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这部电影是去年年中看的预告片,因其阴冷硬科幻的风格,使我一度以为它是和《普罗米修斯》一个类型的科幻片,简单来说就是外星人开发大杀器,准备毁灭人类,昨天看完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儿。
影片的故事主线是,一夜之间全球1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同时降临了外形类似鹅卵石的巨大外星飞船,飞船每隔一段时间会打开舱门,人类可以进入,同其中的外星人进行交流,女主因为语言文字学家的身份,受托于美国政府,同外星人进行交流,以搞清楚外星人从哪里来以及为什么来。
因为按照人类的既往历史,高技术文明同低技术文明相遇时,往往会对后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无论是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大陆后,阿兹特克和印加王国的下场,还是英国人发现澳大利亚后,当地土著的结局,外莫如是,所以人类对于一个跨越无数光年来到地球的物种的目的始终保持敌意。
在女主破解外星文字的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总会穿插女主对于女儿一生的回忆,而且每次的回忆片段都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是完全打乱的顺序,比如先说女儿成年后的遭遇,再说小时候的点滴,再回忆女儿童年时期的叛逆,再回忆女儿刚降生时刻的感动,如此反复。
根据我观影文艺小王子的经验判断,这么拍法,普通观众肯定会晕头转向,而且这种穿插,使得观众产生一种女主因工作压力过大接近精神崩溃的印象,但这样的拍摄手法却自有它的美,而另一个好处就是,不到最后你是真不知道主线和副线之间的真正关系,当然读过原著的除外。
回到电影,导演和编剧想告诉观众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两点:
第一,当世界各国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究竟是选择互相合作和信任,还是关起门来自己搞,把所有人都当做敌人,采取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策略?这非常类似《囚徒的困境》,互相信任合作,则大家都平安无事,一旦有人开启怀疑并选择背叛,则不信任的逻辑链条被无限循环,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选择看似对自己最有利,但对整体未必好的那个行动。
第二,电影呈现了一种类似于宿命论的观点,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拉普拉斯的决定论来理解,拉普拉斯认为宇宙像时钟那样运行,某一时刻宇宙的完整信息能够决定它在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关于这点,后来的霍金以及量子物理早已提出了质疑,因为未来是测不准的,不确定的,它只会有一个概率,比如你可以说电子在核外某区域出现的概率有多大,但你不能保证它就一定会出现,你也可以说天天抽烟会增加患肺癌的概率,但并不保证这事儿一定发生或者不发生。
所以,当电影采取一种未来必然发生的叙事手法时,决定了它的本质是一部文艺片,而不是科幻片。
PS:本片改编自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感兴趣的可以读读看。
最后的最后
如果要一句话总结本片,那就是,DC系大超死后,女友露易丝痛不欲生,用工作麻痹自己,在工作中同漫威系鹰眼先生日久生情,劈腿出轨还生了娃。