道自己毫无价值。
书里的人物,狄云代表着纯善,他的师父戚长发,言达平,万震山则代表着欲望和贪婪。这些人为这贪婪,弃绝人伦。当纯善和正义被这些罪恶包围,除了沦陷就是浴血重生。于是有人彻底黑化,比如花铁干,金庸如此描写:“其实他为人虽然阴狠,但一生行侠仗义,慷慨豪迈,武林中名声卓著,否则怎能和陆、刘、水三侠相交数十年,义结金兰?只是今日一枪误杀了义弟刘乘风,心神大受激荡,平生豪气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受血刀僧大加折辱,数十年来压制在心底的种种卑鄙龌龊念头,突然间都冒了出来,一不做二不休,几个时辰之间,竟如变了一个人一般。”而结局中,所有人齐拥宝藏之地,似疯似颠,陷入空前的疯狂中,所有人都被宝藏的剧毒所噬。这种对人性的描写,老辣而决绝,让人不寒而栗。
结尾是漫天的雪花飞舞,感觉金庸真是深得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这一幕,像极了红楼中“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整个世界,除了开头的片刻温馨,一直是沉郁残酷的人生基调。而水笙的守候成为书中最温情的一幕。作为读者,终于松了口气:备受摧残的狄云算是有了人生的最后归宿。
海明威说:“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